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南楼书事四首》(其一)赏析-宋代黄庭坚古诗-且忘爱憎浴清凉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16 11:52

鄂州南楼书事四首作品原文

鄂州南楼书事四首(其一)

黄庭坚

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

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

鄂州南楼书事四首作品赏析

诗人登上鄂州南楼的时候,放眼四顾,不见了昔日那绵亘千山的怪石峥嵘和层林铺翠,也消失了往常那浩瀚江面的征帆竞驶与白鸟翩跹;扑入眼帘的不过是“山光”接着“水光”罢了。诗人知道,这是因为夜色像一张巨型帷幕把大地的一切景物都包裹住了,只有天幕上那块高悬的朗月把皎洁的光华倾泻下来。由于山坡上、湖面上受光面深浅程度不同,变得银光闪闪的。诗人独具机杼地拈出一个“接”字,把“山光”与“水光”焊成泱泱大块,顿时,给寥廓的宇宙空间造就出一个银光璀璨的童话般世界!

在南楼上,诗人正“凭栏”四顾的时候,晚风送来淡淡的荷花香。诗人的脑海中,马上浮现出这样的图景:在“十里”东湖的湖面上,灼灼红荷,临风挺举;圆圆翠盖,铺满湖中。绿叶红花,交相辉映,该是多么美好的画面!可是,这时候月色朦胧,犹如梦幻一般。莲叶荷花,只是一些依稀的倩影;空气中却弥漫着沁人心脾的芰荷香。使你俗虑全消,如痴如醉,诗人不由沉浸在荷香月色的美好境界中……

无疑,这开章两句,诗人是写登上鄂州城楼后,在明月清风中月色荷香的美好景象。可是,读第三句却被弄糊涂了:照理说,这山光接水光,明明是“明月”涂抹的画面;这“十里芰荷香”当然是“清风”吹送的结果。明月清风。各司其职,各尽其能。诗人为什么偏要突发奇想,说它“无人管”呢?

也许是受苏轼《前赤壁赋》中一席话的影响吧:

“天地之间,物各有主……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可是仔细一想,两者尽管都传达出“无人管”的信息,构思的动因却不同:苏轼说明月清风并不被某个权力者所占有,可以与朋友共享,因为这是大自然的无尽宝藏,从而表现物我无尽、随缘自适的旷达襟怀;黄庭坚呢,主要是缘于现实的生存困境,是有感而发的。

这首诗写在崇宁二年(1103)六月间。在这之前,诗人经历了长达六年的四川流放生涯;遇赦放还后,刚刚赴太原州(今安徽当涂)任,哪知仅九天就又一次被罢官,只能被迫流寓鄂州。宇宙无涯,人海茫茫,诗人何辜,偏偏没有立锥之地!除了“清风明月无人管”之外,能给予诗人的又何所有呢?

这最后一句当然是借助通感修辞。也就是说,无论是视觉形象的“光”,还是嗅觉形象的“香”,诗人都把它“并作”肤觉感受的“凉”来表现。可是人们不禁要问:诗人为什么如此钟情于这种“凉”的感受呢?

也许诗人是受佛经的影响吧。如《大集经》说:“有三昩,名曰清凉,能断离恨爱故。”《华严经·离世间品》也说:“菩萨清凉月,游于毕竟空。”这个“凉”字意味深长,是指无爱无憎的心境澄清的“清凉世界”。是啊,诗人都到这境地了,还能想什么呢?摆脱一切世俗尘嚣的爱恨情仇吧,且去消受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这不也是一种超尘脱俗的“清凉境界”么?

鄂州南楼书事四首作者简介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四年(1067)进士。哲宗时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佐郎,后以修史“多诬”遭贬。早年以诗文受知于苏轼,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有《山谷集》、《山谷琴趣外篇》。

更多黄庭坚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