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月皎惊乌栖不定》原文翻译赏析,(宋)周邦彦作品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3-01 04:54

蝶恋花词作原文

蝶恋花

周邦彦

月皎惊乌栖不定,更漏将残,辘轳牵金井。

唤起两眸清炯炯。

泪花落枕红绵冷。

执手霜风吹鬓影。

去意徊徨,别语愁难听。

楼上阑干横斗柄,露寒人远鸡相应。

【蝶恋花·月皎惊乌栖不定注释】

①辘:象声词,形容车轮或辘轳转动时发出的声音。

②横斗柄:北斗斜横,意思是天亮了。

【蝶恋花·月皎惊乌栖不定译文】

皎洁的月光惊得乌鹊栖息不定,滴漏将尽天色明,水井上传出辘轳汲水声。唤起闺中人双目亮炯炯,红绵枕上泪水斑斑湿又冷。

执手相看,秋风吹得鬓影乱,难舍难分,意绪徊徨,离别话太悲愁,一句也不忍听。登楼望北斗星斜横,天已经快亮了,寒露中人已走远,阵阵鸡鸣传来。

《蝶恋花·月皎惊乌栖不定》原文翻译赏析,(宋)周邦彦作品

蝶恋花词作赏析

赏析1

这是一首写离愁别恨的闺怨词。

上片写离别前的情景。开篇的前三句自成一部分,写时间由深夜过渡到天将破晓时分。第一句点出心爱之人即将离去,所以女子彻夜未眠。乌啼、残漏、辘轳,都使女子难以入眠,这三句从听觉上写女子在离人临行前的情态,她无法入睡,躺在床上静听夜声。接下来的两句写别情。“唤起”一句是一个特写镜头,虽未直接写情,但女子双眼清炯,亦巧妙地表达出其心中的哀伤、悲痛之情。“炯炯”写其目光明亮闪烁,结合下句的“泪花”二字,可以看出她曾经哭过,所以双眼才会“炯炯”。“落枕红绵冷”写其情一夜无眠,泪湿红枕。

下片写离别时的情景。“执手”三句,写临行前两人难舍难分。“霜风吹鬓影”,写离别之日女子悲伤满怀,甚至连梳妆的心情都没有了,这一句生动形象,以实笔写出,可见离别的那一刻在离人心中留下了无法磨灭的印记。“楼上”两句写别后的境况。首先写闺房,然后写旷野,一笔写两人,颇见词人功力。闺中人怀远之思,离人眷恋之情,都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所以最后一句落于景语,意味深长。

这首词篇幅虽短,但情真意切,笔法高妙,感人肺腑。

赏析2

这首词巧妙点化前人佳句,竟创出一种别样的意味。起首三句由离人枕上所离,写曙色欲破之景,妙从听觉得之月皎为乌栖不定之原因,一个“惊”字,动态毕现,着重仍乌啼,不月色。此句亦为下文“唤起两眸”张本。总此三句:乌啼、残漏、辘轳,皆惊梦之声。下两句实写枕上别情。“唤起”一句将凄婉之情怀,惊怯之意态曲曲绘出。从这个地方可以看出,作者写离别之细腻熨贴。此句实写乍闻声而惊醒。乍醒之眼反曰“清炯炯”原因何呢?若夜来甜睡早被惊觉,则惺忪乃是意态之当然;今既写离人,此处妙言近旨远,明写的是黎明枕上,而实已包孕一夜之凄迷情况。只一句,个中人之别恨已呼之欲出。“泪花”一句另起一层,与“唤起”非一事。红绵为装枕之物,若疏疏热泪当不至湿及枕内之红绵,更不至于冷。今既曰“红绵冷”,则画别场面之凄切,可想而知。故“唤起”一句为乍醒,“泪花”一句为将起。两句中又包孕无数之别情内。离人至此,虽欲恋此枕衾,却又不得不起而就道。“执手”三句为过片,写室外送行,“楼上”两句由庭除而途路,写行人远离之后的境况。

上片委婉纡徐,下片飘忽骏快,写“将别”时留恋,“别”时匆促,运笔与意。末二句上写空闺,下写野景,一笔而两面俱彻,闺中人天涯之思脉相谐,情词相称。

《蝶恋花·月皎惊乌栖不定》原文翻译赏析,(宋)周邦彦作品

作者简介

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自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周早年“疏隽少检,不为州里推重,而博涉百家之书”。元丰初,“游太学,有俊声”。神宗时擢为试太学正。元四年(1089)出为庐州(今安徽合肥)教授。绍圣四年(1097)还朝,任国子主簿。徽宗即位,改除校书郎,历考功员外郎,卫尉宗正少卿兼议礼局检讨。政和二年(1112),出知隆德府(今山西长治)。六年,自明州(今浙江宁波)任入秘书监,进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宣和二年(1120)移知处州(今浙江丽水),值方腊起义,道梗不赴。未几罢官,提举南京鸿庆宫,辗转避居于钱塘、扬州、睦州(今浙江建德)。卒年六十六。

《宋史》、《东都事略》与《咸淳临安志》均有传。《宋史·艺文志》著录其《清真居士集》十一卷,已佚。清人厉鹗《宋诗纪事》辑得其佚诗六首,今人罗忼烈又辑得古近体诗三十四首。周邦彦“负一代词名”(张炎《词源》卷下),其词“浑厚和雅”(《词源》),“缜密典丽”(刘肃《陈元龙集注〈片玉集〉序》,对后世影响较大。

《蝶恋花·月皎惊乌栖不定》原文翻译赏析,(宋)周邦彦作品

更多周邦彦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