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诸将五首》汉朝陵墓对南山赏析句解-唐代古诗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15 19:38

诸将其一原文

诸将其一

杜甫

汉朝陵墓对南山(1),胡虏千秋尚入关(2)。

昨日玉鱼蒙葬地,早时金碗出人间(3)。

见愁汗马西戎逼,曾闪朱旗北斗殷(4)。

多少材官守泾渭(5)?将军且莫破愁颜(6)!

诸将其一句解

1、皇帝的坟称为“陵”,诸王以下的称为“墓”。南山,即终南山,位于长安以南。这句是说汉代诸陵及大臣的墓都可以说与南山相对。

2、胡虏,指入侵的吐蕃人。千秋,指汉朝陵墓在千年后的现在被发掘。入关,指从西而来,进入萧关。汉代的萧关位于今宁夏固原市东南,唐代的萧关在县北。

3、广德元年,吐蕃占领京师长安,抢劫宫阙,焚烧陵寝(《通鉴》二百二十三)。这两句是在借用典故写陵墓被发掘的惨状。玉鱼,汉楚王戊太子下葬时,以玉鱼一双为陪葬。金碗,汉武帝的茂陵有一只玉碗,曾经遭人盗卖。这两则典故都是有史实依据的。蒙,蔽,指被埋藏于地下。

4、西戎,指吐蕃不断入寇。见,同“现”。763年10月吐蕃入侵长安。765年8月吐蕃攻入奉天,都是眼前的事情,因此说“见愁”。殷,赤黑色。唐时,“殷”常被当作“红”字用。这句话是说朱色的旗帜使得北斗星所在的天空映为赤色。

5、材官,指勇武而有能力,可以委以重任的武将。多少,指没有多少。

6、这两句是说没有多少勇武之士能够把守泾渭一带,将军们不能忘忧。

杜甫《诸将五首》汉朝陵墓对南山赏析句解-唐代古诗

诸将其二原文

诸将其二

韩公本意筑三城(1),拟绝天骄拔汉旌(2)。

岂谓尽烦回纥马,翻然远救朔方兵(3)!

胡来不觉潼关隘(4),龙起犹闻晋水清(5)。

独使至尊忧社稷,诸君何以答升平(6)?

诸将其二句解

1、韩公,指张仁愿,封韩国公。>筑三城,神龙三年(707)张仁愿乘虚占据汉南之地,并筑三受降城,首尾相连,以抵挡突厥的入侵。东城,在榆林县东北八里。中城,在五原。西城,位于丰州西北八十里处。

2、拔汉旌,指拔汉人所树立的旌旗,指对中原进行侵犯。这两句是说张仁愿筑城是准备制止外族入侵。

3、岂谓,岂料。>尽烦,大多劳烦。郭子仪收复京师,打败吐蕃,都借助回纥的力量,因此说“尽烦”。>回纥马,即天骄。>翻然,反而。>朔方兵,朔方节度使领军出征,当时是郭子仪所统领。这两句是在讽刺今天诸将的无能,意在激励他们能够向张仁愿看齐。

4、潼关,位于今陕西华阴市东,古称桃林之塞,东汉建安年间于此建关,历代都是军事重地。>胡来,指哥舒翰没能守住潼关以后,安禄山及后来回纥、吐蕃受到仆固怀恩的引诱,屡犯中原,蹂躏关中,险隘的潼关对于来犯者已经不是阻碍,讥诮诸将没有才能。

5、犹闻,过去曾听说,现在也听说。>晋水,河名,流出晋阳县西,东入汾水,是李渊起兵兴唐之地。这句是说高祖起兵于晋水,统一天下,也曾经向突厥借兵,此后突厥恃功进犯,大唐却可以以计灭之。不单是因为太宗神武英明的缘故,与当时的大将李靖等人的征伐之功也是分不开的。应当借鉴这件事。

6、至尊,指代宗。最后两句以反问的语气,指责诸将只懂得坐享太平,无法为国分忧。

杜甫《诸将五首》汉朝陵墓对南山赏析句解-唐代古诗

诸将其三原文

诸将其三

洛阳宫殿化为烽(1),休道秦关百二重(2)。

沧海未全归禹贡,蓟门何处尽尧封(3)?

