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阵图-原文注释翻译赏析(杜甫古诗)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23 21:50

八阵图作品原文

八阵图

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注释】

八阵图:为诸葛亮所造。八阵:即天、地、风、云、龙、虎、鸟、蛇。

三分国:诸葛亮《出师表》:“今天下三分。”

【译文】

诸葛亮在魏、蜀、吴三分天下的斗争中,为创立蜀国基业立下了盖世功勋。他在长江边摆下的八阵图,使他名震天下。江水日夜不停地流动,但江中的阵石却始终没有移动,遗憾的是他最终也未能消灭东吴。

八阵图-原文注释翻译赏析(杜甫古诗)

八阵图赏析评点

【赏析1】

这首咏怀诗是诗人刚到夔州时所写,时间大约是大历元年(766)。

一、二句以工整的对仗,着力颂扬了诸葛亮的伟大功绩,尤其是他的军事才能和成就。两句之间形成总分关系。前一句总写,这既是对三国历史客观、真实的反映,又是对诸葛亮在三国形成和对峙过程中所建立的卓绝功绩的高度概括。后一句分说,是说他自创的八阵图给他带来了更大的声名。

三、四句直抒胸臆,发出感慨。第三句是对八阵图特征的描写。八阵图遗址在夔州西南永安宫前。根据相关记载,八阵图由细石堆积而成,有五尺高,六十围,纵横交错,星罗棋布,共排列六十四堆,始终保持不变。无论是夏天受到大水冲击之时,还是冬天万物失态之际,八阵图的石堆都稳如泰山,成为一处带有传奇色彩的历史遗迹。它的特征被诗人用五个字就总结了出来,语言十分简洁、凝练。末句诗人联想到刘备吞吴失败,累及诸葛亮联吴抗曹统一全国的宏图大业,不由得发出叹惜之声。

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本诗在绝句中都独树一帜。形式上,四句话两两照应,末句照应首句,三句照应二句;内容上,既是怀古,又是抒怀,情意相连,话中有话,意味深长。

八阵图-原文注释翻译赏析(杜甫古诗)

【赏析2】

这是作者初到夔州时作的一首咏怀诸葛亮的诗,写于大历元年(766)。“八阵图”,指由天、地、风、云、龙、虎、鸟、蛇八种阵势所组成的军事操练和作战的阵图,是诸葛亮的一项创造,反映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这两句赞颂诸葛亮的丰功伟绩。第一句是从总的方面写,说诸葛亮在确立魏蜀吴三分天下、鼎足而立局势的过程中,功绩最为卓绝。三国并存局面的形成,固然有许多因素,而诸葛亮辅助刘备从无到有地创建蜀国基业,应该说是重要原因之一。杜甫这一高度概括的赞语,客观地反映了三国时代的历史真实。第二句是从具体的方面来写,说诸葛亮创制八阵图使他声名更加卓著。对这一点古人曾屡加称颂,如成都武侯祠中的碑刻就写道:“一统经纶志未酬,布阵有图诚妙略。”“江上阵图犹布列,蜀中相业有辉光。”而杜甫的这句诗则是更集中、更凝炼地赞颂了诸葛亮的军事业绩。

头两句诗在写法上用的是对仗句,“三分国”对“八阵图”,以全局性的业绩对军事上的贡献,显得精巧工整,自然妥帖。在结构上,前句劈头提起,开门见山;后句点出诗题,进一步赞颂功绩,同时又为下面凭吊遗迹作了铺垫。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这两句就“八阵图”的遗址抒发感慨。“八阵图”遗址在夔州西南永安宫前平沙上。据《荆州图副》和刘禹锡《嘉话录》记载,这里的八阵图聚细石成堆,高五尺,六十围,纵横棋布,排列为六十四堆,始终保持原来的样子不变,即使被夏天大水冲击淹没,等到冬季水落平川,万物都失故态,唯独八阵图的石堆却依然如旧,六百年来岿然不动。前一句极精炼地写出了遗迹这一富有神奇色彩的特征。“石不转”,化用了《诗经·邶风·柏舟》中的诗句“我心匪石,不可转也”。在作者看来,这种神奇色彩和诸葛亮的精神心志有内在的联系:他对蜀汉政权和统一大业忠贞不二,矢志不移,如磐石之不可动摇。同时,这散而复聚、长年不变的八阵图石堆的存在,似乎又是诸葛亮对自己赍志以殁表示惋惜、遗憾的象征,所以杜甫紧接着写的最后一句是“遗恨失吞吴”,说刘备吞吴失计,破坏了诸葛亮联吴抗曹的根本策略,以致统一大业中途夭折,而成了千古遗恨。

