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管悠悠霜满地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2-12 13:07

范仲淹的诗词文赋,虽然在数量上远不及同时代的晏殊、欧阳修、梅尧臣等人,但他却开宋词豪放派先河,早于苏轼、辛弃疾等,唱出宋词中铿锵雄健的词调来: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这一阙《渔家傲》,我们太熟悉了,然而,好多人对于这首词的理解并不是十分透彻。正像有些天天见面的人,只是脸熟,但他的内心世界人们却并不了解。

羌管悠悠霜满地

首先,这一首词是宋代最早的豪放词,它突破了春恨秋悲、卿卿我我的篱藩,丝毫不带闺阁脂粉的气味,这样的词以前是没人写过的。所以,在当时还被欧阳修讥笑过,称其为“穷塞主之词”。嫌这首词太悲凉,甚至有些沮丧。看来,没有在边关的生活经历,欧阳修无法理解范仲淹的心情。当时西夏兵马强悍,宋军屡战屡败,勉强支撑。所谓“军中有一韩(韩琦),西贼闻之心骨寒;军中有一范(仲淹),西贼闻之惊破胆”,其实只不过是宋朝为自己鼓劲的宣传词。宋军人数虽多,但战斗力极弱,和人家“西贼”交战,每每惨败。韩琦曾笑话范仲淹过于慎重,说什么为将用兵,要将“胜负置于度外”,结果仓促进兵的韩琦惨败于好水川,兵败而回时,阵亡将士父兄妻子几千人号哭震天,范仲淹叹道:“当是时,难置胜负于度外也!”。

所以,词中的凄怆悲凉心境,是和当时的战况相关联的。格调是有些凄凉,然而,范仲淹却绝对不想逃避和放弃,他如果这样做了,又置整个大宋的百姓子民于何地?

满地寒霜的塞上,将军的白发、征夫的血泪,支撑着大宋的西北半壁,就是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下,范仲淹修筑关隘,提拔将才,训练士卒,不数年间,边事渐趋平定,狄青、种世衡等一系列宋军将星也冉冉升起。

终北宋之世,西夏边境没有成为宋朝的致命伤口,范仲淹可谓功不可没!

宝元元年(1038年),党项族人李元昊称帝,建国号大夏(史称西夏),定都兴庆(今宁夏银川),与宋朝的外交关系正式破裂。次年,为逼迫宋朝承认西夏的地位,李元昊率兵进犯北宋边境,于三川口大败宋兵(三川口之战),集兵于延州城下,准备攻城。消息传至京师,朝野震惊。

康定元年(1040年)三月,因边事吃紧,仁宗以范仲淹众望所归,召回京师,担任天章阁待制、出知永兴军。七月,范仲淹升为龙图阁直学士,与韩琦并为陕西经略安抚副使,担任安抚使夏竦的副手。八月,范仲淹请知延州,到任后,更改军队旧制,分部训练,轮流御敌;同时修筑青涧城和鄜城,作为军事基地,节省边境开支。仁宗诏命这支军队为康定军。

康定二年(1041年)正月,仁宗诏命陕西各路讨伐西夏,范仲淹上疏,建议加强边防守备,固守郦延,以军威恩信招纳西羌归附(时羌族为元昊向导,为其所用),徐图西夏,仁宗采纳。范仲淹又奏请修筑承平、永平等要塞,把十二座旧要塞改建为城,以使流亡百姓和羌族回归。

二月,元昊进兵渭州(今甘肃平凉),仁宗批准夏竦反攻计划,韩琦命尹洙谒见范仲淹,联络同时发兵。范仲淹认为反攻时机尚未成熟,坚持不从。韩琦派环庆路副都部署任福率兵出击,西夏军受挫撤退,任福下令急追,追至西夏境六盘山麓,于好水川遇伏被围,任福等十六名将领阵亡,折兵万余(好水川之战)。

四月,仁宗降夏竦为豪州通判,范仲淹为户部员外郎、知耀州,职责不变。五月,范仲淹改知庆州,兼环庆路都部署司事。元昊起兵时,曾联络羌族,约定环庆路酋长六百余人为其向导。范仲淹到任后,即以朝廷名义犒赏羌族各部,与之签订条约,严明赏罚,羌族遂脱离西夏,为宋效力。

为进一步稳固边防,范仲淹又修筑大顺城,遏止白豹城、全汤城一带的敌军进犯;同时,修葺细腰、胡芦等军塞,切断敌军通路,使明珠、灭臧两部族安心归附大宋。

庆历二年(1042年)闰九月,元昊分兵两路,再次大举攻宋。泾原路经略安抚招讨使王沿获知夏军来攻,命副使葛怀敏率军阻击,进抵定川寨,宋夏会战,宋军大败,葛怀敏与部将等16人战死,丧师九千四百余人。元昊获胜后,挥师南下,进逼潘原,关中震动。十月,范仲淹率领六千军队,从邠州、泾州出发来进行援救,西夏军队撤出边塞。仁宗非常欣赏范仲淹军事才能,加封为枢密直学士、右谏议大夫,任鄜延路都部署、经略安抚招讨使。

