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巨源《城东早春》诗家清景在新春赏析-唐代关于春花秋月的古诗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14 14:51

城东早春原文

城东早春

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具是看花人。

杨巨源《城东早春》诗家清景在新春赏析-唐代关于春花秋月的古诗

城东早春赏析

穆宗长庆元年(821),杨巨源任国子司业,这首诗当作于此后至其退归乡里之前的二三年间。

了解了上述背景,对全面理解此诗大有好处。因为诗中所写眼前长安的早春景色也好,或是拟想盛春时节繁花似锦、熙来攘往的热闹景象也好,都仅仅是表象,人们看重的是它的深层寓意。

据说儒商们很理解此诗,他们尤为激赏其中的“早”“新”二字,从而引申为商战必须争先才能得胜。也就是说,他们入木三分地看出了,此诗通篇用比喻:把“新春”的初生之柳看成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新生事物,在其尚未成材之际加以培育和援引,不要等到他们功成名就了再去凑热闹。第四句“看花人”的出典,说明这一理解并非牵强——

略晚于孟郊的杨巨源,是以孟诗的“一日看尽长安花”为典的。自从孟郊的这首诗问世后,人们便把新及第的进士称作“看花人”。后人还记录了发生在当时的这样一个故事:施肩吾与赵嘏同年及第而不睦,赵旧失一目,以假珠代其睛。故施嘲之曰:“二十九人同及第,五十七只眼看花。”虽然这是一出恶作剧,但却说明那时的确把新进士称为“看花人”。由此看来,将此诗之旨理解为讽喻统治者应尽早发现和扶植人才,也是合情合理的。

当然,那种把此诗的理趣解释为——创作应开风气之先,似乎也可以说得通。

杨巨源《城东早春》诗家清景在新春赏析-唐代关于春花秋月的古诗

城东早春作者简介

杨巨源

杨巨源(755~?),字景山,河中(今山西省永济县蒲州镇)人。诗韵不为新语,体律务实,工夫颇深。旦暮吟咏不辍,年老头摇,人言吟诗所致。集一卷。

贞元五年进士,初为张弘靖从事,后为凤翔少尹,召为国子司业。七十岁时自请解职归乡,食禄终身。其诗长于近体。元和,长庆间颇负盛名,他的绝句较流畅,在中唐,他是仅次于王建等人的七绝作家。今存七绝二十九首。内容较杂,描写音乐和赠送诗稍多一些。

长庆四年(824),辞官退休,执政请以为河中少尹,食其禄终身。关于杨巨源生年,据方崧卿《韩集举正》考订,韩愈《送杨少尹序》作于长庆四年(824),序中述及杨有年满七十、去归其乡语。由此推断,杨当生于755年,卒年不详。杨巨源与白居易、元稹、刘禹锡、王建等人交好,甚受尊重。《唐诗纪事》说:杨巨源以’三刀梦益州,一箭取辽城’得名,故乐天诗云:’早闻一箭取辽城,相识虽新有故情。清句三朝谁是敌?白须四海半为兄。……’他耽于吟咏,作诗格律工致,风调流美,颔颈二联,时见佳句。赵□《因话录》说他诗韵不为新语,体律务实。胡应麟《诗薮》也说:杨巨源’炉烟添柳重,宫漏出花迟’,语极精工,而气复浓厚,置初、盛间,当无可辨。又’岩廊开凤翼,水殿压鳌身’,奇丽不减六朝。此君中唐格调最高,神情少减耳。《全唐诗》辑录其诗1卷。事迹见《唐诗纪事》、《唐才子传》。

更多杨巨源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