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赏析-一曲潇洒高雅的青春之歌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16 18:36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原文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赏析-一曲潇洒高雅的青春之歌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赏析

宋代杰出的女词人李清照出身于一个官宦诗书家庭,父亲李格非官至礼部员外郎,同时也是当时著名的学者和文学家,母亲是状元王拱辰的孙女,亦能诗文。李清照自幼受家庭熏陶,具有广博的学识、卓越的才华和高雅的生活情趣。然而,她不同于一般名门闺秀,谨守深闺绣楼不与外界接触,而常常投身到大自然的怀抱,陶醉于游览,寄情于山水;诗词中也常常表现出“压倒须眉”的豪放与洒脱。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就是李清照早年的一首记游之作。通过这首词,我们可以看到作者青年时代向往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和无拘无束、天真烂漫的性格,可以看到一个风流倜傥、充满青春活力的少女形象。

这是一首小令,篇幅很短。起句“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点明记游。“常记”二字总领全篇,以下所写的全都是回忆某一次郊游。因为那次郊游太有趣了,印象太深了,所以常常回想,难以忘怀,以至于要诉诸笔墨,用词曲记载下来。“溪亭日暮”,交代了时间和地点。“溪亭”就是溪边的亭子,一说是作者家乡历下的名泉之一。“溪亭日暮”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作者没有具体描绘,留给了读者想象的余地。作者站在溪边的亭阁之上,观赏夕阳西下的景色:清清溪水,落日熔金,暖暖村落,炊烟袅袅,近处田畴如画,远方群山连绵……面对这样的自然美景,女词人酒兴大发,一面欣赏景物,一面举杯痛饮,不知不觉就喝醉了。“沉醉”是醉得很厉害的样子。醉到什么程度呢?醉到了“不知归路”的程度,连回家的路都不知道了。“不知归路”四个字把女词人的醉态刻画得惟妙惟肖。“沉醉”这句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女词人嗜酒任性的丈夫气概。李清照在词中很多地方写到喝酒,而且常常喝醉,这是与一般闺阁女子大为不同的地方。黄昇的《花庵词选》收录这首词给补充了个题目,便是叫《酒兴》。“沉醉不知归路”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就是作者为溪亭日暮这样迷人的景色所陶醉,乐而忘返。况且,欧阳修说过:“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所以,喝酒与欣赏山水本是可以统而为一的。

正因为词人“沉醉不知归路”,所以,“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这两句承前而来,是“不知归路”的结果;同时又引出另一番新的境界来。作者这次郊游,是乘兴而来,兴尽而归。所谓“兴尽”的“兴”,既指酒兴,也指游兴。怎样的“兴尽”呢?作者也没有做具体描绘,大约也是留给读者去自由想象吧。也许李清照带着几名侍女,赏罢溪亭日暮的景观,酒也喝醉了。既然游兴和酒兴都得到了满足,那就回家去吧!于是,她们一行驾着画舫,乘着酒意,在夕阳的映照下驶向归途。写到这里,词人笔锋一转,别开生面:“误入藕花深处。”“误入”自然是由于“沉醉不知归路”所造成的。我们也曾有过走错路的懊丧,但作者“误入藕花深处”,非但没有丝毫的懊丧,反而喜不自胜,就像陶渊明笔下的武陵渔夫误入桃源一般,对眼前这无意中看到的景象惊喜不已。“藕花”就是荷花。她们的画舫驶进了一片荷池,一朵朵荷花亭亭玉立,一团团荷叶随风摇荡,一阵阵荷香沁人心脾。所以,她们误入藕花丛中,非但没有察觉,竟然还入到了深处。这个“深”字用得很好,既体现了荷塘之广,荷花之盛,更体现了她们一行迷途之远,为下文做了铺垫。

尽管荷塘的景色如此美好,但毕竟是日暮时分了,既已误入藕花深处,就得赶快找到归路回家。“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争渡”就是抢渡。叠用“争渡”二字,就把她们手忙脚乱地奋起划船的情态十分生动地表现出来了。也许当她们突然意识到误入迷途的时候,片刻间显得有点惊恐,酒也醒了许多,于是大家就奋力划起船来。读到这里,我们仿佛听到了一群姑娘的嬉笑声和她们摇桨击水声。有人把“争渡”的“争”解释为“怎么”的“怎”,虽然词义可通,词曲中也常有这种用法,但不如解释为“抢渡”更为生动形象,上下文意衔接得更为紧凑。正因为她们奋起抢渡,才“惊起一滩鸥鹭”。栖息在沙滩上的鸥鹭,被她们一行人的嬉声笑语和争渡时划桨击水的声音所惊吓,扑棱棱拍打着翅膀飞向暮色苍茫的天空。这又是一番何等美妙的景象,一个多么动人的场面。“一滩”的“滩”字也用得很好,不仅表现了鸥鹭之多,还表现了鸥鹭栖息的场所,更能使人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如果换上“一群”就不能达到这种效果。“鸥鹭”是两种水鸟,这里不一定就是实指“鸥”和“鹭”,而是泛指一般水鸟。但“鸥鹭”出现在诗词中,经常具有一种特定的意象。《列子》上说,古时候有个人特别喜欢鸥鸟,每天去海边,总是有几百只鸥鸟同他一道游玩。一天,他父亲对他说:“捉一只带回家来吧。”第二天当他怀着捕捉鸥鸟的心机来到海边的时候,鸥鸟就在空中飞舞不下,再也不靠近他了。古琴曲《鸥鹭忘机》就是歌咏这件事。作者在词中描写“鸥鹭”,更充分地表现了自己潇洒纯真的天性。作者在这里虽然只是描写了惊飞的鸥鹭,没有直接写到人,但她们一行自由活泼、开心玩乐的神情早已传达给了读者。

有人曾把李清照和豪放词人辛弃疾并列,称为“济南二安”(李清照号易安,辛弃疾字幼安,都是济南人),还有人说她“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的确,李清照现存的七十多首词作,尽管也有不少低回婉转、传情入微的作品,但也有不少像《如梦令》这样一扫香艳词风,毫无儿女之态的清新豪放之作。这是李清照作为一个女性词人不同于其他词人的一个显著的特色。

这首词在艺术上也有独到之处,语言通俗、质朴无华,完全采用白描手法,把一次平平常常的郊游中所经历的溪亭日暮、误入藕花塘、鸥鹭齐飞几幕场景毫不经意地点了出来,形象生动,意境开阔,情趣盎然。仅仅33字的一首小令,却蕴涵着那么丰富的意境,充分体现了作者善于剪裁的功夫和驾驭语言的能力。

更多李清照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