当然,这首诗与其说是在写诸葛亮的“遗恨”,无宁说是杜甫在为诸葛亮惋惜,并在这种惋惜之中渗透了杜甫“伤己垂暮无成”(黄生语)的抑郁情怀。

这首怀古绝句,具有融议论入诗的特点。但这种议论并不空洞抽象,而是语言生动形象,抒情色彩浓郁。诗人把怀古和述怀融为一体,浑然不分,给人一种此恨绵绵、余意不尽的感觉。

(吴小林)

八阵图-原文注释翻译赏析(杜甫古诗)

【赏析3】

这是一首吊古诗,是杜甫初到夔州时所作。

杜甫一生写有不少关于诸葛亮的诗篇,且有数量不少的名篇名句流传于世。本诗旨在赞颂诸葛亮辉煌的一生,崇敬之情溢于篇中。“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十个字,展现了诸葛亮的高大形象和丰功伟绩。后两句既表达作者对刘备晚年伐吴失败的微词,同时也对诸葛亮一生最大的遗恨表示深切的同情。

诗中倾注了诗人深沉的感情,以及对诸葛亮大业未竟的惋惜之叹。

杜甫漂泊西南期间,所作咏怀古迹诗篇不少,其间有关蜀相诸葛亮的篇什尤多。《八阵图》就是一首,它作于大历元年(766)作者寓居夔州时。“八阵图”是由八种阵势(名目为:天、地、风、云、龙、虎、鸟、蛇)构成的战阵,古已有之,非始于亮。亮布八阵凡四,就中以布在夔州西南永安宫前平沙上的八阵图最为著名。据载:夔州八阵图聚细石为之,各高五尺,广十围。历然棋布,纵横相当。中间相去九尺,正中开南北巷,悉广五尺,凡六十四聚。

诗人一落笔就撇开阵图的具体描述,而以概括的笔墨点出“八阵图”与诸葛亮一生功名大节之关系:“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历史上三国局面的形成,是以诸葛亮辅佐刘备割据西蜀为标志的,“功盖三分国”就肯定了诸葛亮在三国鼎立局面的奠定上,起了无与伦比的作用。首句偏重其人的政治才具,次句则偏重军事才能,并直扣题面“八阵图”。兼资文武全才,正是诸葛亮功盖三国、名垂后世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两句诗好在既有概括性,又有针对性(当地古迹)。其概括性可与“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蜀相》)“三分割据纡筹徽,万古云霄一羽毛”(《咏怀古迹》)媲美,然而它只能是咏“八阵图”的诗句,不可它移。

“江流石不转”,这一句写到阵图本身来了,但仍不作一般描述,只抓住其特别引人注意的一点,着力描写。据刘禹锡《嘉话录》载:“夔州西市,俯临江沙,下有诸葛亮八阵图,宛然犹存,峡水大时,三蜀雪消之际,波涌晃漾,大木十围,枯槎百丈,随波而下,及乎水落川平,万物皆失故态,诸葛小石之堆,标聚行列依然。如是者近六百年,迨今不动。”这是一个奇迹。《诗经·邶风·柏舟》云:“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本是说石头易翻转,江水的力量更不难转石。而“八阵图”居然“江流石不转”,不免神异。看起来五字只纪实,其实字里行间充满慨叹,有赞颂其功千载不泯的意味,直承前两句而来。同时“石不转”三字又暗示后文的“遗恨”。

诸葛亮既然功盖三国,而八阵图又名垂千古,何以复兴汉室的大业未竟,“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呢?末句便一笔兜转,说出此“遗恨”的缘由在于“吞吴”之失。这一句诸说不同,或谓以不能灭吴为恨(旧说),或谓以先主伐吴为恨(苏轼),或谓不能制主东下为恨,或谓先主伐吴不能用其阵法为恨。大要可分两种:一将“失吞吴”释为以吞吴失计;一释为以未吞吴为失计。按“蜀主窥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咏怀古迹》),刘备伐吴之举,实有违于诸葛亮联吴抗曹之策略,实为蜀国在政治上走下坡路的开端。虽有阵图,亦无济于事。此因阵图所在之地而连及史事,与《蜀相》诗感慨略同。故以“失吞吴”作以吞吴为失计较优。

(周啸天)

更多杜甫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