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释闷》四海十年不解兵赏析句解-唐代古诗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15 19:09

释闷原文

释闷

杜甫

四海十年不解兵(1),犬戎也复临咸京(2)。

失道非关出襄野,扬鞭忽是过湖城(3)。

豺狼塞路人断绝,烽火照夜尸纵横。

天子亦应厌奔走,群公固合思升平(4)。

但恐诛求不改辙(5),闻道嬖孽能全生(6)。

江边老翁错料事,眼暗不见风尘清(7)。

杜甫《释闷》四海十年不解兵赏析句解-唐代古诗

释闷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古体诗,作于广德二年(764)春。当时,杜甫从梓州赶到阆州,准备由嘉陵江入长江出峡。诗中讲述了诗人从安史之乱开始以来,所看到的哀鸿遍野的悲惨景象,说明国家、朝廷要想真正做到振兴,就必须从上层开始做起,除掉奸邪小人。末句“眼暗不见风尘清”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的极度失望,看不到光明前景。

释闷,即排解烦闷,也就是所谓的“排闷强裁诗”。杜甫还写有《遣闷》诗等。

杜甫《释闷》四海十年不解兵赏析句解-唐代古诗

释闷句解

1、这句说国家混乱。指从天宝十四年(755),到诗人创作这首诗时,已经度过了十年时间。

2、这里指外族入侵。指763年10月,吐蕃攻入长安的历史史实。咸京,指长安。因为秦都咸阳,离长安不远,所以诗中为押韵,将其称为“咸京”。

3、这两句化用两个典故,指明唐代宗出奔是为了躲开祸乱,并且是极为匆忙的。失道,指迷失了道路。这里指唐代宗出奔陕州,是为了躲避吐蕃之乱,不同于黄帝前去访道,所以说“非关”。“扬鞭忽是”句,指唐代宗奔陕这件事,类似于晋明帝的微服出行;但晋明帝是有准备,有其战略目的,唐代宗就仅仅是为了逃难,加上事起仓促,所以说“忽是”。这两句用的全都是反衬的手法。

4、上两句写的是战乱所造成的一片衰飒的场景,凄惨至极。接下来两句,用猜想的语气来说明从皇帝到大臣,都应当厌弃了这种需要终日奔走逃亡的日子,渴望国家能够安定。

5、这句说的是诗人的担心,杜甫提出减轻剥削,是达到升平要做的第一要务。“但恐”二字,表达诗人的担忧还有疑虑。辙,指车行的痕迹。这里是借喻手法,意思是改变旧政,施行新政。

6、这句是说诗人认为铲除奸邪小人,是达到升平应当去实施的第二件事。但是,听说那专权的宦官仍旧飞扬跋扈,没有受到处理,所以诗人感到极度失望。嬖孽,这里指宦官程元振。此处是责怪代宗没有严惩恶人。

7、这两句是杜甫的牢骚话,意思是说我已经老糊涂了,对于如今的国家形势看不清楚,国事总是如此出人意料,我没有看到国家出现“清平”的势态。这当然是在说反话。江,指嘉陵江。诛求应该改辙,但是却没有改辙;嬖孽本不应当全生,但却偏偏可以全生,国事竟然如此出人意料,因此这里说“错料事”。诗人最后得出“不见风尘清”的感慨!

释闷作者简介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出生巩县(今属河南)。开元二十三年(735),杜甫自吴越漫游归来,赴东都洛阳参加进士考试,未取。天宝三载(744),初次遇李白于东都。后又赴长安应征召,因李林甫的把持,与元结一同落第,所以终身未成进士。后曾向玄宗三次献赋,以文干禄,这些赋自然难以写得好。天宝十四载,拒受河西尉,后改任率府参军。幼子即在这一年饿死。安史乱起,辗转兵间,曾任肃宗朝左拾遗,后因营救房琯得罪肃宗,贬华州司功参军,不久弃官而去。经秦州而入蜀,构草堂于成都,从此草堂就和杜甫结合在一起,一同经受怒号的秋风。但他在草堂实际生活的时间不过一年多,因中间曾避居梓州。入剑南节度使严武幕时,曾授检校工部员外郎,世因称杜工部。代宗大历三年(768),携家出峡,打算到郴州去依靠舅父崔伟,不料途中阻水,风痹加剧,病倒船中,不久就死了。他的绝笔为《风疾舟中伏枕书怀》:“公孙仍恃险,侯景未生擒。书信中原阔,干戈北斗(指京都)深。”对于当时的军阀混战,危及京都的动荡局面,他还是十分耽心,最后两句的“家事丹砂诀,无成涕作霖”,则又写出贫病中已乏炼金之术,无法妥筹家事,善处身后了。

杜甫祖父审言病危时,曾对问病的宋之问等说:“但恨不见替人!”(《新唐书》本传)可是杜甫不但做了他祖父的替人,还自豪地对他儿子宗武说过:“诗是吾家事。”

他死后,家属因无力营葬,只好旅殡于岳州。儿子宗武,后也流落湖湘而死。临终,曾命其子嗣业给杜甫迁葬,也因家贫而未成。直到元和中,才移葬于首阳山下杜审言墓旁。李杜两大诗人的身后,竟凄惨到这样地步。宋人徐介《耒阳杜工部祠堂》诗云:“故教工部死,来伴大夫魂。流落同千古,风骚共一源。”有了杰出的人才而不知道爱护纪念,这就说明当时的时代正是一个悲剧的时代。

杜甫是一个严肃的人,一个具有高度政治热情的诗人,虽然他参加实际的政治生活时间,总起来不过三年,但关心国事,同情人民却是贯串始终。“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这些都是他三十岁前作品,却已表现出他的政治抱负和创作锋芒。相对说来,李白的出世思想多些,杜甫的入世思想多些,也比较现实些。希望有一个好皇帝,使百姓温饱,风俗淳厚;希望有广厦万间来大庇寒士,免得雨漏床头,彻夜不眠。所以他也不大讲究虚幻缥缈的神仙佛道。而他的政治热情和生活态度又较为一致,很少有轻薄的绮艳语句,对妻儿弟妹也有着深挚之爱。儒家思想对他的影响,毋宁说,积极的一面多于消极的一面。缺点是拘谨,不像李白那样敢于突破。

历来封建士大夫中,也有不少描写民间疾苦的诗文,除了其中装腔作势、自表“仁爱”外,某些较好的作品,读起来总觉得和人民的痛痒隔了一层,多少有些像旁观者似的,杜甫就不同,和人民的距离就少些,好多作品,使人真有相濡以沫、相呴以湿之感。这原因,固然由于他自己也饱经忧患,因而对人民的苦乐也有更深刻敏锐的了解与体会,所谓己饥己溺,也促使他逐渐确立了对人民的态度。然而自安史之乱至唐朝灭亡,类似杜甫那样的出身学养、那样流离困顿的封建士大夫不止一个,为什么他们在创作上不能达到杜甫那样的成就,他们的作品为什么不能使后世的读者那样感动?万方多难、千家野哭的客观历史是人人心中共同感受的,但倾诸纸墨,使读者感到如泣如诉,引起强烈共鸣的却不是人人笔下所有。从这一意义上说,就不能不感到杜甫之难能可贵了。

【相关阅读】

更多杜甫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