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遣悲怀三首》昔日戏言身后意赏析-唐代关于伉俪情深的古诗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14 13:23

遣悲怀三首原文

遣悲怀三首(其二)

元稹

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元稹《遣悲怀三首》昔日戏言身后意赏析-唐代关于伉俪情深的古诗

遣悲怀三首赏析

这是继潘岳《悼亡》诗之后的最著名的悼亡组诗,被悼念的是元稹的原配妻子韦丛。她是太子少保韦夏卿最小的女儿,二十岁时嫁给元稹,夫妇感情甚笃。谁料恩爱夫妻未到头,元和四年(809)七月,只有二十七岁的韦丛便与世长辞。这组诗就是此后不久所作,是时元稹以监察御史分司东都洛阳。

这组诗以其真挚感人,平易自然,又属对工稳,多为人所激赏。其中《唐诗三百首》的编者孙洙的一席话很有代表性:“古今悼亡诗充栋,终无能出此三首范围者。”这里尚须略加补充的是,元稹的悼亡诗远不止这三首,且无不感人至深,只是这一组的写作时间可能是最早的。

在第一首中,作者自比战国贫士黔娄,将韦丛比作相门之女谢道韫,不言而喻地含有对她屈身下嫁、安于贫贱、勤俭治家、无比贤惠等优秀品格的褒揄;第三首自伤身世,丧妻无后,不堪悲凉。其中的“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二句,由于贴切地表达了对亡妻的真切怀念,遂成为表示爱情忠贞不渝的名句。

这第二首从回忆夫妻间的戏言写起,以几件感人的事情说明自己对妻子的真切怀念:为了避免睹物思人,把她的衣服几乎都施舍给了别人,把她生前的针线活封存起来;又写因为想念妻子就连她当年的使婢也格外怜爱。妻子生前靠野菜充饥、以枯叶为薪,拔下金钗换酒给自己喝……如今他得到了优厚的俸禄,有了钱财,就在梦中送与妻子。最后以“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这种伤感至极的情语作结,遂成为后人用以表示贫贱夫妻悲哀之情的名句。

元稹《遣悲怀三首》昔日戏言身后意赏析-唐代关于伉俪情深的古诗

遣悲怀三首作者简介

元稹

元稹(779—831),字微之,河南河内(今河南洛阳附近)人。八岁丧父,家贫,由其母教读。十五岁明经及第,授校书郎,后官监察御史,曾与宦官刘士元争厅,贬江陵府士曹参军。他在《思归乐》中曾自抒其当时心情云:“身外皆委顺,跟前随所营。此意久已定,谁能求苟荣。所以官甚小,不畏权势倾。”但至穆宗长庆初,又受宦官崔潭峻优遇,以其《连昌宫词》等向穆宗进奏,大为赏识,即知制诰,后又拜相。以武昌军节度使卒于任所。《旧唐书》传说他性锋锐,见事风生,不欲碌碌自滞。后人也有目为“巧宦”者。

他是白居易的知己,白诗《蓝桥驿见元九诗》,有“每去驿亭先下马,循墙绕柱觅君诗”句。论文观点多相同,又一同写了许多讽喻诗,因诗集编于穆宗长庆年间,故皆以《长庆集》为名,遂有“长庆体”之称。

他的《织妇词》《田家词》,写农村妇女终岁辛劳的结果,只供官府的横征暴敛,但语言不甚滋润,结构也嫌松散。较著名的为《连昌宫词》与《望云骓》,以一宫、一马写出兴衰之殊异,历史之大变;还有就是悼亡诗和艳情诗,后者即《莺莺传》之所本。悼亡诗哀念其亡妻相从于艰难之际,《莺莺传》则写其对情人的始恋终弃,有些读者之知道元稹其人,恐也多由此两作开始。

更多元稹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