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泊水村》原文赏析-陆游作品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2-26 01:24

夜泊水村原文

夜泊水村

陆游

腰间羽箭久凋零,大息燕然未勒铭。

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

【注释】

燕然未勒:《后汉书·窦宪传》载,窦宪率部逐北单于,“遂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勒功,纪汉威德。”燕然,山名,即今蒙古杭育山。

泣新亭:《世说新语·言语》载,晋室南渡,“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河山之异。’皆相视流泪。唯王丞相愀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新亭,又名劳劳亭,三国吴建,在今江苏南京南劳劳山上。

夜泊水村赏析

此诗作于孝宗淳熙九年(1182),时放翁主管成都府玉局观,奉祠居家,孤寂无聊。这和他所向往的“楼船夜雪”、“匹马秋风”的戎马生涯,和他“提刀独立”、“手枭逆贼”的远大抱负,相迕殊甚。“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诉衷情》)此诗所要表现的,就是这种矛盾。

在杜甫集中,有不少咏马诗。少陵写马,笔笔有意,句句含情,处处表现出一个轩昂磊落之士的形象。而读放翁此诗,则如见一匹骏马,意态雄杰,顾影长嘶。若能将此诗与少陵咏马诗比较参看,也许有助于运用想象,加深理解。

首联写遭时弃置而壮志未酬这样一个矛盾,使人如闻骏马不得其平的长鸣。“良相头上进贤冠,猛将腰间大羽箭。”(《丹青行》)杜甫用这二句诗,形容了凌烟阁上雄姿英发的功臣形象。放翁于此,以“久凋零”三字,反其意而用之,即使没有下面“燕然未勒”之语,其功业未就的叹息,也已属耳可闻。这是壮士的不平,是请缨的高呼。

颔联写诗人雄飞奋发的壮怀与达官贵人懦怯孱弱的矛盾,使人如闻骏马风厉焱举、亟思腾骞的骄嘶。“绝大漠”三字,出自《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是汉武帝表彰霍去病之语。今放翁虽已两鬓萧然,犹能横渡大漠,奋战沙场,胸中浩气,不让少年。可惜当时朝廷衮衮诸公,却只知楚囚相对,作新亭之泣,非但自身不能戮力王室,而且还阻人击楫中流。一面是“以一筹莫展之身,存一饭不忘之谊”(《瓯北诗话》语),一面却是肉食者鄙,在其位不谋其政。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颈联写诗人热血沸腾和岁月蹉跎的矛盾,使人如闻骏马腾山绝壑、赴人急难的慷慨之声。上句只有一个平声字,下句拗救,读来自有英姿勃发之感。为国雪耻,不辞万死,这是何等豪迈的气概!但如今放翁却如骏马伏枥,空有此怀,既不能图名青史,也不能长留青丝。镜中生涯,梦里功名,历代有志之士,常为之怵然而惊、凄然而悲、喟然而叹。“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书愤》)这感慨,在放翁诗中,尤觉深沉。

上面三联俱写诗人的报国情怀,末联点题,落到眼前景状。渡冰河,绝瀚海,只是梦中景象,眼前唯有一个孤寂的老翁,夜泊水村,卧闻雁唳。此联所写的萧条秋景,与上面的慷慨之词,似不相称,而这正是放翁的现状和其抱负的矛盾。在这寂寞的景况之中,诗人所发出的是不甘寂寞的呼声。就诗人来说,“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杜甫《房兵曹胡马》)然而有志无时,找不到驰骋之地;但烈士暮年,壮心未已,依然“哀鸣思战斗,迥立向苍苍。”(杜甫《秦州杂诗》)这首诗的主题正在于此。

(黄珅)

【作者】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绍兴中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即位,赐进士出身,曾任镇江、隆兴通判。乾道六年(1170)入蜀,任夔州通判。乾道八年,入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工诗、文,长于史学。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其诗今存九千余首,清新圆润,格力恢宏,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更多陆游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