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翰林学士綦崇礼启》赏析-李清照的文言文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2-14 16:36

投翰林学士綦崇礼启作品原文

投翰林学士綦崇礼启

清照启:素习义方,粗明诗礼。近因疾病,欲至膏肓,牛蚁不分,灰钉已具。尝药虽存弱弟,应门惟有老兵。既而苍皇,因成造次。信彼如簧之舌,惑兹似锦之言。弟既可欺,持官文书来辄信;身几欲死,非玉镜架亦安知。僶俛难言,优柔莫决。呻吟未定,强以同归;视听才分,实难共处。忍以桑榆之晚节,配兹驵侩之下才。

身既怀臭之可嫌,惟求脱去;彼素抱璧之将往,决欲杀之。遂肆侵凌,日加殴击。可念刘伶之肋,难胜石勒之拳。局天扣地,敢效谈娘之善诉;升堂入室,素非李赤之甘心。外援难求,自陈何害,岂期末事,乃得上闻。取自宸衷,付之廷尉。被桎梏而置对,同凶丑以陈词。岂惟贾生羞绛、灌为伍,何啻老子与韩非同传。但祈脱死,莫望偿金。友凶横者十旬,盖非天降?居囹圄者九日,岂是人为!抵雀捐金,利当安往?将头碎璧,失固可知。实自谬愚,分知狱市。此盖伏遇内翰承旨,搢绅望族,冠盖清流,日下无双,人间第一。奉天克复,本缘陆贽之词;淮蔡底平,实以会昌之诏。哀怜无告,虽未解骖;感戴鸿恩,如真出己。故兹白首,得免丹书。清照敢不省过知惭,扪心识愧。责全责智,已难逃万世之讥;败德败名,何以见中朝之士!虽南山之竹,岂能穷多口之谈?惟智者之言,可以止无根之谤。

高鹏尺鷃,本异升沉;火鼠冰蚕,难同嗜好。达人共悉,童子皆知。愿赐品题,与加湔洗。誓当布衣蔬食,温故知新。再见江山,依旧一瓶一钵;重归畎亩,更须三沐三薰。忝在葭莩,敢兹尘渎。

《投翰林学士綦崇礼启》赏析-李清照的文言文

投翰林学士綦崇礼启作品赏析

在李清照的生平研究方面,关于她晚年是否改嫁张汝舟一事一直聚讼纷纭。在李清照同时及稍后的宋人笔记中多有记载其五十二岁时曾改嫁张汝舟,数日即离异,宋人的评价多带贬义。然而到了明清,学者们却极力反驳此说,认为是宋人对李清照的污蔑,其中以俞正燮致力最勤。一直到今天仍然有人持完全相反的两种意见争论不休。否定改嫁一方承袭清人观点,极力指出宋人记载之不实。认为改嫁之事属实的一方,以黄盛璋的考证较有影响力,认为否定者无非出于爱惜才女与封建妇女观念的心态作祟,其提出的论据大多不能成立。在这场争论中,此文是双方立论的一个重要资料,支持改嫁者认为此文正是李清照自述改嫁之事的明证,否定改嫁者则认为此文有污蔑者造伪的成分。造伪之说实乏证据,多想象之辞,所指出造伪的部分偏偏只是与其观点不能相合之处。因此在没有确凿证据证伪之前,还是将其看作李清照所作。

此文最早著录于宋人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十四,题为“投内翰綦公崇礼启”,内翰指翰林学士。据《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綦崇礼于绍兴二年(1132)九月为翰林学士,绍兴四年七月出知绍兴府。此文当写于这一时间段内。作者由于错误改嫁后申诉离婚,申诉的内容,据《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记载,绍兴二年九月戊午,“右承奉郎、监诸军审计司张汝舟属吏,以汝舟妻李氏讼其妄增举数入官也。其后有司当汝舟私罪,徒,诏除名,柳州编管”。可知李清照告官的是张汝舟“妄增举数入官”,也就是虚报履历,按法律张汝舟被判徇私舞弊,被除名,两人因此离婚。但是根据宋《新详定刑统》规定:“告周亲尊长、外祖父母、夫、夫之祖父母,依《名例律》,并相容隐。被告之者,与自首同。告者各徒二年。”即使所告属实,原告也要处以两年徒刑。因此作者因而下狱九日。由于翰林学士綦崇礼与赵明诚两家有姻亲关系,綦崇礼遂营救李清照出狱,之后作者写了这封表达感谢的书信。

本文第一部分作者解释为什么再嫁。开篇讲自己平素受儒家传统义礼熏陶,再嫁之事本不应发生。但是因为病近膏肓,牛、蚁之声都已不分,护封棺材所用的灰、钉都已备好,已不具备正常的思维;这时身边只有侍奉汤药的弟弟和照应门户老仆,意欲谋求终身陪伴。所以仓促之下,才相信了对方的花言巧语,做出轻率的决定。

