《虞师晋师灭夏阳》原文翻译赏析-穀梁传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2-13 23:09

虞师晋师灭夏阳原文

虞师晋师灭夏阳

《穀梁传》

〔虞师、晋师灭夏阳。〕非国而曰灭,重夏阳也。虞无师,其曰师何也?以其先晋,不可以不言师也。其先晋何也?为主乎灭夏阳也。夏阳者,虞、虢之塞邑也。灭夏阳而虞、虢举矣。

虞之为主乎灭夏阳何也?晋献公欲伐虢,荀息曰:『君何不以屈产之乘、垂棘之璧而借道乎虞也?』公曰:『此晋国之宝也。如受吾币而不借吾道,则如之何?』荀息曰:『此小国之所以事大国也。彼不借吾道,必不敢受吾币。如受吾币而借吾道,则是我取之中府而藏之外府,取之中厩而置之外厩也。』公曰:

『宫之奇存焉,必不使受之也。』荀息曰:『宫之奇之为人也,达心而懦,又少长于君。达心则其言略,懦则不能强谏。少长于君,则君轻之。且夫玩好在耳目之前,而患在一国之后,此中知以上乃能虑之,臣料虞君中知以下也。』公遂借道而伐虢。宫之奇谏曰:『晋国之使者,其辞卑而币重,必不便于虞。』虞公弗听,遂受其币,而借之道。宫之奇又谏曰:『语曰「唇亡则齿寒」,其斯之谓与!』挈其妻子以奔曹。

献公亡虢,五年而后举虞。荀息牵马操璧而前曰:『璧则犹是也,而马齿加长矣。』

《虞师晋师灭夏阳》原文翻译赏析-穀梁传

虞师晋师灭夏阳注释

1、虞师:虞,姬姓国,在今山西平陆县东北。师,泛指军队。古代军队编制以五百人为旅,五旅为师,师有二千五百人。夏阳:虢都。虢有二都,一为夏阳(山西平陆县东),或作下阳;一为上阳(河南陕县李家窑村)。

2、虞无师:虞乃小国,军队未达师级的编制。

3、晋:姬姓国,周成王封弟唐叔虞于晋,都于绛(山西翼城县东南)。晋国据有山西等地,国力强大。

4、为主乎:为(wéi),作出,动词,宜读平声。为主,作出主动,出主意,引申作了主谋。或训为了,介词,则读去声音(wèi)。

5、塞(sài):边塞,名词。

6、举:拔也,攻破。

7、晋献公:名诡诸,在位二十六年(公元前六七六至前六五一)。虢:姬姓国,即北虢,在今河南三门峡巿和山西平陆县一带,位于虞国的南部,隔着黄河相对。虢公名丑,国为晋所灭后,逃往洛阳。

8、荀息:字叔,晋大夫。

9、屈产之乘:屈产,晋地,在今山西石楼县东南。或以屈为晋地,屈产即屈地所产。一车四马曰乘(shènɡ),本文指马,音同。垂棘之璧:垂棘,晋地,在今山西潞城巿西南。璧,美玉。

10、币:礼物。

11、中厩:厩,马棚、马槽。

12、宫之奇:虞国的大夫。

13、达:明白。

14、又少长于君:少(shǎo),稍为;长(zhǎnɡ)于君,比国君大一点。

15、且夫玩好在耳目之前,而患在一国之后:玩(wàn)好(hào),“玩”、“好”各有两读,珍玩、爱好都读去声,指马与璧。全句译为那些珍玩爱好的东西只是眼前短暂的享受,但灾祸却要整个国家长时间去承受。提醒做人要有忧患意识,不要耽于逸乐,自取灭亡。清代语言学家王念孙(一七七四至一八三二)认为“之后”是衍文,可以删去,解为虽玩好在前,也要考虑国家的忧患所在。

16、中知以下:知(zhì),指智慧。中知以下就比较低能了。

17、使者:使(shǐ),出使,使节。

18、其斯之谓与:与(yú),疑问语气词,读平声。全句译为就是这样的情况吗?

