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秦韬玉的一声叹息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2-17 07:08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秦韬玉的一声叹息

《红楼梦》中甄隐对《好了歌》有一段“注解”,最后有几句:“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其中“为他人作嫁衣裳”出自唐代诗人秦韬玉的著名律诗《贫女》:“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贫家的女儿生在蓬门陋户,自幼粗衣布裳,不闻绫罗绸缎的芳香。早已是待嫁之年却不见媒人问津,想托个良媒说亲却因为贫穷而更感到悲伤。谁能喜爱我高尚的品格和情调?奇异的俭妆已经成为人们竞相追求的时尚。凭一双巧手敢在人前夸口说自己针线活做得精美。绝不迎合流俗,把两条眉毛画得长长的跟别人争妍斗丽。深恨个人的亲事茫然无望,却要年年日日地手压着金线刺绣,日夜不停地为别人做着出嫁的漂亮衣裳。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秦韬玉的一声叹息

全诗从贫女的家庭境况谈到自己的亲事、从社会风气谈到个人的志趣,语意双关、内涵丰富,字面上是写一个纯洁朴实的未嫁贫女忧郁惆怅的独白,实际上隐含着作者怀才不遇、寄人篱下的黯然神伤。

“贫女”自伤自叹又自矜自持,虽有内美修能的操守,也有超凡脱俗的孤高格调,然而世态人情如此,良媒不问蓬门之女,寒士贫贱举荐无人,纵有良媒伯乐相托,想必也是佳偶难觅、壮志难酬。

后人评说这首诗“语语为贫士写照”,“语语皆贫女自伤,而实为贫士不遇者写牢愁抑塞之怀”。

作者秦韬玉确实是一个“贫士”:长安人,生卒年不详,出生于尚武世家,父亲担任过左军军将。他自小就有文才,工于诗文,却累举不第。后来不得已依附炙手可热的宦官田令孜,充当他的幕僚,官至丞郎、判盐铁。黄巢起义军攻占长安后,秦韬玉随从唐僖宗入蜀,882年被特赐为进士及第后,田令孜又提升他为工部侍郎、神策军判官,之后不知所终。

生逢末世而怀才不遇,秦韬玉忍辱含垢而谋得一官半职。在唐朝末年,与其说是做官,还不如说是躲避乱祸,最后还落了个坏名声——当时的世人戏称他为“巧宦”,即一个善于钻营谄媚的官吏。

可悲啊,“为他人作嫁衣裳”,忙来忙去,自己还是两手空空,只是不断地成就着别人的美好婚事。这其实是寒士们长年累月地为上司出谋划策,自己却有志难伸、寄人篱下的伤心自叹和愤懑不平。

“谁爱风流高格调”——还好,秦韬玉还保持着一个有志寒士的寂寞的清醒。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