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调·黄莺儿》咏钱(四首)原文赏析-清代沈逢吉散曲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17 14:35

南【商调·黄莺儿】咏钱(四首)作品原文

南【商调·黄莺儿】咏钱(四首)

沈逢吉

最好是铜钱,有了钱,百事全,时来铁也生光艳。

亲族尽欢颜,奴婢进谀言,小孩儿也把铜钱骗。

满堂前,家人骨肉,不过为铜钱。

莫要说铜钱,说起钱,便无缘,亲朋为此伤情面。

争什么家园?夺什么房田?叹恩仇总是铜钱变!更堪怜,沿门求乞,也为一铜钱。

偏要说铜钱,有了钱,通上天,吕仙曾把黄金点。

起课怕无钱,推磨鬼来牵,那鬼神尚把铜钱恋。

刘海蟾,欢天喜地,因为有铜钱。

莫再说铜钱,说起钱,实可怜,十年几度沧桑变。

赚不尽的钱,过得完的年,着财奴钻进铜钱眼。

乱山前,纸灰飞蝶,可再要铜钱?

《商调·黄莺儿》咏钱(四首)原文赏析-清代沈逢吉散曲

南【商调·黄莺儿】咏钱(四首)作品注释

(1)吕仙:即吕洞宾,相传为唐代京兆(今西安)人,名岩,字洞宾,号纯阳子。他得道于终南山,为著名的道教仙人,“八仙”之一。吕洞宾不学师傅汉钟离的“点石成金”术而得道,贪欲的少年不要吕洞宾变成的金砖却要吕洞宾的金手指。作者用此典实,意在讽刺世人对金钱无止境的贪欲。

(2)起课:占卜方法的一种,摇铜钱看正反面或用手指掐算算干支,然后根据课义附会人事,推断吉凶。

(3)刘海蟾:即刘海,传说中是个仙童,前额垂着整齐的短发,骑在金蟾上,手里舞着一串钱。金蟾为仙宫灵物,古人以为得之可致富。民间有“刘海戏金蟾,步步钓金钱”之说,表示财源广进、大富大贵之意。

南【商调·黄莺儿】咏钱(四首)作品赏析

“钱”,繁体字为“錢”,左“金”右二“戈”。老祖宗造字,很是耐人寻味。清人汪价在《三侬赘人广自序》中说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汪价与李云田看见有人为争钱而殴斗,便从“钱”的字形上做起了文章。云田曰:“古人名钱曰刀,以其锐利能杀人也,执两戈以求金,谓之‘钱’,亦以示凶害也。”汪价曰:“两戈不敌一金,真神物也。”云田曰:“得一金而来两戈,岂不可危?”汪价又曰:“持两戈以求一金,亦复何畏?”最后,有一长者笑而前曰:“此贪者之济以酷也。”这则故事告诉我们,钱作为“神物”也好,“凶害”也罢,为“贪者”戒。

在中国历史上,通过批判金钱来警示世人的文学作品甚多。沈逢吉这四支小令,对人们日常所用的铜钱的“坏处”,一一道来。

第一支小令,作者欲抑先扬,以“最好是铜钱”起笔,寓批判于表面的歌颂之中,从正面写钱的作用:钱是维系亲族的纽带——“有了钱,百事全”“亲族尽欢颜”。谈到金钱的魔力,我们都会想起莎士比亚在戏剧《雅典的泰门》中主人公泰门经典的对白:“金子!黄黄的、发光的、宝贵的金子!这东西只这么一点点,就足够颠倒黑白,丑的变成美的,错的变成对的,卑贱变成尊贵,老人变成少年,懦夫变成勇士……”

第二支小令,作者以“莫要说铜钱”领起,愤怒之情溢于言表,感情的波澜一下子从波谷升到波峰,口吻由平实的叙述变为愤激的揭露,从反面控诉铜钱的罪恶:是钱使亲朋反目——“亲朋为此伤情面”。明末清初的徐石麒写有一组《钱难自度曲》,慷慨激昂,直斥钱之恶:“呀,你硬牙根逞说伎俩多,我屈指头数出你罪名儿大。为什么父子们平白地起风波?为什么兄弟们顷刻间成水火?为什么朋友们陡的动干戈?见几个贪赃的欺了君父,爱小的灭了公婆。下多少钻谋,添多少絮聒,直吵得六亲无可靠,九族不相和,您罪也如何?”其中“六亲无可靠,九族不相和”可谓一针见血,击中要害,与这支小令有异曲同工之妙。

前两支小令一正一反,一扬一抑,对比强烈,通过对铜钱使亲友间失却了真情至爱的揭示,揭露了拜金主义扭曲人际关系的罪恶。

作者的情感在经历了第一次“一扬一抑”的波澜之后,并没有消歇,而是掀起了第二次“再扬再抑”的狂涛。

后两支小令,进一步从正反两个方面描写。第三支,作者紧承上支小令发端,既然铜钱让亲朋伤情面,提起它就伤和气,不谈也罢,作者强压住心中的愤激,感情的波澜似乎从波峰滑到波谷。但他似乎与铜钱较上了劲:“偏要说铜钱”。作者拈出民间熟知的吕仙与刘海蟾,进一步正面描摹,依然用似扬实抑的口吻进一步强化铜钱的妙用:钱通鬼、神。第四支,“莫再说铜钱”,作者被铜钱伤透了心,对钱彻底绝望了,感情的波澜从波峰坠入了万丈深渊。“赚不尽的钱,过得完的年。”这是作者对金钱无限而生命短暂的痛苦思索,可谓大彻大悟,醍醐灌顶。“乱山前,纸灰飞蝶,可再要铜钱?”作者因愤激而燃烧的火焰终于在对金钱与生命的痛苦思索中归于平静。这感情波澜的最终归于平静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作者采用问句的形式,意带调侃,幽默风趣,迸发出的是对生命真谛参透后玩世不恭的口气。与沈逢吉交往甚契的缪艮曾把最后一问句“可再要铜钱?”改为肯定句式“死也要铜钱!”虽然语气坚定果断,讽刺亦辛辣有力,但却没有很好地把握住沈氏起起落落的感情波澜。

语言方面,此曲通俗浅切,言尽意尽,充分体现了“曲以说得急切透辟、极情尽致为尚”(任二北《词曲通义》)的审美理想。

(范学亮)

《商调·黄莺儿》咏钱(四首)原文赏析-清代沈逢吉散曲

南【商调·黄莺儿】咏钱(四首)作者简介

沈逢吉,字秋河,号秋河道人,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清仁宗嘉庆九年(1804年)举人,官兰溪训导,二十余年不得升迁,以年老乞休。与周绍蕙、余锷、徐南、缪艮等人相交甚契。著有《七夕夜游记》,有辑本《秋河曲》。

《商调·黄莺儿》咏钱(四首)原文赏析-清代沈逢吉散曲

更多沈逢吉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