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归梦寄吴樯》原文翻译赏析,(宋)陆游作品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28 04:07

南乡子词作原文

南乡子

陆游

归梦寄吴樯,水驿江程去路长。

想见芳洲初系缆,斜阳,烟树参差认武昌。

愁鬓点新霜,曾是朝衣染御香。

重到故乡交旧少,凄凉,却恐他乡胜故乡。

【南乡子·归梦寄吴樯注释】

①吴樯:指归吴船只。

②驿:古时专为朝廷传送文书者所建的休息、换马之所,此处泛指行程。

【南乡子·归梦寄吴樯译文】

孤身乘坐归吴的船只,虽然已经走过许多水陆途程,但前路依然遥远。设想在夕阳渐落时,把船系缆在百花争艳的小洲旁,远处烟霞笼罩、树木参差起伏的地方应该是武昌吧。

愁苦使人两鬓又添白发,仿佛落上了刚降的霜。曾经身穿朝服,衣服上沾满了皇宫的香气。重回故地,想必老朋友已经很少了,恐怕故乡比他乡更凄凉。

《南乡子·归梦寄吴樯》原文翻译赏析,(宋)陆游作品

南乡子词作赏析

赏析1

这首词作于淳熙五年(1178),陆游奉旨回京,从蜀中乘船东归,船近武昌时所作。词中表达了词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对成都的无限眷恋。

上片主要写沿途风景。词人由水路返京,已经行了多日,但仍然前路茫茫,不见京城踪影。“归梦寄吴樯”暗示词人此刻归心似箭,奈何“水驿江程去路长”。“想见”一词说明以下是词人的设想,并非真实的景象。词人设想在黄昏时分船能抵达武昌,而自斜阳和烟树中,词人定能依稀辨认出武昌胜景。“认”字表明词人并非第一次来武昌,这次算是故地重游。“斜阳”和“烟树”则为本词增添了一抹梦幻色彩。

下片重在抒情。上片中词人虽然暗示自己归心似箭,但下片伊始便说“愁鬓点新霜”,自叹如今已然年老,此次归京虽是盼望已久,但前途未卜,自是满腹愁肠。“曾是朝衣染御香”一句分别出自贾至《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剑珮声随玉墀步,衣冠身惹御炉香”句、岑参《寄左省杜拾遗》“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句。结尾三句依然是设想,揭示了词人的矛盾心理。想要归乡,但久别之后的故乡好友早已离散不知去处,自己一人归去自是凄凉,唯恐会有“他乡胜故乡”之感,这是词人所不愿看到的,因而为此矛盾。

整首词虚实相映,情景交叠,构思巧妙,言语简洁,富有极强的感染力。

赏析2

淳熙五年(1178年)春二月,陆游自蜀东归,秋初抵武昌。这首词是作者在将要到武昌的船中所写的。

上片写行程及景色。“归梦寄吴樯,水驿江程去路长。”写作者只身乘归吴的船只,虽经过了许多水陆途程,但前路还很遥远。陆游在蜀的《秋思》诗,已有“吴樯楚柁动归思,陇月巴云空复情”之句;动身离蜀的《叙州》诗,又有“楚柁吴樯又远游,浣花行乐梦西州”之句。屡言“吴樯”,无非指归吴的船只。担忧前程的遥远,寄归梦于吴樯,也无非是表达归吴急切的心情,希望船行顺利、迅速而已。妙在“寄梦”一事,措语新奇,富有想象力,有如李白诗之写“我寄愁心与明月”。“想见芳洲初系缆,斜阳,烟树参差认武昌。”“想见”,是临近武昌时的设想。

武昌有江山草树之胜,崔颢《黄鹤楼》诗,有“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之句。作者设想在傍晚夕阳中船抵武昌,系缆于洲边上,必然能看见山上山下,一片烟树参差起伏的胜景时的情景。单单一个“认”字,便见是归途重游,已有前游印象,可以对照辨认。这三句,写景既美,又切武昌情况;用笔贴实凝炼,而又灵活有情韵。

