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宫·醉太平》田园杂兴(二十四首选四)原文赏析-明代刘良臣散曲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17 04:50

【正宫·醉太平】田园杂兴(二十四首选四)作品原文

【正宫·醉太平】田园杂兴(二十四首选四)

刘良臣

蚰蜒豆角长,牛尾黍色黄,垂头谷穗摆成行,绵花开朗朗。

葫芦蔓拽西瓜上,石榴树把墙头障,枣儿花眼桃儿香。

田园中勾当。

黑头虫食黍,红嘴鸦伤谷,青衣使者往来呼。

似饥鸢饿虎,贫儿不得足朝暮,豪家坐享封君富。

老翁终日只醉模糊,田园中度曲。

大官人模稜,小官人逢迎,依阿软美不分明。

大家都厮哄,金银打就无星秤,绫罗卷做家堂挣,儿孙教成野狐精。

田园中醉咏。

百姓每苦哉,百样事推排,百方剥取到骨骸。

但粘着便责,天泽地利当堂卖,官仓私库一齐解。

不白不黑只胡歪,田园中醉绐。

《正宫·醉太平》田园杂兴(二十四首选四)原文赏析-明代刘良臣散曲

【正宫·醉太平】田园杂兴(二十四首选四)作品赏析

刘良臣〔北正宫·醉太平〕《田园杂兴》组曲共二十四首,按前后顺序,这里选的是第一、第十三、第十四、第十五首,共计四首。

刘良臣的散曲,以写景抒怀为主要内容,其中不乏清新明丽之景,表现了相当的闲适疏放之情。从他的经历看,自官场退隐后,便穷老于山陬僻壤间,此《田园杂兴》二十四首,当是归园田居后的作品,是作者在对农村生活经过长期观察体验的基础上写成的。作者通过多角度、多色彩的综合摄照,描写了当时农村生活的各个方面,深入地表现了农民生活的酸甜苦辣,既充溢着浓厚的乡土气息,又含有深广的社会意义。

先看“蚰蜒豆角长”一曲。“豆角长”“黍色黄”“谷穗摆成行”“绵花开朗朗”“葫芦”“西瓜”“石榴”“枣儿”“桃儿”……寥寥数笔,作者便描绘了农村田园果满枝头、菜花飘香、庄稼秀发的特有景致,清新可喜,明媚如画。

但农村山翠水碧、草绿花红的优美景色乃是农民昼夜劳作的结果。“黑头虫食黍”一曲就写到自然灾害对庄稼的侵蚀与破坏。“黑头虫”“红嘴鸦”等指的是田间的害虫,它们如“饥鸢饿虎”,蚕食庄稼。“贫儿”“老翁”守卫田园,通宵达旦。虽然“豪家坐享封君富”,但“田园中度曲”的老翁“醉模糊”,不觉其苦,自得其乐。作者在此曲中赞扬了广大农民的勤劳美德。

纵观刘良臣的田园之曲,也并非一味的闲适恬淡,而是在田园中思考现实,关注民生,抒发感叹。

我们来看“大官人模稜”一曲。官场的腐败风气和社会的堕落习俗正在迅速侵蚀者广大城乡,在地位权势和金钱享受面前,一切原本分明的是非曲直已经“不分明”了,而更为可恨可悲的是孩子们也被腐蚀了,世风日下,将“儿孙教成野狐精”,胡言乱语,迷惑人心,其唯利是图、圆滑世故之风就将绵延不绝了。能不痛哉?

最后来看“百姓每苦哉”一曲。作者无情地揭露了统治者对老百姓“百样事推排,百方剥取到骨骸”的盘剥,可谓大胆、深刻。结尾“不白不黑只胡歪,田园中醉绐”句,尽管表现了一种醉吟逍遥、不问世事的无可奈何的情绪,但作者内心所包含的怨愤不满的情怀,是细心的读者都可以触摸体验到的。

刘良臣的散曲,一直没有受到研究者足够的重视。他在〔正宫·醉太平〕《田园杂兴》这组小令中的突出贡献在于,他的田园之曲并不只是浪漫的、理想化的牧歌情调,也不是一味的讽喻批判;他的可贵之处在于,他能把对田园风光、田园生活的描写,和对封建剥削、封建道德的揭露成功地结合起来,既有浓厚的乡土生活气息,也有不堪剥削的血泪诉,总体风格安详和雅,不拘一格,表现了一种浓厚的乡土文化情结。

(邹自振)

《正宫·醉太平》田园杂兴(二十四首选四)原文赏析-明代刘良臣散曲

【正宫·醉太平】田园杂兴(二十四首选四)作者简介

刘良臣(1482—1551),字尧卿,号凤川,山西芮城人。明孝宗弘治十四年(1501)举人,数上公车不第。授扬州通判,廉政不阿,有政声。后改官平凉。又数年,因以直道忤当路,遂告归家居。著有《凤川先生文集》三卷、《克己示儿编》一卷、《凤川壮游记》二卷,合辑为《刘凤川遗书》。另有散曲集《西郊野唱北乐府》,辑有小令82首,套数3套。

《正宫·醉太平》田园杂兴(二十四首选四)原文赏析-明代刘良臣散曲

更多刘良臣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