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自幽山自绿,此情不与白云知"出处赏析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2-12 20:20

一曲自幽山自绿,此情不与白云知出自宋·黄龙禅师的《偈诗》,原文是:“常居物外度清时,牛上横将竹笛吹。一曲自幽山自绿,此情不与白云知。”

原文

偈诗

——宋·黄龙禅师

常居物外度清时,牛上横将竹笛吹。

一曲自幽山自绿,此情不与白云知。

译文

以一颗出世心生活,无论何处,都得清闲悠悠。坐在牛背上,在晚风中吹响横笛,山川静默,田园恬静。

远处,群山环抱,苍翠葱绿,这一曲幽然,这一刻幽情,那么得美妙无比。我心中的这份云卷云舒,恬淡安逸,那飘渺的白云岂能理解、相知呢。

"一曲自幽山自绿,此情不与白云知"出处赏析

赏析

山水载道,山水之道。道在心中,心中也就山水充盈了。不管禅诗如何表达,都会暗合轮回之意,来往之情。

六祖慧能说:“菩提原本就没有树,明亮的镜子也并不是台。本来就是虚无没有一物,哪里会染上什么尘埃?”因此偈,慧能继承了五祖弘忍大师的衣钵。而其中还有一个“公案”不得不说。

在南北朝的时候,佛教禅宗传到了第五祖弘忍大师这里,弘忍大师当时在湖北的黄梅开坛讲学,手下有弟子五百余人,其中翘楚者当属大弟子神秀大师。神秀也是大家公认的禅宗衣钵的继承人。日子渐渐而逝,一晃到了晚年,弘忍大师觉得是时候于在弟子中寻找一位继承人了。于是他对徒弟们说,大家都可以做一首偈,看谁做得好我就将衣钵传于他。大弟子神秀自然非常想继承衣钵,却又怕因为出于继承衣钵的目的而去做这个偈,违背了佛家无为而作的意境。所以他就半夜起来,在院墙上写了一首偈:“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这首偈的意思是,要时时刻刻地去照顾自己的心灵和心境,通过不断的修行来抗拒外面的诱惑和种种邪魔。第二天早上大家看到这首偈,都说好,而且都能猜到是神秀作的,心中很是佩服,只有他师父弘忍见到后未作任何评价。神秀还没有顿悟,他心中了然了。

寺中有一位碓房的舂米和尚叫惠能。其自幼艰辛而困苦,以卖柴为生,后得《金刚经》一部,心有所悟,便投师于五祖弘忍大师处学法。不识字的慧能听闻神秀所作之偈,便知道未见本性,于是,托会写字的人也书了一偈在墙上:“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众人读后皆惊讶,都道好偈!只是五祖仍然说:“亦未见性。”次日晚上,五祖潜至碓坊,以杖击碓三下而去。后惠能于三更入室五祖房间,听弘忍大师讲法,最终,慧能继承了弘忍大师的衣钵。这就是有名的“三更受法,人尽不知,便传顿教及衣钵”的故事。

