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四首》(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古诗赏析-杜甫作品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23 18:22

绝句四首原文

绝句四首(录一)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绝句四首》(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古诗赏析-杜甫作品

绝句四首赏析

常用偶句,也是杜甫绝句的艺术特色之一。有的前两句散行,后两句对偶,或者反过来,先偶后散,还有通篇用两联对偶写成,如《解闷》中的“侧生两岸”一首,《存殁口号》二首及这《绝句四首》都是。

用偶句写绝句诗,一般说来,由于十分整齐,容易失之板滞,不如散句之流动宛转,跌宕多姿,能以风神取胜。但对技巧熟练,工力深厚的作者说来,还是能够运用自如,从偶句中体现散句的长处,不至于相形见绌。杜甫是最杰出的律诗大师,精于对偶,所以能够将这种形式极其成功地运用到绝句中来。初唐诗风,沿袭齐、梁,在绝句中也常见偶句,但当时的律诗和律化的绝句这些形式都还在完成过程中,没有达到成熟的阶段,因而在用字遣词和谐声协律方面,并不很谨严工整。诗人们所写绝句,也以通首散行的为多。到了杜甫,才有意与诸家立异,别开生面,继承初唐,以其所长,加以发展,为后人留下了许多篇以对偶见长的绝句。

杜甫在肃宗上元元年(760),经过长途跋涉,由甘肃到达成都,辛苦地经营了草堂,定居下来。到了宝应元年(762),又因徐知道作乱,弃家流亡梓州(今四川省三台县)等地。广德二年(764),听到严武重返四川,担任成都尹兼剑南节度使,他觉得有个依靠了,才又回到草堂。这时,他心情比较愉快,就将所见所感,随意收入诗篇。《绝句四首》,就是其中的一部分。这是其中的第三首。

首句写黄鹂之和鸣自得(黄鹂即黄莺),次句写白鹭之一举冲霄。草堂位于锦江之滨,堂畔有柳,堂外绕江,所以黄鹂鸣于柳中,白鹭飞于江上。以翠绿的杨柳衬托娇黄的鹂鸟,以碧青的天空衬托雪白的鹭鸶,着色已极鲜明艳丽,而在这色彩强烈的对比中,首句还添上了调谐的音响,次句又加入了飞翔的动作。真是前人所说的诗为有声之画。诗人欣赏了景物的美丽,又分享了它们的和谐与闲适,在这两句中,表达得非常充分。

第三句写窗中所见之雪岭,第四句写门前所泊之江船。从草堂的西窗望出去,正对岷山。岷山积雪,终古不化,所以说是“千秋雪”,而用一“含”字,好像雪岭就在窗中。这一句,或许是受到谢朓《郡内高斋闲坐,答吕法曹》“窗中列远岫”的启发,但比较起来,显然青胜于蓝。草堂门外江边,停泊着船只。这些船,可以从成都直航东吴(长江下游江苏、浙江一带),行程极远,所以说是“万里船”。窗含岭雪,从小见大,以千秋见时间的漫长。门泊吴船,从近到远,以万里见空间的遥远。杜甫重返草堂,虽比流亡梓州等地的时候,生活远为安定,心情也比较舒畅,所以对周围一切景物都感到亲切有味,但少年时代的回忆,始终吸引着他去重作吴越之游。因此既觉岭雪之可亲,相看不厌;又觉吴船之在目,颇想东游。两句只写景,而情即在景中。

此诗从表面看来,确如杨慎《升庵诗话》所说,是一句一景,“不相连属”,但它们却统一于诗人自己的形象中,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前两句写诗人的心境与景物融成一片,与物俱适,后两句是诗人触景生情,自抒客怀,有如《文心雕龙·神思篇》所谓“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对偶工整而情调自然,语言朴素而形象鲜明,实在是一首好作品。但胡应麟《诗薮》却讥讽它是“断锦裂缯”,这种论调,只能证明他自己对这首诗并不理解而已。

这种以两联工整的对句组成的七言绝句,在杜甫以后,其他诗人也有写得很精彩的。这里,我们试举柳中庸的《征人怨》为例。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金河,即伊克土尔根河。唐时,在其地置县。玉关,即玉门关。青冢,王昭君的墓。相传塞外草白,只有昭君墓草独青,故名。黑山,即杀虎山。以上四个地名,除玉关外,都属于唐代的单于都护府,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的南边。这首诗写的是一位隶属于这个都护府的出征军人的怀归之感。

第一句写其年年长途跋涉,来往边城。第二句写其天天跃马横刀,从事征战(马策,马鞭。刀环,刀头上的环子,此处即指刀)。第三句写塞北气候之寒冷,虽然已到暮春三月,而青冢仍然积着白雪。第四句写塞北山河之雄壮,黄河西来,绕过黑山,又复南流(这后两句既可理解为是写自然风景,同时也可理解为承上两句,写人的行动,即在春天还下着雪的时候,人才返回青冢;伴随着万里黄河,人又从远道绕到黑山。其形象是非常富于暗示性的)。这首诗以两组对句构成,也是各自一景,而通过这些似有联系似无联系的画面,塑造出一位征人的形象。而诗人所要表达的征人之“怨”,则只用“岁岁”、“朝朝”、“复”、“与”等字轻轻点出。机杼与杜诗全同,而其属对精工,着色鲜艳,也可相匹敌。

更多杜甫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