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行(其二)》古诗原文-王维作品赏析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2-28 04:24

少年行(其二)作品原文

少年行(其二)

王维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注释】

(1) 出身:出仕、出任。羽林郎:官名,汉代置禁卫骑兵营,名羽林骑,以中郎将、骑都尉监羽林军。唐代亦置左右羽林军,为皇家禁军之一种。

(2) 骠骑:官名,即骠骑将军。渔阳:地名,汉置渔阳郡,治所在渔阳县(今北京市密云县西南)。又唐置渔阳县(今天津市蓟县),本属幽州,唐玄宗开元十八年(730)改隶蓟州,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又改蓟州为渔阳郡,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复改为蓟州。

(3) 孰知不向:“孰不知向”的倒置。孰:谁。

(4) 纵:纵然。

《少年行(其二)》古诗原文-王维作品赏析

少年行(其二)作品题解赏析

【题解】

这首《少年行》写少年们怀着为国牺牲的豪情壮志,从军出征渔阳。他们蔑视困难,蔑视艰苦,也蔑视死亡,充满了豪侠气概和英雄主义精神,生动地表现了英雄们不惜为国捐躯的境界。

【赏析】

本诗意在写少年游侠和杀敌报国,写少年游侠随军出征,渴望战死沙场的英雄气概,反映了少年游侠的精神风貌。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诗的前两句借汉朝的事来讲。骠骑将军是汉代大将霍去病的封号。霍去病是西汉武帝时期的杰出军事家,是名将卫青的外甥,任大司马骠骑将军。自幼好骑射,十七岁即创造了八百破两千的战绩,十九岁被封为骠骑将军,此后他多次率军与匈奴交战,在他的带领下,匈奴被汉军杀得节节败退。少年游侠的梦想就是跟着这样一位将军建功边疆,或者更确切地说,霍去病就是少年游侠的梦想实现者。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此二句说这些游侠少年明知不宜去边庭受苦,却情愿赴死于边庭,以求流芳百世。这两句是本诗的精华,尤其是最后一句,至今读来仍令人热血沸腾。边塞生活的艰苦、戍边杀敌的风险,少年英侠当然是清楚的,但是,驰骋疆场纵然为国捐躯,也会流芳千古,胜于老死在窗下。这种慷慨激越的建功立业思想,积极向上的追寻生命价值的行为,正是盛唐气象的具体反映。

在唐初乃至中期,文人的出路主要有两条,一个是科举入仕,再一个是投身军营。就是一些通过科举走上仕途取得官位的人,有些也奉命领军,奔向边关,纵马杀敌,博取军功,像陈子昂、岑参、王维、王建等都有这样的经历。尚武从军、立功封侯成为当时文人们新的人生追求,也成为边塞诗的一个鲜明基调。这些边塞诗所表现的建功立业思想,实质上体现着一种社会价值追求,是一个王朝处于上升势头的时候,整个社会共同追求的一种时尚。了解到这些,我们便能更深入地理解到这首诗的壮伟阳刚之美,而且在思想和精神上更深刻地感受到它所具有的永恒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评价这首诗“说得侠士壮怀,凛凛有生气”。

更多王维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