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题三首》原文赏析-朱熹作品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3-01 08:08

偶题三首原文

偶题三首

朱熹

门外青山翠紫堆,幅巾终日面崔嵬。

只看云断成飞雨,不道云从底处来。

擘开苍峡吼奔雷,万斛飞泉涌出来。

断梗枯槎无泊处,一川寒碧自萦回。

步随流水觅溪源,行到源头却惘然。

始悟真源行不到,倚筇随处弄潺湲。

【注释】

幅巾:古代文士用绢一幅束发,称为幅巾,为一种表示儒雅的装束。崔嵬:山高大不平。

底处:何处。

偶题三首赏析

朱熹的诗歌,常常从偶然闲适的生活中悟出一种做人治学的大道理来。他着笔不多,却耐人深思,能够打开人们积极的思路。《偶题》三首,正是这类的诗篇。

第一首写他自己整天儒巾闲雅,面对门外的青山,山上翠紫成堆,山峰巍峨高大,山头云涛奔涌。在云浪断缺的地方,忽而成霖作雨,忽而雨过天晴,青山依然是翠紫鲜明,惬人心目。断云则飞向天际。作者在此时,不禁会心地想到:人们只会看到云腾致雨的现象,却不知云从何处飞来这个根底,因之悟出个凡事要追求根源的道理。云气蒸腾于深山大泽之间,深山大泽又是蛟龙窟宅之所在,这儿水气盛多,水气凝成云彩,云彩遇冷又降落为雨水,往返回环,为自然界带来了生气,为万物生长供给了源源不断的水分,这就是云的根底,在今天已成为尽人皆知的事理,而在当时还不被一般人所理解。然而作者的用意,却远不止此。作者认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有个根底;治学力行,也有个根底。理解根底之所在,则探理求知,无往而不适;敦品励行,无施而不安。百花的芬馨,来源于阳光雨露的抚育,园丁辛勤的栽培;禾稼的丰收,来源于适时的种植,土宜的选择,农民辛劳的耕耘。凡事务必要寻求个根底,这就是诗人命意之所在。

第二首是作者对水的奋斗精神的赞歌。作者以为,人们除了知本务本以外,事业的成就,还在于奋斗的毅力和冲决不懈的精神。诗的前两句以“擘开苍峡吼奔雷”形象地描绘水在出山之时,尽管遇到艰难险阻,它澌流向前,勇猛地冲击阻挡它的山峡,终于以雷霆万钧的威势,腾吼激撞,从崇山峻岭中把苍崖巨峡擘开,取得斗争的胜利,从而使“万斛飞泉”奔涌而出,一泻千里,形成波澜浩瀚的壮观。后两句“断梗枯槎无泊处,一川寒碧自萦回”,紧承前句,表明水在注入平原以后,仍然奋斗不息,在波涛激荡之处,一切断梗枯枝,被淘洗一清,不容留泊,最后才有一川寒碧的江水,照映淡荡的天光云影,澄澈晶莹、回旋萦绕,自由自在地前进。在诗中,作者启示人们,只有奋斗才是成功之路,有毅力,有恒心,即使有千重阻力、万道难关也是可以攻破的。一往澄清的境界,只有在艰苦奋斗中才能够得来。

第三首启示人们探求真理的源泉,必须有笼罩全局的魄力,有识得整体的眼力,有辨别精粗巨细和综合归纳的能力,然后由博返约,自见真源。如果浅尝即止,一得自矜,满足于一点一滴、一鳞一爪的收获,是不能寻得来龙去脉之所在的。诗以探寻水源为例,作出哲理性的说明,可说是独具慧眼。

诗的前两句:“步随流水觅溪源,行到源头却惘然。”表明随着流水的踪迹,沿溯寻源,本来无可非议,但在行到水源的尽处时,却感到那儿并非真源的所在而不免惘然。于是作者悟出一个道理,便在后两句写道:“始悟真源行不到,倚筇随处弄潺湲。”意思是说:真正的源头往往来自千流万派,然后汇成一道清溪,奔注而下。如果漫步寻源,不肯多花探索的气力,或者穷尽一点,就认定是源头在此,往往不能寻得真源所在。作者根据自己的体会告诉人们,真源既不能一探便得,那就该随处追寻,多方探索,积之既久,则真源自现。于是他扶着筇杖,到处寻弄潺湲的水源,后来才悠然心会,豁然悟得万派归宗的道理。作者在诗里表明寻求真理之道,如探真源,须得涵泳玩索,融会贯通,去偏求全,去粗取精,然后真理始能朗然在目。倘若执其一端,认为真理就在这里,必然支离破碎,落入魔道。譬如管中窥豹,所见一斑,断非全豹;盲人摸象,各据一偏,是不能见到真象的,道理非常明显。

(马祖熙)

【作者】

朱熹:(1130—1200)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又号晦翁,别称紫阳,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后徙居建阳(今属福建)考亭。绍兴十八年(1148)进士。任泉州同安县主簿。淳熙时,知南康军,改提举浙东茶盐公事。光宗时,历知漳州、秘阁修撰等。宁宗初,为焕章阁待制。卒谥“文”。论学主居敬穷理,集北宋以来理学之大成,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至自然科学都有贡献。有《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诗集传》、《楚辞集注》及后人编纂的《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和《朱子语类》等。

更多朱熹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