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蔻年华的唐诗故事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2-12 08:54

完颜亮指挥十五万雄兵欲从马鞍山的采石矶渡江,虞允文率领一万八千江东子弟兵浴血死战不退,大破几乎十倍于己的金兵。完颜亮只好退到扬州想躲开虞允文,不料第一仗就打出感觉的虞允文又率兵沿着南岸追到镇江隔江阻截,实在是欺人太甚。完颜亮恼羞成怒,下令金兵必须在三天内强渡长江,否则全体处死,可那时候从扬州到镇江还没有现在使得天堑变通途的润扬大桥,孤注一掷的命令只会使内部矛盾激化。眼见虞允文率领士气高昂的部队在长江对面严阵以待,本就军心不稳的金国将士干脆兵变,干掉了自家这位不靠谱的皇帝。完颜亮既遇上了神一样的对手,又挑选了白眼狼一样的队友,不死何为?

豆蔻年华的唐诗故事

班超、虞允文之类人物用事实证明,如果书生投笔从戎,常常会小宇宙爆发,战斗力惊人。而总结完颜亮失败的原因,可以看出他在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均没有占到优势。当时南宋虽弱,但国力和士气还足以自保,远未到亡国之时。就在虞允文中进士的那年,同科及第的有张孝祥、杨万里、范成大,以及本来有望夺取状元但因得罪秦桧而落榜的陆游。这么多才子在同一期考试里集中爆发,当年大概九星连珠、天象异常。

这一仗南宋虽然取得大胜,但金兵南侵至扬州还是给当地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多年后词人姜夔(读音同“魁”)路过扬州,目睹昔日烟柳繁盛之地被那场战争洗劫后一直未能恢复的萧条景象,抚今追昔悲从中来,写下了著名的《扬州慢·淮左名都》: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姜夔在扬州怀古,用的典故全部来自杜牧的诗。可见在后代文人雅士的眼中,提到杜牧就是扬州,提到扬州就是杜牧,二者已经是血脉相连,连张祜“人生只合扬州死”和徐凝“两分无赖在扬州”这样的名句都要往后排。词中除了能看出“赢得青楼薄幸名”和“二十四桥明月夜”外,“春风十里”和“豆蔻词工”则是来自杜牧为一位小歌女所做的《赠别》:

豆蔻年华的唐诗故事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假如有人参加知识竞赛遇到考题问“豆蔻年华”具体指的是什么年纪,可以立刻给出标准答案——十三岁。用今天的流行词来表达,杜牧大叔是位“萝莉控”。他给这位小歌女写的《赠别·其二》也是名篇: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豆蔻年华的唐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