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秦风·终南》原文翻译赏析注释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20 15:50

《诗经·秦风·终南》原文

诗经·国风·秦风·终南

终南何有?有条有梅。君子至止,锦衣狐裘。

颜如渥丹,其君也哉!终南何有?有纪有堂。

君子至止,黻衣绣裳。佩玉将将,寿考不忘!

《诗经·秦风·终南》原文翻译赏析注释

《诗经·秦风·终南》注释翻译

注释

(1)终南:秦国山名,其主峰在陕西西安城南。

(2)条:木名,即山楸树。

(3)君子:指秦襄公。止:语气助词。

(4)渥(wò):润泽。丹:赤石制的红料。

(5)纪:“杞”的假借字,枸杞。堂:“棠”的假借字,甘棠。皆木名。

(6)黻(fú):古代礼服上黑与青相间的花纹。绣:五色俱备的花纹。

(7)将将:同“锵锵”,佩玉相击的声音。

(8)忘:“亡”的假借字。

翻译

终南山上有何物?有山楸,有梅树。公爷封爵到此地,锦衣狐裘多醒目。脸色红润如朱砂,真是一国的君主!

终南山上有何物?有枸杞,有棠树。公爷封爵到此地,绣花衣裙随风舞。身上佩玉叮当响,寿老无疆永祝福!

《诗经·秦风·终南》原文翻译赏析注释

《诗经·秦风·终南》题解赏析

赏析1

终南山,又名中南、南山、秦山、秦岭。它逶迤连绵,巍峨崇隆,雄踞秦地,横亘关中。秦襄公入朝晋见周天子,被封为诸侯,得赐礼服。西归途中,路经终南山。雄伟高大的山峰,点缀着郁郁葱葱的树木,越发显得气势不凡。而洋洋得意的秦襄公,穿着五彩斑斓的诸侯礼服,也更加显得精神焕发。随行的秦大夫触景生情,一时兴来,于是以终南山起兴,唱出了这首赞美秦君并隐含戒谕之意的诗歌。

全诗仅二章十二句,篇幅虽小,却为我们塑造了一位栩栩如生的国君形象。作者从上至下,从色彩到声响,重墨描绘的是国君的服饰装扮,同时也展示出了他的精神风貌。“锦衣狐裘”“黻衣绣裳”都是当时诸侯的服装。你看他穿着丝织的衣裳面子,狐皮的衣裳里子,更有那黑、青花纹相间的上衣和五彩绣成的下裳,全身上下,色彩鲜艳,与众不同。抬头望,国君的脸色红润而丰泽,低头瞧,国君的步履稳健而有力。随着他的脚步,悬挂在腰间的玉片发出清脆的叮当声,更显示了他的尊贵和威严。作者描绘的国君形象不仅诉诸读者的视觉,而且诉诸听觉,使这位国君的形象具有了立体感。再用巍巍的高山、青翠的树林的背景一衬托,一位威风凛凛、志得意满,盛装美貌的国君形象不就活灵活现地出现在我们面前了吗?无怪乎作者要发出“其君也哉”“寿考不忘”的赞叹和祝福了。

这首诗的两章开头,作者反复吟唱“终南何有?有条有梅”“终南何有?有纪有堂”。这既是对眼前实景的描写,也是寓有深意的起兴。作为实景描写,虽然限于篇幅,不及细细勾画,但也抓住了景物的主要特征。作为起兴,作者选择山高林密的终南山,这和一般意义上的“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的兴有所不同。终南山以形势峻险、气势雄壮而为天下冠,作为统治这里的国君,当然也应如终南山一样,以其巨大的气魄和非凡的能力雄视六合,威慑九州。当时的周王朝日渐微弱,终南山所在的西都故地,宗庙宫室已尽为禾黍。如今秦君受周天子厚赐,理当代周天子担负起号令诸侯、策四海之职,以报答周天子赐服之恩。作者以终南山起兴,实则是将秦君比作高山。再则,山高如终南者,如果没有“条”“梅”“杞”“棠”等树木生长其上,那么,起码不会成为名山。位高如国君者,如果没有人民的拥戴,那后果会如何呢?看来作者深知山无树而不能显其美、君失民而不能显其德的道理,因此他不仅反复以终南山起兴,而且着重强调那点缀山间的丛丛树林,应该说其中是隐含了作者对秦君“修其德以副民望”(方玉润《诗经原始》)的希冀和劝诫之意的。他希望他的国君能如终南山因有树而成名山一样,能够获得人民的拥戴而成为不负周天子之赐的明主。《诗小序》云:“《终南》,戒襄公也。能取周地,始为诸侯,受显服。大夫美之,故作是诗以戒劝之。”诗义与《诗序》相合。宋人范处义解说曰:“周地虽有王命,时尚为戍有。《序》云戒劝者,戒其无负天子之托,而勉其必取也。”(《补传》)近人吴闿生以为:“此诗显为颂美之词。《序》以为戒,则能得其意于辞旨之外者也。”(《诗义会通》)这些解释都是颇有见地的。

更多诗经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