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江》赏析-宋代文天祥古诗-心像磁针永向南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16 13:38

扬子江作品原文

扬子江

文天祥

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

臣心一片磁针后,不指南方不肯休。

扬子江作品赏析

考察诗人此次北行的史实,不禁使人触目惊心。

南宋德元年(1275)元兵大举南下,直逼临安。这时候,文天祥还在赣州知州任上,为了响应勤王的诏令,他毫不犹豫地捐出全部家资以充军饷,率军入卫京师。可是,“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兵临城下,英雄无用武之地!朝廷上那些平日里动辄宏论滔滔的缙绅士大夫们,“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只能惶惶然不可终日。文天祥为了纾国难,临危受命,以资政殿学士的身份毅然赴元营谈判。

他初到元营,抗辞慷慨,元军将帅十分敬畏。可是元军凭借强大的军事优势,悍然把文天祥羁押北上。到镇江之后,他伺机冒死出逃。草行露宿,历尽艰险,辗转到了南通。诗人听说端宗在福州即位,为了图谋抗敌救国之策,又从南通赶往福州。当时,崇明岛南边的江中小岛尽被元军占领,他只能绕道崇明岛北边海域,从长江口进入苏州洋。怎奈,元军追捕甚急,时不时会与敌巡逻船相邂逅。就这样诗人冒着九死一生,乘小船出没于惊涛骇浪间……

航程是这样地险恶,可是诗章描叙这一航程却充满抒情意味——

诗人说,这几天来,他是随着江风作北海之游。仿佛是为了凌万顷烟波以览胜,表现出何等惬意与轻松;诗人还说,他再回过头来绕道扬子江口,好像他在大江大海里可以任意往返徜徉,又显得多么闲适与从容!品味这开章两句,怎能不被诗人履险如夷的英雄气概和早把生死置之度外的坦荡襟怀所倾倒呢?

后两句先是使用比喻修辞,把“臣心”比做“磁针石”;接着又用“不……不”这一双重否定句式来强调。这种巧妙的艺术构思,不但被诗坛许为千古名句,而且每当祖国处于危急关头,还常常被以身许国的志士仁人作为激励自己的精神原动力。

读者不禁会想,比喻体不过是寻常的事物,又是口语化的表达,为什么会收到这么好的效果?细细地玩味,它在平凡中寓确切,在质朴中见丰厚,起码包含三个思想层面:

首先,比喻形象的鲜明性。“磁针石”,即指南针,早在战国时期,人们就用自然磁铁矿石琢磨成针,无论是冰封雪盖的荒原,还是大雾弥天的沧海,即使没有任何方向性的标志物,针端也始终指向南方,所以它也称“司南”。而南方正是南宋政权的所在地,是祖国的象征。诗人用它来比喻自己心向祖国,并表示坚贞不渝,矢志不移,该是何等准确而鲜明。这就像杜甫说的:“葵藿倾太阳,物性固难夺”!

其次,比喻内涵的深刻性。诗人不只是把磁针石作为比喻物,而且还说,“臣心”就是“磁针石”。这就把自己与磁针石等同起来,融成一个整体。如果说,磁针石永远不改变方向,是物理性能使然;那么,自己呢,忠诚祖国,则是始终不变,无怨无悔的选择,这也是受本质所决定的!正如先哲所言: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

再次,表达思想的坚定性。诗人用“不……不”双重否定句式,表达至死不变的决心,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意志。真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有人说,一个好的比喻照亮一首诗。这么鲜明生动的比喻,体现出诗人熠熠生辉的人格魅力,怎能不使诗章辉耀千古呢?

扬子江作者简介

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理宗宝祐四年(1256)状元及第。历任刑部侍郎官、赣州知州。恭帝德祐元年(1275),元军东下,在赣州组织义军,入卫临安(今浙江杭州)。次年任右丞相,出使元营谈判被扣,历尽艰险逃脱至温州。端宗景帝二年(1277)进军江西,恢复州县多处,不久败退广东,继续抵抗。次年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北)被俘。后被送往大都囚禁三年。屡经威逼利诱,誓死不屈,慷慨就义。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爱国诗人。

有《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吟啸集》。

更多文天祥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