朝廷衮职虽多预(4),天下军储不自供(5)。

稍喜临边王相国,肯销金甲事春农(6)。

诸将其三句解

1、化为烽,指洛阳宫殿在战火当中多次被焚烧。755年曾毁于安禄山,759年再毁于史思明。

2、休道,不必夸口。>秦关,即潼关。>百二,讲的是潼关险固,两万人足可挡住百万人。>重,险。这两句是说宫殿都无法保住,就不要夸口潼关是如何的险固了。

3、沧海,指山东淄青等地。>蓟门,指卢龙等地。>禹贡,本来是《尚书》中的一篇,详述九州的山川、物产及贡赋等。>尧封,周代封尧的后裔于蓟,和“禹贡”都是指代版图的。这两句紧接休道而说,河北藩镇非常跋扈,国内并未实现统一。

4、衮职,指三公。>多预,指当时武将还有诸镇节度使,多数在中央兼任中书令、平章事等衔。可见诸将得到的恩宠已极。

5、军储,指军需供给。

6、王相国,王缙。广德二年(764)拜同平章事,其年八月,代李光弼统领河南、淮西、山南东道诸节度行营事,兼领东京留守。这两句是说比较可喜的是王缙还可以注意让边军屯田,以减轻朝廷的财政负担。

杜甫《诸将五首》汉朝陵墓对南山赏析句解-唐代古诗

诸将其四原文

诸将其四

回首扶桑铜柱标(1),冥冥氛祲未全销(2):

越裳翡翠无消息,南海明珠久寂寥(3)。

殊锡曾为大司马(4),总戎皆插侍中貂(5)。

炎风朔雪天王地(6),只在忠良翊圣朝(7)。

诸将其四句解

1、扶桑,泛指南海周围地区。唐朝,岭南道设有扶桑县,属于禺州。>铜柱,是东汉名将马援所立,玄宗时,何履光用兵平定南诏,曾再次设立东汉马援所立的铜柱。

2、氛祲,即所谓的“妖氛”,战乱叛离之气。当时南诏欺瞒唐朝,私下与吐蕃勾结。这两句是说回首望见铜柱所标志的南方疆界,战乱之气依旧没有消歇。

3、这两句写南方的朝贡断绝。>越裳,周代南方古国名,地接交趾。唐时设有越裳县,属安南都护府。>翡,赤雀。>翠,青雀。都是交趾所盛产的动物。>南海,唐代时是岭南道中的一县,属广州,其地产珠。这两句是说南方各地被战乱所隔绝,贡赋都断绝。

4、殊锡,特别的赏赐。>大司马,即太尉。唐朝将太尉、司徒、司空作为三公,正一品官阶。当时中兴诸将当中只有李光弼、郭子仪曾任三公。

5、侍中,唐门下省有侍中二人,正二品,其冠以貂尾作为装饰,插在左边。这两句是说一般将帅还有节度使,或者加官太尉,或者加上侍中的头衔,冠上都插有貂尾,没有例外。

6、炎风,指南方疆土,即前四句所说的。>朔雪,指北方的疆土。春秋称周天子为“天王”。>天王地,即《诗经》提到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7、翊,辅佐。最后两句是说诸将得到朝廷如此丰厚的奖励,应该为国效命,恢复国家南北边地故有的版图。

杜甫《诸将五首》汉朝陵墓对南山赏析句解-唐代古诗

诸将其五原文

诸将其五

锦江春色逐人来,巫峡清秋万壑哀(1)。

正忆往时严仆射,共迎中使望乡台(2)。

主恩前后三持节(3),军令分明数举杯(4)。

西蜀地形天下险,安危须仗出群材(5)!

诸将其五句解

1、杜甫在成都时,时常受到严武的照顾。永泰元年(765)四月,严武去世后,杜甫无所依附,五月,携家离开成都草堂,因此时正是春后,又属于被逼离开,似有被驱逐之意,因此说“锦江春色逐人来”。夔州靠近巫峡,又时当秋季,心中痛悼严武的去世,觉得万壑生哀。

2、严仆射,即仆射。严武死后,追封尚书左仆射(从二品)。>中使,指天子的私使。>望乡台,位于成都北面。这两句说想起曾经与严武一起前往望乡台迎接中使。

3、三持节,严武曾任东川节度使,后来担任成都尹,最后又担任剑南节度使,所以说“三持节”。>节,符节,古代的使者出使他国,都要持此作为凭证。魏晋之后,才有了持节的名称。

4、数举杯,指严武的军令分明,信赏必罚,且又开雅宴来赋诗酬唱,有名将风度。

5、762年,严武调离蜀地,高适代替其执掌蜀地,随后出现了徐知道之乱,及松、维、保三州沦陷;765年严武再次执掌蜀地,死于任上,郭英又代替他的职务,数月即有崔旰之乱,郭英被崔旰杀害。这两句说西蜀地形险要,重遏一方,必须有严武这样有才能的大将才可以担此重任。

