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题阳关图·断肠声里无形影》赏析-宋代关于肠断离愁的古诗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15 08:38

题阳关图·断肠声里无形影原文

题阳关图·断肠声里无形影

黄庭坚

断肠声里无形影,画出无声亦断肠。

想得阳关更西路,北风低草见牛羊。

黄庭坚《题阳关图·断肠声里无形影》赏析-宋代关于肠断离愁的古诗

题阳关图·断肠声里无形影赏析

宋代著名画家李公麟,根据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画了一幅《阳关图》。现在已经无法看到李公麟的《阳关图》,但是王维的诗我们却耳熟能详:“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首诗因其影响深远而为历代所传诵,并被谱曲成为著名的《阳关三叠》。由此可以想见:著名画家为著名诗人所作的诗意图,该是怎样一幅动人的境界!那么,本诗又是宋代著名诗人黄庭坚为李公麟《阳关图》所作的题画诗,则应该是对李画和王诗的双重演绎。

这也是一首七绝。起句首先攫取王诗之神:“断肠声里无形影”,犹言“诗中有画”。承句再逼李画之意:“画出无声亦断肠”,犹言“画中有诗”。转、合两句展开想象,从王诗和民歌的意境中写出作者自己的一幅诗意画卷:“想得阳关更西路,北风低草见牛羊。”在当时的情势之下,“西出阳关”还是边远穷荒的绝域之地。而《敕勒歌》中所表现的,除了苍茫辽远的边塞景象之外,不是还给人一种凄恻悲凉的感觉吗?行人到此,能不“肠断离愁”吗?

黄庭坚《题阳关图·断肠声里无形影》赏析-宋代关于肠断离愁的古诗

题阳关图·断肠声里无形影作者简介

黄庭坚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因爱潜山山谷寺石牛洞的幽胜,自号山谷道人,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进士,曾知泰和县。元祐初,召为校书郎、《神宗实录》检讨。后章惇、蔡卞等人论《实录》多诬词。因庭坚在《实录》中写过“用铁龙爪治河,有同儿戏”的话,第一个被责问的就是他,他却坚持说:“庭坚时官北都,尝亲见之,真儿戏耳。”遂贬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皆在今四川境内)。徽宗即位,起用他监鄂州税,但未到任,又任了九天的太平知州即被免职。后在荆州时写了一篇《承天院塔记》,仇家陈举知道他和当时的宰相赵挺之有积嫌,便迎合挺之意向说此《记》是“幸灾谤国”,就此被除名,流放到宜州(今广西宜山)。当地的居民、僧人、房主都先后邀他去住过,都为此被地方官处以罪,于是只好栖身在上雨旁风的戍楼(城楼)上,并且死在那里。他在《赠送张叔和》诗中有云:“百战百胜,不如一忍;万言万当,不如一默。”可谓伤心而悟道之言。

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又与苏轼并称苏黄。他生前两遭贬谪,漂泊江湖,盖棺时只有范寥(字信中)一人(见鲍廷博《宜州乙酉家乘跋》),死后却被尊为江西诗派之祖。他在政治上没有重大成就,诗学上却声势浩大,影响深远,一直到清代。这些都是他生前不曾想到的。他的诗,有的人推崇备至,有的人说一无是处(如金代的王若虚)。他的传诵名句“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却被张戒在《岁寒堂诗话》卷上中讥为“乃小儿语也”。在宋代诗人中,人们评价如此分歧,如此截然不同,黄庭坚是最突出的一个。

他以“无一字无来处”为写诗准则,求奇求硬求生,厌熟厌俗厌常;死力造句,讲究布局。作为一种方法,亦有对的一面。去熟就生,避免滑俗,本是历代诗人共同要求。他的好些诗,确实做到奇崛挺瘦,有别于北宋几个大家而自成丘壑,有一种“窈窕深谷”的境界。但在实践过程中,由于片面求奇,过分著意,有的使人觉得过火,有的流于晦涩枯槁拗折,好像只凭一点奇字典故在补缀拼凑。薛雪《一瓢诗话》谈到黄诗的粗怪险僻,曾举《六月十七日昼寝》的“马龁枯萁喧午枕”为例,竟使他有“骇人”之感(且马龁非马鸣,用“喧”字亦未妥贴),而这一句还是袭用晁端友《宿济州西门外旅馆》的“卧听羸马啮残刍”句意。他喜欢用典,讲究来历,但如《清明》的“人乞祭馀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下句用传说中介之推焚死绵山典,尚可说与寒食有关(虽然并非事实),上句用《孟子·离娄》的齐人乞墦祭故事,与清明或寒食有什么关系?如果泛指清明日扫墓的人,怎知他们必骄妾妇?奇崛瘦硬固然可以成为一种特色,但又往往与枯奥艰僻相反相成,沆瀣一气,如同他标榜的夺胎换骨,有的只是因袭甚至剽窃。总之,蚌病成珠,黄诗的优点亦往往包含着缺点。在一篇平稳玲珑、四海皆准的文章里,我们要找它的缺点不免吃力,但这亦是它的最大缺点了。

庭坚的父亲黄庶,字亚夫,亦有文名,并学杜诗,他有《怪石》一绝,颇为人称道,诗云:“山鬼水怪著薜荔,天禄辟邪眠莓苔。钩帘坐对心语口,曾见汉唐池馆来。”似与庭坚诗风有近似处。

更多黄庭坚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