偈诗的故事,宋代著名文学家苏东坡特别多,且个个经典。而这些偈诗多半缘于他一生的山水行走中,因为有种遇见,有种机缘巧合的相识,只有踏破千山万水来。

在苏东坡在江北瓜州任职时,和江南金山寺只一江之隔,他和金山寺的住持佛印禅师是好友,两人经常谈禅论道。一日,自觉修持有得,于是撰诗一首,遣书僮过江送去给佛印禅师印证,诗云:“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八风是指人生活上所遇到的“称、讥、毁、誉、利、衰、苦、乐”八种境界,能影响人之情绪,故形容为风。)禅师从书僮手中接看后,拿笔批了两个字,就叫书僮带回去。苏东坡本以为禅师一定会赞赏自己修行的参悟境界,哪知道打开一看,禅师只批了两个字“放屁”,这无名火便一发不可收拾地窜起来了,于是便乘船过江找禅师理论。船快到金山寺时,佛印禅师早站在江边等待苏东坡,苏东坡一见佛印大师就气呼呼地说:“禅师,我们是至交道友,我的诗,我的修行,你不赞赏也就罢了,怎可骂人呢?”佛印若无其事地说:“骂你什么呀?”苏东坡把诗上批的“放屁”两字便拿给他看。大师呵呵大笑说:“哦,你不是说“八风吹不动”吗,怎么“一屁就打过江”了呢?”苏东坡惭愧不已。这个有名的典故,让后来人心有所悟,修禅者,切忌急躁、自持、自我,形神意统一,方能开悟。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这是苏轼应和弟弟苏辙所作的《怀渑池寄子瞻兄》的一首诗歌,题名为《和子由渑池怀旧》。全诗道,人生在世活一回,不管何处何地,偶尔都会留下些痕迹,觉得这些像什么呢?看起来真像到处乱飞的鸿鹄,在某处雪地上留下的脚印般,一些些爪印因为鸿鹄的飞东飞西根本就没什么规律。老和尚奉闲已经去世,他留下的只有一座藏骨灰的新塔,我们也没有机会再到那儿去看看当年题过字的破壁了。老和尚的骨灰塔和我们的题壁,是不是同飞鸿在雪地上偶然留下的爪印差不多呢!你还记得当时往渑池的崎岖旅程吗?路途远,人疲劳,驴子也累得直叫唤啊。将行进中所见山水融入对亲情的思念,对人生的感悟,对生命的怀想。苏轼这首诗歌不是写景,不是写山道水,却将山水中一抹轻描淡植入于情思中,为诗歌增色不少。

忆惜当年未悟时,一声号角一声悲。

如今枕上无闲梦,大小梅花一样香。

时光一点点地从生命的罅隙里悄悄溜走,无声无息的日子,依旧混混沌沌地过,依旧一成不变,不思进取,然而,一想到这些,想到失去的光阴,失去的美好,失去的自我,心头不禁悲伤,那时不懂事,不开悟啊,白白浪费了日子!回过头去望望,真想嚎啕大哭一场。现如今,不再有那么多梦,那么多的在乎,那么多的向往了,这样无求无欲的生活,无论什么样的梅花,都一个模样,一样的香气,大小无碍、无所谓了。

这是一首孚上座的偈语,流传非常广泛。因为一句“如今枕上无闲梦,大小梅花一样香。”的看透和参悟,让人有了吟诵的意趣,反复念叨,确是越咀嚼,越有味道。在当下受到许多人的喜欢。

"一曲自幽山自绿,此情不与白云知"出处赏析

人生诸多烦恼,最终是为了一个“我”,而放不下另一个“我”。“我”是“我”的牵绊,“我”是“我”的桎梏,“我”是“我”存在的理由。为了那个“我”,耗尽了这一个“我”,终将消耗去两个“我”才肯罢休。这才是生活的真正烦恼,犹如三月草,日日生长,时时冒尖,越剪越丰茂,越除越旺盛。正如南怀瑾先生说:“我们一切众生,有一个‘我执’,认为这是我,有个我,把我的现象执着得很利害,认为我还是个心呢!把所有的妄念,意识分别、烦恼,一切不实在的这些观念、往来思想当成了是真实的,人,一切众生,犯了根本上的错误。我们一切的思想、心理、意识的变化,都是那一个真正心所起的一种现象变化而已,不是真正的心。可是一切众生把想象变化抓得很牢,看成是心。学佛的晚课上,每天都念道‘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今天已经过完了,这个寿命又少了一点,今天过去了,今天不会再来。年轻的过去了,衰老也没有多久的停留,所以非常地悲哀。”

