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水龙吟·用些语再题瓢泉》赏析-宋代关于赠别会友的古诗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15 07:06

水龙吟·用些语再题瓢泉原文

水龙吟·用“些”语再题瓢泉

辛弃疾

听兮清佩琼瑶些。

明兮镜秋毫些。

君无去此,流昏涨腻,生蓬蒿些。

虎豹甘人,渴而饮汝,宁猿猱些。

大而流江海,覆舟如芥,君无助,狂涛些。

路险兮山高些。

块余独处无聊些。

冬槽春盎,归来为我,制松醪些。

其外芬芳,团龙片凤,煮云膏些。

古人兮既往,嗟余之乐,乐箪瓢些。

辛弃疾《水龙吟·用些语再题瓢泉》赏析-宋代关于赠别会友的古诗

水龙吟·用些语再题瓢泉赏析

这是词中的异调,是仿《楚辞·招魂》一体而成。在韵律上,它除了每句都用《招魂》的语尾——也是《楚辞》文字常用的语尾“些”字作为后缀的韵脚,而且还有自己实际的平声“萧肴豪”部韵脚。在构思上,它通篇都是对着泉水说话,提出自己的种种要求。

上片劝说瓢泉留在深山中,不要出山去遭污染或助纣为虐。这一思路,应该受到杜甫《佳人》诗引泉水为譬的名句“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的启发。首韵先以一“听”字领起下文,唤起泉水的注意,然后以玉佩叮咚形容它奔流时声音的清脆圆美,以明洁如镜可以照见秋毫来形容其水色的清亮,这是对于山中瓢泉品质的热情赞美。以下则以此为凭,转入对瓢泉的劝说。他一劝瓢泉不要出山,去受污染。他借用唐代杜牧的赋中措辞,以昏腻来形容外界水流的污浊,且以蓬蒿遍生加强这一浑浊的效果。在这一意象中,作者对山内外的环境褒贬明显,感情色彩极浓。他二劝瓢泉不要离开此地为坏人所用。他说,与其去为那以人肉为美食的虎豹解渴,还不如留在此地为以野果为食物的猿猱饮用。他三劝瓢泉不要与他水汇流,进入江海,为覆舟杀生推波助澜。这三劝,看起来不可思议,却层层推进,借要求瓢泉高洁自守而自抒情怀。

下片借为已经流逝的泉水招魂,来慨叹自己幽居无聊,并要求泉水为他解愁去烦。如果说上片劝告是从瓢泉的水质生发出,这里就是因瓢泉的功用来立言。过片以一句路远山高,为表明自己独处山中的孤寂无聊营造气氛,也引起下文招魂之意。接句明抒自己的无聊之叹。以下两韵是招魂之举:一招它归来为自己酿造解愁的松子美酒,再招它回来为自己煮出芬芳滑爽如云膏的醒酒茶。酒清茶美,隐含着作者追求芳洁的意趣。结韵由为泉水招魂归结到自身,直接表明自己的志趣所在:厌恶污浊的现实环境,甘愿独自追步古代安贫乐道的贤人,以竹簟取食、以瓜瓢饮水,过一种极为简单纯洁的生活。本篇主旨明朗,显示出作者心灵的孤傲。

辛弃疾《水龙吟·用些语再题瓢泉》赏析-宋代关于赠别会友的古诗

水龙吟·用些语再题瓢泉作者简介

辛弃疾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将领、词人。辛弃疾是豪放派词人的代表,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他的代表作有《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年仅二十一岁的辛弃疾曾聚集两千人起义抗金,之后仕途多舛,最终归隐上饶。1207年,辛弃疾逝世,享年68岁,后赠少师,谥号忠敏。辛弃疾的词以其内容上的爱国思想,艺术上有创新精神,在文学史上产生了巨大影响。

辛弃疾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但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

更多辛弃疾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