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古诗赏析-郑谷作品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3-01 03:05

鹧鸪原文

鹧鸪

郑谷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作者】

*郑谷,字守愚,唐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光启(885—888)进士,官至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有《郑守愚文集》。

《鹧鸪》古诗赏析-郑谷作品

鹧鸪赏析

鹧鸪是一种习性较为独特的鸟。“飞必南向,其志怀南,不徂北也”(西晋张华《禽经注》),且喜欢成群集队栖息于草木丛芜之中,“常向日而飞,畏霜露,早晚希出”(西晋崔豹《古今注•鸟兽》)。作为鸟之一类,有如春燕秋鹤,皆各有脾性,不足为怪。然而,在诗人的笔下则被赋予人的“个性”“情感”,与诗人心灵相通。鹧鸪的啼叫声曰“钩辀格磔”,闻之如呼:“行不得也哥哥!”于是,有如“杜鹃啼血”“鸿雁传书”,鹧鸪则成为迁客游子抒发思乡之情、羁旅之愁的一种寄托和象征。郑谷便是抓住鹧鸪的这一审美意味,成就了千古名篇。

鹧鸪之羽翼斑斓华丽如锦绣,总是梳理得整整齐齐、漂漂亮亮,三五成群在温暖湿润、雾霭缭绕的草丛中嬉戏。鹧鸪和山鸡同属雉科,因而外貌相似、品流相近。开篇,诗人显然是紧紧围绕鹧鸪的自然特征来描写的。然而,笔触并不太深,刻画也不求过细,重在表现鹧鸪的情态和个性。当然,鹧鸪的动人之处其实并不在其美丽的外形,而在于它凄迷哀婉的叫声。可是,诗人同样没有对其独特的声音进行绘声绘色的描摹,而是一笔宕开,着意于渲染鹧鸪啼叫时所处的环境、氛围,刻画聆听者的内心悸动和情感变化,以反衬法凸现鹧鸪。青草湖指巴丘湖,位于洞庭湖东南,景色秀美。暮色沉沉,细雨霏霏,鹧鸪的叫声从寂静的湖面上轻轻掠过。诗人如此写来,旨在营造清冷迷蒙的意境以映衬鹧鸪啼声之凄切。黄陵庙是供奉舜帝二妃的宗祠,坐落在今湖南湘阴城北的洞庭湖畔。汉刘向《列女传•有虞二妃》云:“舜陟方,死于苍梧。……二妃死于湘(湘水)、江(长江)之间,俗谓之湘君。”落花时节,江滨古祠、湘君传说,置身于这样的情景气氛中,鹧鸪的啼叫声自然是令人愁肠百摺的。读至此,沈德潜评曰:“咏物诗刻露不如神韵,三、四语胜于‘钩辀格磔’也。诗家称‘郑鹧鸪’以此。”(《唐诗别裁集》)并称其“以神韵胜”(《说诗晬语》)。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流落江湖的游子怎能不被鹧鸪惨切悲凉的叫声所感染?定然会黯然神伤,涕下沾裳。而想念夫君的美人思妇,百无聊赖中正欲施展歌喉,用一曲相思曲消释心中的愁绪,不经意间竟听到了鹧鸪的啼鸣,于是双眉紧锁,潸然泪下,情何以堪?其实,鹧鸪的啼叫声,千古而然,与其说其声凄切,不如说是听者心境苍凉。由此情随境迁、触物伤怀,物我交融,感人至深。

最后诗人为读者打开了一幅“鹧鸪暮归图”——“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日薄西山,无数只鹧鸪在湘水两岸广阔的绿水青山之间翻飞翱翔,它们呼唤同伴归去,一声乍起,众声相应,此起彼伏,飞向苦竹丛深处。鹧鸪终归有自己的归处,然而游子、思妇,他们的心灵寄托在哪里?他们的生命归宿又在哪里呢?收束处意境优美,构思巧妙,意韵深长。难怪清人金圣叹称赞末句:“深得比兴之遗。”(《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

晚唐诗人中,郑谷诗名颇盛。因将僧人齐己《早梅》诗中“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的“数枝”改为“一枝”,被尊为“一字师”,名噪一时。这首《鹧鸪》诗,是郑谷的代表作,“谷以此诗得名,时号‘郑鹧鸪’”(清曹寅、彭定求《全唐诗》)。元代辛文房赞曰:“尝赋鹧鸪,警绝。”(《唐才子传》)足见此诗所负盛名。

(秦岭梅)

更多郑谷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