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吕·浣溪刘月莲》见缺月怨别原文赏析-明代沈璟散曲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17 08:50

南【南吕·浣溪刘月莲】见缺月怨别作品原文

南【南吕·浣溪刘月莲】见缺月怨别

沈璟

〖浣溪沙〗丹桂枝,嫦娥面,霎时间阻隔风烟,虽然千里共婵娟,却怎生不盼杀人也天!〖刘泼帽〗愿天公到底从人愿,一度圆,照一度人欢忭。

〖秋月夜〗如今离恨难消遣,将兔魄暂剪。

〖金莲子〗免教这孤眠人可怜。

又争奈弄余辉,剩云和残雨笑孤眠。

《南吕·浣溪刘月莲》见缺月怨别原文赏析-明代沈璟散曲

南【南吕·浣溪刘月莲】见缺月怨别作品赏析

如果说沈璟的作品少有意趣神色的话,那么这支曲却算例外。此曲集四支小令乐句而成一新曲,重点抒发了离人内心的思念和愁苦,颇有雅俗共赏的审美风致。〔浣溪沙〕数句写的是一对分开的恋人在夜晚彼此思念的情景。宋苏轼曾说“千里共婵娟”(见《水调歌头》),“丹桂”“婵娟”意象的运用让读者为这对分开的恋人平添更多的祝愿。但这只是分开的离人互相思念时的慰藉而已,就像曲中所写,虽然我们能同样欣赏一轮明月,然而你我之间毕竟是烽烟阻隔,遥遥千里,怎能不教人在月夜甚是思念呢?那芙蓉般的面庞,在月光之下一定更美,只可惜这番良辰美景只能远隔千山万水孤身相望了。〔刘泼帽〕里离人说道“愿天公到底从人愿”,希望上天作美,在一度月圆之时也能让分开的人一度相聚,享受重逢的喜悦,月圆人也圆。〔秋月夜〕两句,作者回到现实,才发觉离恨难以消遣,所以“将兔魄暂剪”。兔魄是月亮的别称,因为自己不能与心上人相聚,她见到了十五月圆人不圆,心中十分不快,于是要将圆月剪上一个大口子。这种奇想,实在是一个被相思折磨得无法自主的人的心态写照。在最后一首小令中,作者抒发了心底的孤独与无奈。黄昏之时,余晖将尽,又将迎来一个凄凉寂寞的夜晚,却无奈最终只能伴着剩云残雨入眠。此时作者心境如何?当与唐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中“留得枯荷听雨声”的心境有相似之处。作者见到缺月便更怨离别,他的心已经由于思念和离愁而残缺,最后却只得与天边那一抹残留的云霞相伴,耳边倾听着一滴滴寂寥的小雨。在此句中,一个“笑”字颇具意味,是作者的自嘲。全曲明明抒发的是离别之苦,却不见一个“愁”字,最后以“笑”结尾,更突出了作者的百般无奈与寂寞。

(刘志宏)

《南吕·浣溪刘月莲》见缺月怨别原文赏析-明代沈璟散曲

南【南吕·浣溪刘月莲】见缺月怨别作者简介

沈璟(1553—1610),字伯英,晚字聃和,号宁庵,别号词隐生,南直隶吴江(今江苏吴江)人,明代戏曲家、曲论家。神宗万历二年(1574)进士,37岁辞官归乡潜心于戏曲理论研究与创作,有《属玉堂全集》17种,除6种外俱佚。提出“合律依腔”和“僻好本色”的主张,并编纂《南九宫十三调曲谱》以为制曲规范。散曲创作据明王骥德《曲律》载有《词隐新词》《曲海青冰》等,皆散佚。谢伯阳《全明散曲》辑小令17首,套数43套,惜格律圆熟而新意不足。

《南吕·浣溪刘月莲》见缺月怨别原文赏析-明代沈璟散曲

更多沈璟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