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张仆射塞下曲六首其二·林暗草惊风》原文翻译赏析-卢纶-五言乐府-唐诗三百首

作品体裁:五言绝句 时间:2024-02-06 08:51

唐诗三百首第250首卢纶的《塞下曲四首其二·林暗草惊风》,收录于清人孙洙(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第九卷五言乐府。

塞下曲四首⊙其二作品原文

塞下曲四首其二·林暗草惊风

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和张仆射塞下曲六首其二·林暗草惊风》原文翻译赏析-卢纶-五言乐府-唐诗三百首

塞下曲四首⊙其二译文注释

译文一

林中昏暗野草惊风乱倒,将军在黑夜里拉开强弓。

天亮后去寻找那支羽箭,已经深深射入石棱之中。

译文二

树林昏暗,草间突然起了一阵疾风,于是将军便在夜晚拉开了弓。等到天明去寻找那白羽的箭啊,却发现已经没入了石棱之中。

注释

草惊风:形容风把草刮得左右摇摆,飒飒作响,这是写猛虎跃出林野时的情景。

平明:天刚亮时。白羽:指箭。

石棱:指石。四句诗都是用李广故事。《史记·李将军列传》记载,李广出猎,见草中石,误以为是虎,射之,箭入石中。

《和张仆射塞下曲六首其二·林暗草惊风》原文翻译赏析-卢纶-五言乐府-唐诗三百首

塞下曲四首⊙其二作品鉴赏

赏析一

卢纶和张仆射之作写《塞下曲》六首,所选为其中的第二首,写的是射猎,着意赞美将军勇力。本诗取材于《史记·李将军列传》,据记载,汉大将李广善射猎,在为右北平太守时,就有过诗中所讲的这样一次经历。

“林暗草惊风”,写将军射猎场所的地理环境。天色已经很晚,密林中一片幽暗,一阵阵风刮来,草木被风吹得一片散乱。这句环境描写烘托了紧张的气氛。其中的“惊”字,写得非常传神,因为右北经常有老虎出没,深密的丛林里最容易老虎隐藏。而恰逢此时是黄昏,正是老虎活动的时候。所以,风吹草动,好像老虎突然间就从丛林中窜出,所以,身处这样的环境中自然内心非常紧张,高度警惕。

正因为天色晚,风吹草动,所以有“将军夜引弓”,将军埋伏在草丛中看到草动,以为是老虎便果断地射箭,稳健而有力。这里没有写射箭的过程而是写拉弓的过程,反映了将军临危不惧,镇定自若的神情。

那将军射箭结果如何呢?下边诗人就写到“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第二天早晨,将军寻找猎物,结果发现,箭并没有射中老虎,竟然插进了石棱中。此句一出顿时令人惊叹不已,竟然能将箭射入石头中,这该有多大的力量啊!这侧面反映了将军力量之大。这曲折的一笔,使诗文充满了戏剧性,奇妙有趣味,耐人咀嚼。

这首五绝小诗,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写了将军射猎的整个过程。同时,也曲折地表现了将军的勇武。结局出人意料,让人寻味无穷。

清人潘德舆:诗之妙全以先天神运,不在后天迹象。……卢纶“林暗草惊风”,起句便全是黑夜射虎之神,不至“将军夜引弓”句矣。(《养一斋诗话》卷二)

赏析二

此诗所言故事,典出《史记·李将军列传》,载:“(李)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中石没镞,视之,石也。”这一故事,是为了说明李广箭术之精,弓力之强,竟然能够将箭支深深射入石中。诗人即用此故事敷演成诗,以赞颂一位英勇果敢的将军。

诗的开篇即写“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因为林中昏暗,又正当“夜”,所以会看不分明,把石头误以为是猛兽。什么猛兽呢?“草惊风”,俗谚谓“云从龙,风从虎”,说老虎行动之际,会有疾风相伴,所以是指老虎,因风吹草动而怀疑有老虎出没。原故事不过一时之事,诗人却分为两截,前半写夜间射虎,后半写天明寻箭,拉开时间,产生疑问,并给出解答——“没在石棱中”,艺术手法非常新颖有趣。

《和张仆射塞下曲六首其二·林暗草惊风》原文翻译赏析-卢纶-五言乐府-唐诗三百首

塞下曲四首⊙其二作者简介

卢纶(约748—约799)

字号:字允言

籍贯:河中蒲(今山西永济县)

作品风格:雄健、清韵、俊朗

诗人小传:

卢纶(约737年~约799年),字允言,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济县)人,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他于天宝末年曾举进士不第,代宗朝复又应举,但屡试不第。后得宰相元载举荐,授阌乡尉,再由王缙荐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升监察御史,出为陕府户曹、河南密县令。其后元载、王缙获罪,他也遭到牵连,德宗朝复为昭应令,又任河中浑瑊元帅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

卢纶的诗以五七言近体为主,多唱和赠答之作,但他在从军生活中所写的诗,风格雄浑,情调慷慨,历来为人们所传诵。此外,年轻时因避乱寓居各地,对现实有所接触,有些诗篇也反映了战乱后人民生活的贫困和社会经济的萧条。

更多卢纶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