十一月,仁宗采纳范仲淹建议,恢复设置陕西路安抚、经略、招讨使,让范仲淹、韩琦、庞籍分领职事。范仲淹与韩琦在泾州设置官第,将文彦博调到秦州做统帅,滕宗谅调到庆州做统帅,张亢担任渭州的统帅。

范仲淹作将领,号令清楚,爱护士兵,对于前来归附的各部羌人,诚恳接纳,信任不疑,因而,至元昊向北宋称臣(庆历和议),西夏军队不敢轻易侵犯他所统辖的地区。

昨夜因看蜀志,笑曹操、孙权、刘备。用尽机关,徒劳心力,只得三分天地。屈指细寻思,争如共、刘伶一醉?人世都无百岁。

少痴騃、老成尪悴。只有中间,些子少年,忍把浮名牵系?一品与千金,问白发、如何回避?

范仲淹这首《剔银灯》词,如果只是凭写作风格猜一下作者,恐怕多半要往苏轼、辛弃疾二人身上想。的确,这太像他们的风格了。这“酒酣耳热说文章”式格调,后来在苏辛的集子里一抓一大把,但是在范仲淹之前的词人集里,却是没有的。这足以说明,范仲淹对于开拓词的境界有着非常重要的贡献。如果词的风格也可以申请专利的话,他非常有资格成为豪放派词风的专利人。品味这首词,我们会感慨,范仲淹也有意志消沉的时候,而文人们的“精神后花园”往往是在诗和词里。

庆历三年(1043年),元昊请求议和,西方边事稍宁,仁宗召范仲淹回京,授枢密副使,又擢拔欧阳修、余靖、王素和蔡襄为谏官(俗称“四谏”),锐意进取。六月,谏官上言范仲淹有宰辅之才,仁宗欲拜为参知政事,范仲淹推辞不就;庆历三年(1043年)八月,仁宗罢免副宰相王举正,再拜范仲淹为参知政事。

仁宗调整辅臣结构后,多次召见富弼、范仲淹等人,征询天下大事。范仲淹虽感谢皇恩,却认为事有先后,朝廷陈弊积久,非一朝一夕所能改变。仁宗遂亲笔诏书,开天章阁、陈设笔砚、赐坐以待。

范仲淹惶恐不安,退朝后作《答手诏条陈十事》,上疏仁宗“明黜陟、抑侥幸”等十件事。范仲淹针对内忧(官僚队伍庞大但行政效率低)外患(辽和西夏威胁着北方和西北边疆)的现状,上疏《答手诏条陈十事》,提出十项改革纲领,主张澄清吏治、改革科举、整修武备、减免徭役、发展农业生产等,内容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科举等各个方面和领域。

仁宗采纳,诏书统一颁布,以示天下,只有府兵法,因辅臣反对而作罢。新政实施的短短几个月间,政治局面已焕然一新:官僚机构开始精简;科举中,突出了实用议论文的考核,有特殊才干的人员,得到破格提拔;全国也普遍办起了学校。

庆历四年(1044年),范仲淹又上疏仁宗“再议兵屯、修京师外城、密定讨伐之谋”等七事,并奏请扩大相权,由辅臣兼管军事、官吏升迁等事宜,改革广度和深度进一步增加。新政实施后,恩荫减少、磨勘严密,希图侥幸的人深感不便,于是毁谤新政的言论逐渐增多,指责范仲淹等是“朋党”的议论再度兴起。六月,边事再起,范仲淹请求外出巡守,仁宗任命为陕西、河东宣抚使。

庆历五年(1045年)正月,以夏竦为首的反对派攻击革新派为“朋党”,仁宗外放范仲淹、富弼等大臣,随着范仲淹、富弼等大臣的离京,历时仅一年有余的新政也逐渐被废止,改革以失败告终。

新政虽只推行一年,却开北宋改革风气之先,成为王安石“熙宁变法”的前奏。

庆历六年(1046年),范仲淹抵达任所邓州,重修览秀亭、构筑春风阁、营造百花洲,并设立花洲书院,闲暇之余到书院讲学,邓州文运大振。时尹洙被贬筠州,疾病缠身,范仲淹便把尹洙接到邓州养病。

庆历八年(1048年),有诏调范仲淹知荆南府,邓州人民殷切挽留,范仲淹也喜欢邓州,就奏请朝廷,得以留任。范仲淹在邓州共计三年,百姓安居乐业,其传世名篇《岳阳楼记》及许多诗文均写于邓州。