下片抒情。“愁鬓点新霜,曾是朝衣染御香。”上句自叹年老,是年五十四岁;下句追思曾为朝官,离开朝廷已经很久。这次东归,是奉孝宗的召命,念旧思今,一样是前程难卜,感情复杂,滋味当然不会好受。“朝衣”事,是从贾至《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剑珮声随玉墀步,衣冠身惹御炉香”、岑参《寄左省杜拾遗》“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中演化而出。

下面三句,与上片结尾相同,也是运用了设想的手法。

作客思乡,本是诗人描写晋王赞诗:“人情怀旧乡,客鸟思故林。”唐李商隐诗:“人生岂得长无谓,怀古思乡共白头。”陆游在蜀,也有思乡之句,如“久客天涯忆故园”、“故山空有梦魂归”等。这时作者在还乡途中,忽然想起:“重到故乡交旧少,凄凉,却恐他乡胜故乡”。意境新奇。这个意境,似源于杜甫《得舍弟消息》诗:“乱后谁归得?他乡胜故乡。”但杜甫说的是故乡遭乱,欲归不得,不如在他乡暂且安身,是对过去之事的比较;陆游说的是久别回乡,交旧多死亡离散的变化,怕比客居他乡所引起的寂寞与伤感更大,是对未来之事的顾虑。语句相同,旨趣不同,着了“却恐”二字,更觉得这不是简单的沿袭。

这未必就等于黄庭坚所说的“脱胎换骨”,而更可能是对各自生活感受的不谋而合。这种想归怕归的心情,内心是矛盾的,所以陆游到家之后,有时有“孤鹤归飞,再过辽天,换尽旧人”、“又岂料如今余此身”(《沁园春》)之叹;有时又有“营营端为谁”、“不归真个痴”之喜。

这首词,精炼贴实之中,情景交至,设想新奇,虽词较短,但富有很深的意味。

【宋词地图】

武昌:为武汉市的南大门,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楼”盛誉的黄鹤楼就在武昌,其距今已有1700余年的历史。

《南乡子·归梦寄吴樯》原文翻译赏析,(宋)陆游作品

作者简介

陆游(1125 -1210)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陆佃之孙。以荫补登仕郎。绍兴中试礼部,以语触秦桧,被黜。绍兴二十八年(1158),始仕福州宁德县主簿,调福州决曹,迁大理司直。孝宗即位,除枢密院编修官兼编类圣政所检讨官。史浩、黄祖舜荐以“善词章、谙典故”,赐进士出身。隆兴元年(1163),张浚北伐,陆游为镇江通判。乾道元年(1165)改隆兴府通判。二年免归,卜居镜湖之三山。乾道五年差通判夔州。八年,四川宣抚使王炎辟为傒办公事,改成都府安抚司参议官,历蜀州通判,摄知嘉州、荣州事。淳熙二年(1175),四川制置使范成大延置幕僚,宾主唱酬,人争传颂。因人讥其颓放,自号放翁。淳熙五年东归。七年,奉祠归。十三年,起知严州,历除军器少监,迁礼部郎中。光宗即位,兼实录院检讨官,旋即罢归山阴,闲居十馀年。

嘉泰二年,诏权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预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寻兼秘书监。次年归。居于山阴。嘉定二年卒,年八十六。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为中兴四大诗人,其为中兴之冠,人呼为小太白。有《剑南诗稿》八十七卷、《渭南文集》五十卷、《南唐书》十八卷。词二卷,载于《渭南文集》。淳熙十六年(1189),自编词集成,作《长短句序》云:“予少时汩于世俗,颇有所为,晚而悔之。然渔歌菱唱,犹不能止。”此后未尝绝笔,刘克庄《后村诗话续编》云:“放翁长短句,其激昂慷慨者,稼轩不能过,飘选高妙者,与陈简斋、朱希真相颉颃。流丽绵密者,欲出晏叔原、贺方回之上。”

《南乡子·归梦寄吴樯》原文翻译赏析,(宋)陆游作品

更多陆游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