其中“持官文书”句如何解释,是否定李清照再嫁一方学者的一处重要论据。官文书可作官员告身或官府委任状解释,都跟官员身份凭证有关。学者们认为既然是要婚娶,为何要看官员身份证明?而李清照的弟弟李迒时任敕令删订官,如何连告身或委任状真假都不能辨别?因此认为此处有作伪成分。实际上由于本文骈散结合,颇多四六对偶句式,用典很多,此句所说官文书就是如此,不能过分坐实。此句典出韩愈《试大理评事墓志铭》,该文载王适未做官时,想娶处士侯高女,侯高声言必官人才嫁。于是王适便让媒人袖中藏一卷书诈为告身,侯高信以为真,便将其女嫁于王适。李清照只是用这一典故来说明弟弟轻信了此人,也就是前面所说的花言巧语。而下一句“玉镜架”则毫无疑义是下聘礼的典故,出《世说新语·假谲》,温峤之姑托峤为其女觅婿,温峤假托已找到并以玉镜台为聘礼,成亲之时对方才知道嫁的是温峤。所以这两句骈文非常明确是讲婚娶之事,且都是女方被骗。作者强调自己是受了欺骗,一时之间犹豫不决,神思还未清楚就已经出嫁,等到精神好转清醒过来,才发现与对方无法相处。“忍以”句感叹自己竟然在晚年嫁给品格低劣的市侩,“忍”其实是在说不能忍,怎么能忍。到这里是作者为自己所做的第一层辩白,改嫁甚不合情理,不符合自己的教养,只因病之严重,弟之可欺,对方如簧之舌,没有说出来原因的大概还有寄人篱下的凄凉。

第二部分先是描述改嫁后受虐遭遇。“身既怀臭”句说自己身染臭气只求脱身,“彼素抱璧”句典出《左传》,己氏欲杀卫庄公,卫庄公想拿美玉换取活命,己氏径杀之而取其玉。作者将所嫁者喻为己氏,必欲夺己所收藏之金石。李清照和赵明诚夫妇金石收藏颇富,在当时名声很大,南渡后高宗曾一度遣人欲购买其收藏。关于张汝舟骗娶李清照的原因,亦有很多学者认为是看中其收藏,就是因为这一句所透露出的一点消息。然而事实上,根据李清照《金石录后序》所说,南渡之后,所收藏之金石古书渐次遭烧毁、强夺、偷盗等,已所剩无几。或许正因为这个原因,张汝舟婚后发现李清照并没有传闻中那么富有,气急败坏之后才会有作者下面所描述的日加侵凌殴打,作者连用“刘伶之肋”“石勒之拳”两个典故,都是讲备受其虐待。李赤是柳宗元《李赤传》里的人物,李赤为厕鬼所惑,误认其为妻,且以入厕为升堂入室,友人苦劝无效,后卒入厕而死。作者表白自己并不像李赤一样甘心与污秽之人为伍。不堪忍受之下,于是要效仿乐舞剧“踏摇娘”里面的妻子含悲向人诉说丈夫的欺凌。

接下来作者讲入狱之经历。作者没想到自己的申诉却被上报皇帝,所以被交付大理寺审理,因此有了牢狱之灾。以下连用两个典故,贾谊羞与周勃、灌婴同辈,《史记》将老子与韩非列入一章之不伦不类,表达了与对方对质公堂的羞耻之感。而遭遇如此耻辱,哪怕是抵雀捐金,无利可图,将头碎璧,损失巨大,亦要和其抗争到底。

下面转入对綦崇礼表达感激之情。赞美对方出身缙绅名门,品德高洁,才情杰出。将綦比作唐德宗身边善于草诏的翰林学士陆贽,以及会昌年间善拟诏书的宰相李德裕。正因为有了前面的各种屈辱处境的详细描述,綦崇礼对作者解救,让她免去牢狱之灾,就更加让作者感恩戴德,所有称扬也都发自内心。

第三部分作者描述目前所面临的议论中伤,说即便是保全名节、明哲保身的人都难逃世人的责难,何况自己已经名德败坏,有何颜面见朝中之士。自己辩解再多也阻止不了人们的议论,只有智者开口才能消除流言。因此再次强调自己同张汝舟如同大鹏与小鸟、火鼠和冰蚕,品性本异,嗜好难同。希望綦崇礼再加援手为自己多说几句好话,帮助消除这种耻辱。后来綦崇礼在李清照送其观赏的唐吴道子《天龙八部图》上所作题跋以“赵淑问”誉李清照,即是其“赐品题,与加湔洗”之举,因为“淑问”意谓令德美,且仍视其为赵氏夫人。文章最后作者再作表白,自当吸取教训,归隐田园,洁身自好。

整篇文章感情色彩异常强烈,作者的羞愤之情充溢字里行间,对綦崇礼的感激之情也发自肺腑。骈散结合,对仗工整,文采斐然,氤氲铿锵。李清照改嫁并无损于其诗人、才女的形象,更可见其晚景凄凉之况。唯有这样真切的了解,对于李清照晚年的一些词作,如《声声慢》中所表述的情绪才能有更加深刻的体会。

(李向菲)

【相关阅读】

更多李清照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