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钟·人月圆》泛大理海子原文赏析-明代杨慎散曲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17 04:54

【黄钟·人月圆】泛大理海子作品原文

【黄钟·人月圆】泛大理海子

杨慎

好风两日相迎送,渺渺碧波平。

玉几云凭,金梭烟织,宝刹霞明。

邀散神仙,寻闲洲岛,上小蓬瀛。

海流东逝,海天南望,海月西生。

《黄钟·人月圆》泛大理海子原文赏析-明代杨慎散曲

【黄钟·人月圆】泛大理海子作品赏析

杨慎生命的一半岁月是在云南度过的。他以三十六岁的盛年之身被谪戍云南,明世宗嘉靖三十六年(1557)以七十高龄之年回乡,还被“巡抚造间指挥逮之还”云南戍所,直至嘉靖三十八年(1559)七月客死永昌(今保山)。云南与杨慎的关系,不可谓不深。而在云南,与杨慎关系最深的,又莫过大理。杨慎对大理山河,寄托着深厚的感情,其《点苍山记》一文中说:“山则苍龙叠翠,海则半月拖蓝,城郭奠山海之间,楼阁出烟云之上,香风满道,芳气袭人。余时如醉而醒、如梦而觉、如久卧而起作,然后知吾向者未尝见山水,而见自今始。”可见他是如此迷醉惊异于大理的风光。这首曲子就将他对大理如醉醒、如梦觉、如卧起般复苏、振奋的感觉写出。

题目为《泛大理海子》,“大理海子”其实指的就是洱海。云南最早的居民是彝族,彝话里,湖、大水塘都叫海子。上片写海子的环境、景致:几天来皆是和风丽日,碧波杳渺平滑如镜。整个湖面像阔大的玉制书几,上面飘拂着白云朵朵,一片空濛,如烟如织。宝刹霞光闪烁,似有神明之气。总之,“大理海子”具有仙境般的空澈澄明。也因而转到下片激起人们对纯净不俗境界的热望。这种热望化作一系列的行为方式:邀上几位“散神仙”、寻觅一个“闲洲岛”、登上一个“小蓬瀛”。此三句皆用一三句式,一字排开,整齐且构成一种力度,显现出其兴致的高昂。同道们在这如诗如画的仙境中都做些什么呢?以下三句以“海流”“海天”“海月”告诉我们他最关注的是“海子”,辽阔的洱海含无限神韵,她的每一点滴都值得人们去细细品味。俯瞰东逝的海流、眺望南方的海天一色,静候海月的西升,我们可以设想,有如此爱好的人该有何等静谧、宏阔、闲适的心境。仙境会酿造出世绝尘的心境。

云南在当时人的心目中,是瘴疫遍野、蛮夷之地、不毛穷荒的同义词,是一个恐怖、可怕、难以生活的地方,是那些“戴罪”的官吏被流放贬谪充军的地方。杨慎,也为一罪臣,然而可贵的是他能对之不存偏见,更可贵的是他能抛开身为罪臣的愁云,仍能以生活的热情、清澈的眼睛去发现大自然的美和奇异,把云南描绘得春意盎然,花团锦簇,一扫旧念,大开新景,其精神值得钦佩。杨慎之于云南地域文学的创建亦功不可没。

(胡元翎)

《黄钟·人月圆》泛大理海子原文赏析-明代杨慎散曲

【黄钟·人月圆】泛大理海子作者简介

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今属四川成都人。明武宗正德六年(1511)殿试第一,授翰林修撰。正德十二年(1516),武宗逝,朱厚熜嗣位,大礼议起,慎与同列极谏,削籍,谪云南永昌卫三十余年。慎著述之丰,记诵之博,明世推为第一。有《升庵集》《升庵长短句》《陶情乐府》等。

《黄钟·人月圆》泛大理海子原文赏析-明代杨慎散曲

更多杨慎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