杜甫《诸将五首》汉朝陵墓对南山赏析句解-唐代古诗

诸将五首赏析

这五首诗是大历元年(766)秋天,杜甫在夔州所作,当时安史之乱尽管已经被平定,但边患却还没有被根除,诗人痛感朝廷的将帅无能,加以讽刺。正是处于这样的主旨,五首都以议论为核心作诗。在律诗当中发绝大议论,是杜甫所长,而《诸将》表现得尤为突出。因为每首诗都与诸将有关,所以用“诸将”为题。第一首,写吐蕃发掘陵墓,警告诸将应当严加防御,不可以高枕苟安。第二首斥责诸将无能,不能阻止外患,反而借助于外力。第三首是斥责诸将不懂得屯田务农,以解决军粮问题。第四首斥责诸将空享高爵厚禄,却不知效忠于国家。最后一首则是通过赞美严武的将略,衬托镇蜀诸将的平庸无能。在议论当中深含作者热烈的爱国之情,并以鲜明的形象映衬,结尾处特别恳切,感人至深。

诸将五首作者简介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出生巩县(今属河南)。开元二十三年(735),杜甫自吴越漫游归来,赴东都洛阳参加进士考试,未取。天宝三载(744),初次遇李白于东都。后又赴长安应征召,因李林甫的把持,与元结一同落第,所以终身未成进士。后曾向玄宗三次献赋,以文干禄,这些赋自然难以写得好。天宝十四载,拒受河西尉,后改任率府参军。幼子即在这一年饿死。安史乱起,辗转兵间,曾任肃宗朝左拾遗,后因营救房琯得罪肃宗,贬华州司功参军,不久弃官而去。经秦州而入蜀,构草堂于成都,从此草堂就和杜甫结合在一起,一同经受怒号的秋风。但他在草堂实际生活的时间不过一年多,因中间曾避居梓州。入剑南节度使严武幕时,曾授检校工部员外郎,世因称杜工部。代宗大历三年(768),携家出峡,打算到郴州去依靠舅父崔伟,不料途中阻水,风痹加剧,病倒船中,不久就死了。他的绝笔为《风疾舟中伏枕书怀》:“公孙仍恃险,侯景未生擒。书信中原阔,干戈北斗(指京都)深。”对于当时的军阀混战,危及京都的动荡局面,他还是十分耽心,最后两句的“家事丹砂诀,无成涕作霖”,则又写出贫病中已乏炼金之术,无法妥筹家事,善处身后了。

杜甫祖父审言病危时,曾对问病的宋之问等说:“但恨不见替人!”(《新唐书》本传)可是杜甫不但做了他祖父的替人,还自豪地对他儿子宗武说过:“诗是吾家事。”

他死后,家属因无力营葬,只好旅殡于岳州。儿子宗武,后也流落湖湘而死。临终,曾命其子嗣业给杜甫迁葬,也因家贫而未成。直到元和中,才移葬于首阳山下杜审言墓旁。李杜两大诗人的身后,竟凄惨到这样地步。宋人徐介《耒阳杜工部祠堂》诗云:“故教工部死,来伴大夫魂。流落同千古,风骚共一源。”有了杰出的人才而不知道爱护纪念,这就说明当时的时代正是一个悲剧的时代。

杜甫是一个严肃的人,一个具有高度政治热情的诗人,虽然他参加实际的政治生活时间,总起来不过三年,但关心国事,同情人民却是贯串始终。“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这些都是他三十岁前作品,却已表现出他的政治抱负和创作锋芒。相对说来,李白的出世思想多些,杜甫的入世思想多些,也比较现实些。希望有一个好皇帝,使百姓温饱,风俗淳厚;希望有广厦万间来大庇寒士,免得雨漏床头,彻夜不眠。所以他也不大讲究虚幻缥缈的神仙佛道。而他的政治热情和生活态度又较为一致,很少有轻薄的绮艳语句,对妻儿弟妹也有着深挚之爱。儒家思想对他的影响,毋宁说,积极的一面多于消极的一面。缺点是拘谨,不像李白那样敢于突破。

历来封建士大夫中,也有不少描写民间疾苦的诗文,除了其中装腔作势、自表“仁爱”外,某些较好的作品,读起来总觉得和人民的痛痒隔了一层,多少有些像旁观者似的,杜甫就不同,和人民的距离就少些,好多作品,使人真有相濡以沫、相呴以湿之感。这原因,固然由于他自己也饱经忧患,因而对人民的苦乐也有更深刻敏锐的了解与体会,所谓己饥己溺,也促使他逐渐确立了对人民的态度。然而自安史之乱至唐朝灭亡,类似杜甫那样的出身学养、那样流离困顿的封建士大夫不止一个,为什么他们在创作上不能达到杜甫那样的成就,他们的作品为什么不能使后世的读者那样感动?万方多难、千家野哭的客观历史是人人心中共同感受的,但倾诸纸墨,使读者感到如泣如诉,引起强烈共鸣的却不是人人笔下所有。从这一意义上说,就不能不感到杜甫之难能可贵了。

更多杜甫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