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绝句咏成绝唱-王昌龄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2-17 08:53

将绝句咏成绝唱-王昌龄

“二十四史”可是说是世界上最完备的历史系统,但是究其根本,这只不过是一部帝王将相的历史。鲁迅先生说二十四史就是二十四姓的家谱,可谓一语中的。只要是权贵者或者跟权贵有联系的人,不管你是白痴还是变态,在中国的史书里总会有一席之地,要在中国青史留名,不借助权贵的东风几乎是无法做到的。而一些真正彪炳千秋的人物,在所谓正史中却往往只有寥寥数语。王昌龄就是这样的人。关于王昌龄,《旧唐书·卷一百九十》只有区区五十一字的介绍,《新唐书·王昌龄传》也只有九十八字的介绍,于是,要了解这位不管是生前还是死后都享有盛誉的唐代边塞诗的代表诗人,我们只有从散落的野史和笔记中去寻访他的踪迹了。

将绝句咏成绝唱-王昌龄

在盛世中坎坷 天下谁人不识君

王昌龄,字少伯,生卒年不详,一些资料记载,他生于698年左右,卒于756年前后。关于他的籍贯,正史中也没有记载,有人说他出身太原王氏,又有人说他是京兆长安人。开元十五年(727年),王昌龄中进士,任秘书省校书郎,开元二十二年,又应博学鸿词科登第,授氾水县尉的官职。

王昌龄一生做的官都很小,最大的不过是江宁县丞罢了,后人也就因此称他王江宁。而且,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被贬的原因,史书里只含混地说了四个字:“不护细行。”王昌龄不是什么达官贵人,似乎犯不着正史为尊者讳,于是,我倒是愿意把这话理解为莫须有。而被贬了官还被加上莫须有罪名的诗人,心情应该是愤懑不平的吧?他在《芙蓉楼送辛渐》里曾经不无凄凉地说:如果有亲友问起我的情况,你一定要告诉他们,我的品德没有改变,不是像别人传说的那样糟糕啊!(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悲凉之情,跃然纸上。

杜甫曾经发牢骚说:“名岂文章著。”其实他也许错了,中国固然是一个官本位的社会,做了官,固然对扬名更有好处。《旧唐书》里关于崔颢、孟浩然、王昌龄都是一笔带过,唯有高适单独立传,也就是因为高适后来当了将军。但是以布衣之身能在这貂裘簪缨之中以自己的才华取得一席之地的诗人,也就注定了将超越那些本纪世家而成为不朽。杜甫自身就是这样,王昌龄也是这样。

王昌龄在世时就享有诗名,被称为“诗家夫子王江宁”,把他比作诗歌中的孔子,的确是冠绝海内了。因为诗名很盛,王昌龄与当时很多著名诗人都有交往,年轻的时候,他和孟浩然是好朋友,曾经“二人数年同笔砚”。他跟王之涣、高适等人也是好友,现在还流传着他们“旗亭画壁”的典故。(参看上章《用时代来书写人生》)开元二十七年(739年),王昌龄因事被贬谪岭南,孟浩然以诗相送。(《送王昌龄之岭南》)经湖南岳阳,他遇见李白,于是写诗赠之。(《巴陵送李十二》)次年,他由岭南返回长安,并被任命为江宁县丞,不久又受毁谤,被贬为龙标(今湖南黔阳)县尉。李白听说之后,既痛心朋友的遭际,又牵挂朋友的安危,于是写了《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常建在《鄂渚招王昌龄张偾》一诗中曾为王昌龄鸣不平:“谪居未为叹,谗枉何由分。”可是,权位者一句模棱两可的“不护细行”就傲慢地化解了一切,于是,傲视权贵的李白,只好把对朋友的牵挂与思念托与明月,陪伴朋友的旅程了。

王昌龄最好的朋友是孟浩然,而孟浩然甚至为了这个好朋友搭上了自己的命。开元二十八年(740年),王昌龄由贬所回长安,路上他去拜访孟浩然。孟浩然当时背上生疮刚好,医生嘱咐不能喝酒,但是好朋友久别重逢,大喜过望。孟浩然根本不顾医生的嘱咐,与王昌龄痛饮,结果引得旧病再次发作,回天乏术,演出了一场真实版的“舍命陪君子”。不过,孟浩然在临终时,大概也是微笑着的吧:用这样的方式,与这样的朋友告别,也许这才是最诗化的告别方式。

王昌龄的生年不详,卒年也不详,只是在《新唐书》里有一段简单的记载:安史之乱爆发之后,王昌龄离开了龙标,往东北走。没人知道他要去哪里,只知道他应该是走向自己的归宿。在安徽境内,刺史闾丘晓杀害了王昌龄。没人知道闾丘晓为什么杀他,甚至连“不护细行”这样的官样文章,刺史大人也不想烦心去做了,一代诗杰就此陨落,此时的王昌龄,还不到六十岁。

让人们略微感到一些安慰的事情发生在王昌龄去世之后:宰相张镐率军与叛军作战,命令闾丘晓派军增援,可是闾丘晓没能按时赶到,违犯军令,按律被判死刑。死到临头,闾丘晓求饶,说家里还有老人需要奉养,希望宰相能网开一面。张镐冷冷地看着他,只说了一句话:“那王昌龄的家人应该由谁供养呢?”闾丘晓听后默然无应,最终被处死。

