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秦长歌的唐诗故事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2-12 05:35

贞观年间,大唐的第一批诗歌天才相继诞生,他们就是唐诗星空中最先闪耀出夺目光芒的“初唐四杰”王杨卢骆。先从哪位开始说起呢?看着可爱的孩子满地蹦跶,就从他们都喜闻乐见的一首诗入手吧: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刺秦长歌的唐诗故事

中国的孩子们大多七岁开始读小学,若此时能背下几十首唐诗,会让父母颇为欣慰。但如果想到这首简洁明快的《咏鹅》居然是骆宾王在七岁时所作,残酷的真相足以令有志于培养神童的家长们发狂。

骆宾王的诞生年份众说纷纭,比较可信的是出生于贞观初期。他还有一首名作也入选了小学课本。当时他正在秋风萧瑟的易水畔送别友人,不由想起近千年前荆轲就是在这里唱出了那句悲壮的“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遂提笔写下《于易水送人》: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刺秦长歌的唐诗故事

荆轲是中国古代著名刺客之一,他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为他明知身入虎狼之暴秦刺杀秦王嬴政是毫无生还机会的任务,却依然慷慨前行。契丹人萧峰率领燕云十八骑冲上少室山时,就是这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概动人心魄。提到刺秦,想起电影《英雄》花了几亿大洋来表达的另一种价值观:为了“统一”的宏大事业,暴君的统治也值得鼓励,个体要主动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服从。该片具备某类大制作商业电影的典型特征:富丽堂皇的画面,单薄苍白的故事,莫名其妙的逻辑。

为了能够接近防卫森严的嬴政,荆轲的理由是当面献上燕国督亢(读音同“刚”)地区的地图并详细讲解,这可是秦国多年来最为垂涎的一块膏腴之地,所以献图的请求得到了许可。当荆轲在秦王面前将地图缓缓展开到最后时,突然寒光一闪,正是那把燕太子丹事先用毒药淬了好几天的匕首,嬴政一见就吓得跳起身来,这就是成语“图穷匕见”的来历。荆轲一手拉住嬴政的衣袖,一手抓起匕首扎向他的胸口。生死一线的嬴政用尽全身力气使劲向后一转,生生挣断了袖子。锋利的匕首将嬴政贴身的衣衫划得稀烂,可惜却差一点没有划伤皮肤,否则嬴政就见血封喉了。

嬴政不敢直线奔逃,生怕被荆轲飞刀夺命,只能绕着朝堂上的大柱子跑来躲避,荆轲在后面紧追不舍。秦国的法律极其严苛,台阶下远远站立的带刀武士们在没有接到秦王命令的情况下绝对不准上殿,而且也是远水救不得近火。旁边的秦国大臣们被这突变惊得目瞪口呆,醒悟过来后,顾不得手无寸铁,纷纷以手相搏,但无人拦得住猛虎下山般的荆轲。只有秦王的私人医生夏无且用手中的药袋飞砸过去,荆轲用手一挥将其击飞,追势却不免稍微一缓。嬴政所佩宝剑长约八尺,本是防身利器,惊惶之下一时竟然拔不出来。这时小内侍赵高大叫提醒道:“大王何不背剑而拔之?”嬴政立刻醒悟过来,把剑鞘推到背后再用力一拔,“锵”的一声长剑出鞘,于是返身回击。荆轲用短匕首便于隐藏偷袭,在如此对战之下自然不是嬴政长剑的对手,很快被砍断左腿。荆轲孤注一掷将匕首飞击而出,嬴政赶紧把头一偏,匕首击中他头边的铜柱,发出刺耳的声音,火光四溅。这时候,武士们才来得及一拥而上,将荆轲杀死。电光火石之间,不可一世的秦王已经在鬼门关走了两遭,不禁头晕目眩。

事后秦王重赏了夏无且和赵高。夏无且就是一个跑龙套的,真正的主角小内侍赵高从此走上了事业的阳光大道。秦始皇驾崩以后,赵高先拉拢丞相李斯一起害死嬴政长子——仁慈的扶苏,又害死大将蒙恬,扶立胡亥为帝,还反过手来干掉了同谋李斯,大权独揽,进一步将秦始皇的其他儿子们诛杀殆尽。赵高最有名的故事是用“指鹿为马”之计将朝堂上尚敢指鹿为鹿的少数直臣通通消灭,直到将秦二世胡亥也杀掉,使得秦朝二世而亡。荆轲做不到的事情,赵高替他做得干净彻底,简直是对秦国的完美复仇,真不知这两个人是不是暗中有约在先的无间道。

刺秦长歌的唐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