皇祐元年(1049年),范仲淹调任杭州。子弟以范仲淹有隐退之意,商议购置田产以供其安享晚年,范仲淹严词拒绝。十月,范仲淹出资购买良田千亩,让其弟找贤人经营,收入分文不取,成立范氏义庄,对范氏远祖的后代子孙义赠口粮,并资助婚丧嫁娶等用度。

皇祐三年(1051年),范仲淹升为户部侍郎,调往青州,因冬寒病重,求为颍州。

皇祐四年(1052年),调任颍州,范仲淹扶疾上任,行至徐州,与世长辞,享年六十四岁。十二月,葬于河南洛阳县尹樊里万安山下,仁宗亲书“褒贤之碑”,赠兵部尚书,谧文正,追封楚国公。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并非是那种刻板木讷、无情无趣的腐儒。他这两首小词,非有情人不能为之: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纷纷堕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

这两首词,婉约却并不软媚,透出澄净清爽的情怀;缠绵却并不低佪,有着高远旷达的境界。不但在北宋当时软红轻翠的词坛中别具一格,放在历代词人的佳作里相较,也是难得一见的精品。仔细品味,这“碧云天、黄叶地”,是何等寥廓清幽的景象?这“天淡银河垂地”、“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又是何等空阔悠远的情致?这样的字句,和盛唐人的胸怀庶几无异。同范公相比,柳永的词多数是在床上打滚,晏殊也不过是“小园香径”、“梨花院落”里徘徊罢了!只有等苏轼写出“有情风万里卷潮来”这样的句子,才可一比。

而且,这两首词的格调并非是一味地狂洋奔放,像“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这样的句子,可谓情深之极,又何曾输给那些莺莺燕燕、牵牵挽挽的清词丽句?李清照的那句“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广为后人传诵,岂不知全是由范仲淹这一句中化出的。所以,我们决不能把范仲淹想象成一位迂腐腾腾、木像泥胎的人。

史上,人们给以范仲淹特别高的评价,“才其量其忠,非但为一代宗臣而已”。其实,范仲淹并没有把自己看成完人,反而是喜欢袒露自己的真实性情。他也发过牢骚:“人世都无百岁。少痴騃、老成尪悴。只有中间,些子少年,忍把浮名牵系。一品与千金,问白发、如何回避?”

宋人吴曾记载过这样一件事:范仲淹任饶州知州时,官妓中有一位小歌妓小鬟,范仲淹颇为看中。后来范仲淹被调回京师,因小鬟年纪太小,不便携行,就给他的朋友魏介寄了一首诗(《怀庆朔堂》),在诗中说道:“庆朔堂前花自栽,便移官去未曾开。年年长有别离恨,已托东风干当来”。魏介心领神会,就把小鬟买来转送范仲淹。

南宋姚宽还记载范仲淹曾以胭脂寄小鬟,并题诗“江南有美人,别后常相忆。何以慰相思,赠汝好颜色”。明人朱有炖据此改编为杂剧《甄月娥春风庆朔堂》,剧前引言亦详述此事。从中,足以看出,他是一个性情中人。

旧时有“忠厚传家久”之语,从范仲淹后代子孙的经历看,确实如此。范仲淹的四个儿子都是仁义无双的才士,次子范纯仁官至宰相,仕途显达,胜似乃父。范公家世绵泽,直到数百年之后。《樵书》中记载,有一位叫范希荣的,是范家后裔,乘舟时遇到强盗打劫,当强盗头目听说他是范公后代时,不但饶他性命,还勒令同伙不得妄取舟中一毫财物。

还有,明代一个叫范文从的官员触怒了朱元璋,被下狱论死。然而,当朱元璋复审案卷,得知他是范仲淹的十二世孙后,就下旨饶他五次不死。并御笔写了“先天下之忧所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句,赐给范文丛。明代狂人李贽,一贯离经叛道,最恨道学伪善之辈,但对真正的仁人范仲淹却由衷地佩服,他曾说:“范公何尝死也?宋亡,范公终不亡耳!”

是的,范仲淹的精神是不会死的,“先天下之忧所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铭句,为世人树立了景仰万世的高标。最后,借北宋名臣韩琦之语来评价范公的一生:

高文奇谋,大忠伟节;充塞宇宙,照耀日月。前不愧于古人,后可师于来者。

陌上云晴处,日暖葵花倾慕。取心向光辉,恰如范仲淹人品,香风动,影归路,报得颜色舞。

蕙圃兰亭如昨,范公高洁清影,超凡尘,自风流,范仲淹如菊,把酒东篱未久,金蕊独迎枝瘦。傲骨泛流霞,三径里,香如旧,且共风盈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