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作(其六)》古诗原文-王维作品赏析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2-28 04:38

偶然作(其六)作品原文

偶然作(其六)

王维

老来懒赋诗,惟有老相随。

宿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师。

不能舍余习,偶被世人知。

名字本皆是,此心还不知。

【注释】

(1) 宿世:佛教指过去的一世,即前生。《唐诗纪事》作“当代”。谬词客:妄为诗人,即本来不配当诗人却当了诗人之意。

(2) “不能”二句:意谓自己不能舍弃前生遗留之习,继续写诗作画,遂意外地为世人所知。

(3) “名字”二句:意谓自己的名字与本身的习性相离,而自己的心里却不明白。指自己既用佛教居士维摩诘之名作为名字(王维字摩诘),本不应去追求诗人、画家的浮名。是:这样。

《偶然作(其六)》古诗原文-王维作品赏析

偶然作(其六)作品题解赏析

【题解】

王维《偶然作》共存六首,这是第六首,当作于诗人后期。这首诗摹写诗人的“老态”与“懒态”,委婉表达自己人生顿悟之后,既无大悲亦无大喜的淡泊之心。

【赏析】

“老来懒赋诗”,诗的第一句就可以让我们看出,这首诗是诗人晚年所写。时年趋老,平素喜于作诗的热情渐渐消弭,自己怠于提笔再写诗文。“惟有老相随”,唯有日渐衰朽的感觉时时伴随着自己。而实际上,诗人年纪虽老,写诗的热情虽然有所减少,但是诗歌的技法却随着年龄的增长日见高超,诗歌的语言随着岁月的淘洗日见精妙。

初入仕途的王维胸怀济世报国之大志,积极用世,力图在政界有所为,然而自己的伯乐张九龄遭贬,奸臣李林甫当道,王维面对如此现实无力反抗,受母亲向佛思想的影响,开始向佛教寻找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他结庐辋川,与僧人、道友往来,弹琴赋诗,过着半隐半官的生活。但是,在安史之乱后,他曾被迫做了伪职,虽然乱平之后并没有受到朝廷太大的惩罚,诗人自己却不能原谅自己,由此带上了一种深深的负罪感,那种逍遥自在的心境从此不见了,枯寂、无奈、悲凉之情常常伴随着他,这才是诗人“懒”的主要原因。故而诗人所言“惟有”一词中,饱含内心不得已的苦闷与纠结,深沉叹惋,却以淡语出之,貌似从容,实则婉曲。

“宿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师。”以诗歌赢得平生盛名的王维,竟断然否定了自己“天下文宗”“当代诗匠”的称誉,说前世的自己原本只是个画师而已,断断做不了诗人,可自己偏偏忝列诗人行列,这分明是人生的大谬误。

“余习”,前世累积而来的习惯;“不能舍”,作诗、画画的冲动时不时地会流露出来;“偶被世人知”,偶然的机会竟被世人知晓,甚至流传出去。

诗人郑重其事地表达诗画非其本业,那么诗人看重的究竟是什么呢?当然是入世,是济世,是治国平天下,把自己一身所学用到治理国家、安抚百姓身上。可是作者一生也没有实现这样的政治抱负,虽然皈依佛教,出世与入世的内心矛盾却终生伴随着他。

这样一位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诗人,一生郁郁不得志,又因为担任伪职身染污点,他内心的痛苦有谁能知呢?他的名字虽然是出世的,他的内心却是入世的,然而,人到暮年,入世出世又有什么区别,又有什么意思呢?他终不过是一个马上离世的老人罢了,纵有再多不甘、再多不愿,也有心无力了。

写诗而有禅意,历来是王维的风格,这首诗,以“宿世”入禅,以“余习”“名字”悟禅,以禅入诗,表现诗人探索世界、感悟世界,心灵再获从容与坦然的人生态度,用语朴素,却耐人寻味。

更多王维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