将绝句咏成绝唱-王昌龄

七绝圣手 将绝句咏成绝唱

绝句也叫绝诗,四句一首,短小精粹。它是唐代流行起来的一种诗歌体裁。施蛰存先生在《唐诗百话》中说:远在晋宋时代,诗人论诗,常常说:“二句一联,四句一绝。”意思是说:每二句为一联,不管对不对,只要每二句末协一个韵,就是一联。每四句,即二联二韵,就是一绝。绝句这个名称,即源于此。而联绝也就成了诗的代名词。刘宋时,吴迈远爱作诗,宋武帝说他“联绝之外无所解”,就是说他除了作诗之外,什么都不懂。(施蛰存《唐诗百话》)

“绝”的意思是断绝。“四句一绝”是用四句诗来完成一个思想,古人称为“立一意”。五言的绝句简称“五绝”,七言的绝句简称“七绝”。

绝句虽然是从唐代流行起来的,但是并不产生于唐代,专家们对其来源说法不一,但大多还是认为,绝句起源于齐梁,来源于汉代诗歌。

绝句发展到唐代,已经成为一种相当成熟的诗歌体裁,很多诗人用它来表情状物,抒发感慨,留下了许多传世之作。而在作七绝的诗中,后人最推崇的还是王昌龄,后人将其称之为“七绝圣手”,他的《出塞》,更是脍炙人口之作: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关、山、月,总是唐代边塞诗咏叹不绝的意象,很多诗人都对之乐此不疲。如李白《关山月》起句就是“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乐府解题》说:“关山月,伤离别也。”关隘的冷峻,苍山的高远,明月的忧伤,结合在一起,就自然构成了边塞诗开阔雄浑而又凄凉伤感的气象。而王昌龄《出塞》起句更是将空间的边塞与时间的战事联系在一起:明月还是秦汉的明月,边塞还是秦汉的边塞,但是从古到今,那些出塞远征的将士又有谁是衣锦荣归的呢?诗人不是在将帅的旌旗下呼喊口号,也不是在暴力的阴影下歌唱杀戮,月光清冷地照在秦汉的关隘上,作者分明看到的是古往今来将帅宅邸房基下的累累白骨!战争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屠戮敌人的生命,还是为了保障自己的安全?可是利欲熏心的将帅们似乎根本不顾及这些,他们只顾着为了自己的升官发财而把大批的生命,包括己方和敌方的都送上不归的黄泉路。于是诗人愤怒地指斥:假如能有飞将军李广那样的良将,阻挡住敌人的进攻,难道不就可以保护住无数无辜牺牲掉的生命吗?边塞还是秦汉的边塞,悲剧也还是秦汉的悲剧,而只要统治者还是这样穷兵黩武,将帅还是这样草菅人命,这样的悲剧就永远不会停止。杜甫在《前出塞》里也有过同样的思索: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但是杜诗比起王昌龄的《出塞》,无疑显得过于直白,有些流于说教,缺少了诗歌的含蓄。前面虽然有“挽弓当挽强”几句造势,但是相比与王昌龄的秦月汉关,毕竟少了几分雄浑与壮阔。固然,这也有五古质朴、七律华丽的体裁方面的原因。因此,王昌龄的《出塞》被明代李攀龙誉为唐代七绝压卷之作,也就不足为奇了。

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删稿》中说:“词人之忠实,不独对人事宜然。即对一草一木,亦须有忠实之意,否则所谓游词也。”诗人首先应该拥有的,是一颗敏感而忠实的心,这颗心关注的首先是人心,不管这人心是在大漠风沙中,还是在楼台闺阁里。明白了这一点,就不难理解,高唱“黄金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王昌龄,为什么也能咏叹丈夫外出征战的少妇的“小心思”了:

闺怨

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投笔从戎是很多男子永恒不变的愿望,自嘲“寻章摘句老雕虫”的诗鬼李贺,也慨叹“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可是,当建功立业的浪漫色彩随着时间和等待被洗净磨淡之后,一身丽妆、流连高楼的少妇突然向自己提出了一个问题:人生在世,最重要的到底是什么?柳枝是唐人赠别时常用的礼物。女子看见春日的杨柳,大概想到了送丈夫远征时的情景了吧?她大概还记得,自己曾经豪情满怀地鼓励丈夫一定要奋勇杀敌,建功立业,光耀门楣;也曾记得,当时自己的心里,也有那么一点点“夫贵妻荣”的小心思、小虚荣。可是,在这春日的明媚中,女子对自己曾说过的话开始怀疑了:这样做,值得吗?流水易逝,落花无情,以厮守缠绵为代价,来换取功名利禄,是否就是人生的终极目标?诗中的女子干脆得可爱:她“悔”了,悔就悔在正是自己把丈夫推出门,让他踏上万里征程,而现在,从来不知愁的自己,却要独自承受这“江水流春去欲尽”的等待。小小的一首诗,一波三折,在春日的阳光下偷偷晾晒出淡淡的愁绪,但透过这愁绪,却又给人以更深的思索。这首诗字字鱼贯而来,流畅通达,如一条小溪,婉转而来,又婉转而去,留下的,是耳边潺潺的水声和眼前潋滟的波光。

这首诗短短的四句,区区二十八个字,传达出的,却是超越了字数篇幅之外的无限丰富的情怀和感触,词绝而意无穷。于是,七言绝句这种体裁,在王昌龄的手里登上了唐代诗歌的一个顶峰,成为绝唱。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