一住寒山万事休,更无杂念挂心头。

闲书石壁题诗句,任运还同不系舟。

这寒山何许人也,也能将万物世事看得这么得通透。

寒山乃唐代长安人,出身于官宦人家,多次投考不第,被迫出家,隐于天台山寒岩。在唐朝,寒山一直被世人冷落,少有人关注他的诗歌,传颂他的道行。不过,现如今却不同了,其作品被广泛的挖掘,受到世人的喜欢,传播也就越来越快,越来越广了,不但推动了对他诗作的认知度,同时,引来了不少对其诗其人研究者。

正如他诗中道:“有人笑我诗,我诗合典雅。不烦郑氏笺,岂用毛公解。”对他人的看法不屑一顾,对自己的心意尽是了解,不随流,不迎合,只愿此心能得自由,写我心意,说与懂我者知。寒山的诗歌以白话文为主,符合大众的口味,一读就懂,容易引发共鸣,而其诗意又同时蕴藉颇多,具有警示作用。

寒山有诗云:“重岩我卜居,鸟道绝人迹。庭际何所有,白云抱幽石。”“泣露千般草,吟风一样松。此时迷径处,形问影何从。”“山果猕猴摘,池鱼白鹭衔。仙书一两卷,树下读喃喃。”“寒山栖隐处,绝得杂人过。时逢林内鸟,相共唱山歌。”“石床临碧沼,虎鹿每为邻。自羡幽居乐,长为象外人。”寒山走到哪儿,哪儿就是家,家在哪儿,山水就在哪儿。天为被,地为床,松枝捡来作柴烧。将山水作为诗歌的背景,诗人寒山信手拈来。“寻思少年日,游猎向平陵…… 联翩骑白马,喝兔放苍鹰……偃息深林下,从生是农夫。”这便是寒山一生生活的向往和写真,肆意山水间,成就文学梦,无疑,他都成功了。

古代禅师们,他们到底想过什么样的日子呢。

唐代无牙先生说过一首妙偈:“粉笔朱门事甚繁,万墙大户内如山。莫言山林无休士,人若无心处处闲。”这样粉刷过的墙壁、朱红色的大门,一般多富贵人家居所。好环境,好舒适,但是,他们并不安逸清闲,有时甚至睡觉不好,吃不好。别说山间野林没隐士了,凡是看得开、放得下,不计较得失的人,都会获得悠然自在的享乐日子。如果还纠结现实中的诸多得失,想得多,要求多,欲望多,怎么可能真正地停下来纵情林海间、潇洒山水中呢!或许,这也是当今社会中存在的通病吧,谁能抵抗得住外面世界的诱惑和吸引。

其实,保持一份淡定与超然的心境最为重要。一年短短365天,人生在世也不过是三万六千天左右,去掉一半的睡眠,还有多少日子和空间是属于自己的呢?那些犹如过眼云烟的功名利禄怎敌得过身体健康和快乐自由的重要性。

一年春尽一年春,野草山花几度新。

天晓不因钟鼓动,月明非为夜行人。

知晓万事万物的规律和发展,寻求原始的本真,禅诗让人顿悟的不仅仅是外在的表象,这些客观存在引发的内里核心,才是需要追根溯源的最终。日子是一天复一天,春天走了又来了,这是不是自然规律,禅说“是!”野草和山花,世界上许多物种生了,灭了,灭了,又重生了。那天明是听见了更鼓在敲响吗?是还是不是,禅说“不是!”而月亮不是为夜行人或某个人照耀的,禅说“绝对是!”所以呀,你说禅在哪儿?云盖智本禅师说,它们都是在日常生活中,在自然规律的牵引下,无处不诗意,无处不禅意了,尽在几度春又来的希冀里,尽在一山一水的变幻中。

禅无所不在,用心去体会,用心去融进,你在天地万物之间,天地万物也在你心中了。对着镜子,你笑着,镜子里的人也笑着。对着镜子,你静静的,那么世界的平面一切都很静怡了。

"一曲自幽山自绿,此情不与白云知"出处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