19、挈其妻子以奔曹:挈(qiè),带领。曹,姬姓国,武王同母弟叔振铎所封,都陶丘(山东定陶县西北)。

20、五年:史载鲁僖公二年,晋国借道攻占虢国的夏阳。僖公五年,晋国再次借道攻陷虢国的上阳,回程顺道灭了虞国。宫之奇出奔曹国亦在五年。则五年当指鲁僖公五年,而不是灭了虢国五年之后再灭虞国。锺文烝《春秋穀梁经传补注》认为由灭夏阳始计,则灭虞为四年。《穀梁》的文字有些省略,容易引起误会。

21、操璧:捧着美玉。

22、马齿加长:长(zhǎnɡ),老化。马齿由尖而磨平,随着年岁的增长,有些老化。

虞师晋师灭夏阳译文

〔虞师、晋师灭了夏阳。〕不是国都而说灭,就是看重夏阳了。虞国的军队未达师级的编制,《春秋》说是师,为什么呢?因为虞国先于晋国,这不可以不说师的。为什么要先于晋国呢?因为是虞国作了主谋灭夏阳的。夏阳啊,就是虞、虢交界的要塞。灭了夏阳,虞、虢两国都会被攻破。

虞国作主谋灭掉夏阳又为了什么呢?晋献公要讨伐虢国,荀息说:“国君为什么不用屈产的名马,垂棘的美玉来向虞国借路呢?”献公说:“这是晋国的国宝,如果收了我们的礼物而不借路给我们,那又怎么办呢?”荀息说:“这里牵涉到小国怎样侍奉大国的原则。对方不给我们借路,一定不敢接受我们的礼物。如果收了我们的礼物而借路给我们,那就是我们从内府的库藏里面提出来,而藏在外府的库藏里面,从中央的马房里面拉出来,而放到外围的马房里面。”献公说:“宫之奇在呀,一定不会接受的。”荀息说:“宫之奇的为人啊,内心明白,可就是怯懦,稍为比虞君大一点。内心明白,话就说得简短,怯懦就不能坚持谏诤,年纪稍微比虞君大一点,虞君就看不起他了。那些珍玩爱好的东西只是眼前短暂的享受,但灾祸却要整个国家长时间去承受,这要有中等智慧以上的人,才能预想得到。我猜想虞君只是中等智慧以下的人。”献公于是就借路去攻打虢国。

宫之奇劝谏说:“晋国派来的使节,说话谦卑,礼物又很名贵,一定会对虞国图谋不轨的。”虞公不听宫之奇的意见,收下了晋国的礼物而借路给晋国。宫之奇一再进谏说:“俗语说:‘嘴唇没了,牙齿也会受寒。’就是这样的情况吗?”他领着自己的妻子、小孩投奔到曹国去了。

晋献公灭了虢国。鲁僖公五年,又攻占了虞国。荀息牵着宝马捧着美玉呈上座前说:“美玉还是过去的老样子,但宝马的牙齿就有些老化了。”

《虞师晋师灭夏阳》原文翻译赏析-穀梁传

虞师晋师灭夏阳赏析

《穀梁传》是《春秋》三传之一,鲁人谷梁子作。相传谷梁子名赤,一名俶,字元始,受经于子夏,即与公羊高为同学,故二书的渊源及体裁特点,亦多相似之处。晋范宁作集解,唐杨士勋作疏,清代锺文烝著《穀梁补注》,最为详博。

鲁僖公二年(公元前六五八)及五年,晋国先后两次向虞国借路,攻打虢国。《虞师晋师灭夏阳》一文兼写两次的情节,突出虞公的愚昧,为了贪图晋国的宝物厚礼,竟然借道给晋军通过,甚至充当先头部队领路打人,灭了邻近的虢国。最后没有邻国的支持,虞国也难逃一劫,回程给晋国吞并了,而宝物自然又回流到晋国主人的身边。这就是历史上脍炙人口的“唇亡齿寒”的故事。

本文在故事中也突出了两位人物的形象。一是晋国的谋臣荀息,懂得利用虞公的贪念,同时又掌握了宫之奇软弱的个性,计划周详,虑事准确,当然,这可能也因对手太弱了,荀息尚未受到太多的考验。另一位是虞国的大夫宫之奇,他尽心尽力谏虞公,可是虞公财迷心窍,什么都听不进去。宫之奇感到国事不可为,也就举家逃亡到曹国去了。

《穀梁传》的叙事比较简略,删掉了一些情节,比不上《左传》的完备。但文章剪裁得当,也是一篇可以自圆其说的作品。另选了《宫之奇谏假道》一文,可以相互补充,俾更了解这一段史事的真相。

《虞师晋师灭夏阳》原文翻译赏析-穀梁传

【相关阅读】

更多周文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