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过零丁洋》古诗原文赏析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2-28 13:22

过零丁洋作品原文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古诗原文赏析

过零丁洋作品赏析

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又字履善,别号文山,出生于南宋末年多难的朝代,因此一生可说坎坷多劫。本诗选自《文山先生文集》。这首七言律诗写于1279年正月,是文天祥在“五坡岭”兵败遭元军俘虏,经过零丁洋时的感慨诗作。当时他刚刚被俘,被带往崖山,元军统帅张弘范(为南宋旧臣,投敌叛国)逼他写信招降坚守崖山的张世杰。文天祥写下了这首壮烈的诗篇,作为对张弘范的回答。在诗歌里,作者沉痛地述说国家的危难、个人的遭遇,慷慨表示为国捐躯的壮志。

南宋内忧外患,佞臣弄政,身负一腔爱国热情的诗人,回首往昔,救亡图存回天乏术,止不住悲从中来,发出悲壮的呐喊。在敌军步步紧逼之下,国家飘摇欲坠,犹如风中飘絮;自己一生坎坷,仿若水中浮萍。诗人由国念己,连用比喻,将郁积心中的悲怆、凄苦之情喷泄而出,为全诗笼罩了苍凉慷慨的氛围,读来令人叹惜。全诗表明决心殉国的志节,语气十分决绝,令人震撼!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忠肝义胆,正气浩然,他的爱国精神,置生死于度外之勇,使得这一联更成为千古绝唱。

从艺术上说,本诗是大气势、大手笔。而在具体表现手法上,同样是别具匠心。

首句“辛苦遭逢起一经”,从概括回顾自己一生的主要经历入手。诗人辛辛苦苦参加科举考试,以精通儒家经典入仕为官。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年),文天祥以进士第一名及第,后官至丞相。然而元军南侵,“干戈寥落四周星”描述激烈的兵戎相接。诗人投入军旅生活,起兵抗元已经四年,环顾周围,响应他的人却寥寥可数。诗人为自己的孤立无援感到痛心。

无奈国家局势和个人命运都难以挽回,“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二句,明确表达了作者对当前局势的认识。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中,亡国的悲剧已不可避免,个人命运更加难以预测。面对这样的巨变,诗人想到的却不是个人的出路和前途,而是深深地遗憾两年前未能在军事上取得胜利、扭转局面,大宋江山早已支离破碎,犹如狂风吹卷柳絮,败亡在即。自己即将成为亡国孤臣,仿佛无根的柳絮在半空飘散无依,命运也似暴雨击打浮萍,漂流水面。诗人以比喻方式具体形容当时的局势,从国事说到自身,更借由“雨打萍”三字,道出个人力量对国家来说根本微不足道的无奈。另外,这也隐含了诗人仍有期待,希望更多清醒的有志之士,齐心挽回衰颓局面。

五、六句承接前两句作具体的补充,借地名陈述心情,忧国伤己之情寄托于字里行间。曾经在惶恐滩头退兵,为国家命运深感忧虑;如今身在零丁洋中,叹息着自己孤苦的处境。由“零丁”之水,想到“伶仃”身世,再念及年前兵败经惶恐滩退往福建之辱,往事不堪回首,而今大势已去。“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对仗工整,自然天成,而且以地形的险恶暗示诗人处境的艰危,表现对过去的惶恐和眼前的伶仃,真是千古难得的佳句。

经历了内在情绪的跌宕起伏之后,诗人深知局势无法逆转、颓势不可挽回,与其自怨自艾、愁愁郁郁,不如为国捐躯。此念一起,豪气倾心而出,古往今来,人皆难免一死,若能为拯救国家而牺牲,舍生取义,一片丹心将永垂史册,映照千古。“人生自古谁无死”,这震天动地的一问,气壮山河,力撼千古;“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沉吟一啸,石破天惊,彪炳史册。尾联两句激情慷慨,表明了诗人以死报国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整首诗前面六句自纵、横两方面构思,从自身到国事,又从国事到自身;从实到虚,由虚到实,反复低吟了忧愤悲苦的情调,将艰危的气氛渲染到了极致。结尾两句转而逼出激昂慷慨的绝唱,完全是至性至精至情的自然流露。前六句是铺垫,悲苦欲绝;后两句才是主旨,高亢壮烈。笔锋一转,情绪由悲愤转为激昂,由压抑转为高亢,具有震撼人心、感天动地的效果。这首诗之所以流传千古、光照天地,艺术技巧并非重点,主要还是在于诗中所表现的诗人誓不与贼俱生的崇高气节。

古代文人多以国事为己任,尤其是在改朝换代的乱世烽火接踵之际。明末也有一名少年抗清英雄夏完淳,九岁即善辞赋古文,才思敏捷,有神童之称。他的诗词或慷慨悲壮,或凄怆哀婉,充满了强烈的民族意识。著有《夏内史集》及《玉樊堂词》。他有一首诗《别云间》: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这是作者遭清廷逮捕后,在押解前往南京前,临别家乡松江时所作。作者一方面抱着此去誓死不屈的决心,另一方面又对行将永别的故乡,流露出无限的依恋和深切的感叹。

首联写满腔辛酸、艰苦的飘零生涯,颔联表露故土沦丧、山河破碎,忍不住向上苍发出“谁言天地宽”的质问,充满壮志难酬的悲愤慨叹。颈联抒发眷念故土、怀恋亲人的深情。尾联盟誓立志恢复的决心。诗作与文天祥《过零丁洋》异曲同工,格调慷慨豪壮,荡气回肠,让人禁不住对这位富有强烈民族意识的少年英雄充满深深的敬意。

(基隆市立武仑中学语文教师 魏伶容)

更多文天祥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