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江左兴亡感叹录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2-11 23:06

江左兴亡感叹录

登金陵凤凰台》这首诗,是太白诗中争议最大的,褒贬甚多,毁誉参半,历代诗评家哓哓不休而至今日。其中最受人诟病的便是太白此诗仿崔颢《登黄鹤楼》(其实最有仿作痕迹的倒是太白的《鹦鹉洲》,自是李白诗中下品,无法与崔颢颉颃)。其实古代诗歌中袭用成句,或略加改窜,是很有传统的,在宋代干脆用“点铁成金”来概括此种方法,为诗歌创作法则之一种。据此,诗人们可以光明正大地则效,用不着担心背着抄袭之名,从而承担道德责任。《登金陵凤凰台》对《登黄鹤楼》在句子没有什么承袭,但在伤怀悼古、时空浩叹的内容上,却是有相通之处的。不过,这也不能拿来作为批评李白诗歌模仿崔颢之诗的理由,并由此定谁之高下。因为其实古今诗歌写作大体也就是这几项内容,高下在于怎么写。

《登金陵凤凰台》开始自有承崔颢的意思而来,有物是人非之叹。接着便拿具体的事实,吴宫花草、寂莫花草,都已消没不存,正如“君不见,李北海,英风豪气今何在?君不见,裴尚书,土坟三尺蒿藜居”(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不胜伤怀悼古之感。结句之愁,崔颢系游子思乡,而李白则还是他的“老毛病”,亦即屈原式的放臣逐客之愁。意虽有不同,然二诗之境界堪为勍敌。“太白此诗,与崔颢《黄鹤楼》相似,格律气势,未易甲乙”(方回《瀛奎律髓》),我认为方回是不带成见的允论。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江左兴亡感叹录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