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原文赏析-注释题解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25 13:24

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作品原文

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

李白

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

长随君,君入楚山里,云亦随君渡湘水。

湘水上,女萝衣,白云堪卧君早归。

【注释】

(1)刘十六:姓刘排行十六,名不详。

(2)楚山秦山:分指楚地(今湖南一带)和长安,是刘十六归去和诗人相送之地。

(3)女萝衣:以女萝为衣。

(4)白云堪卧:南朝时,陶弘景隐于句曲山,齐高帝萧道成有诏问他“山中何所有?”他作诗答说:“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从此白云便与隐者结下不解之缘了。早归:催促人起程,完全违背送行诗常见的留恋不舍的情绪。这里实是说诗人自己要早点归隐。

李白《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原文赏析-注释题解

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题解赏析

【题解】

这首诗大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元年(742),李白在长安为送别刘十六归隐湖南而作。全诗表达诗人送别刘十六之际,对刘十六的祝愿之意以及希望刘十六早日归隐的意愿。

【赏析】

这首送别诗,一反送别诗表达分离殇别的常态,既抒写诗人真心祝福刘十六的归隐之行,也借刘十六此举暗示诗人心中郁结待归隐之举消解的怨支。

天宝初年,已过不惑之年的李白,自视是君王眼中的蛾眉,然而终因朝中“珠玉买歌笑,糟糖养贤才”(《古风》其十五)的黑暗而陷入深深地失望之中。失望之余,归隐山中,高卧林间,成为他的隐衷。故而,当友人刘十六意欲归山之际,诗人写下此诗,寄寓深意。

诗题中明言送刘十六归山,点明题旨,而饰以“白云歌”一词就颇显诗人的匠心了。白云这一意象历来与归隐之意相关。唐王维《送别》诗云:“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睡(chui)。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王维送友人归隐,未句以“白云无尽时”极写自己对友人归隐的羡慕向往之情。明人方弘静说:

《白云歌》无咏物句,自是天仙语,他人稍有拟象,即属凡辞。”可见,诗人虽然以白云之象贯穿全文,却将这首诗题为“白云歌”,直接将读者带入隐者清高自守的脱俗之境,诗经清远。

诗文中紧扣诗题“白云歌”,紧紧围绕白云这一意象,写最抒怀,煞是别致。

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起句清雅飘逸。刘十六归隐的出发地在秦地,归隐地在楚地,隔山隔水数千里,无妨,因为

长随君,君入楚山里,云亦随君渡湘水”,这一路上有白云为伴,随他渡湘水,随他入楚山里,处处与清趣相伴,宛若有飘逸之风吹送,践山涉水也是歌。“白云”的顶针手法,将白云沿途诗意相送的情味暗自传达出来,情味悠长,且富有人情意味。另外,诗人以“楚山”“秦山”替代“楚地”“秦地”,用字刻意之中传达出诗人的匠心,山字较之地字更与诗题中的归山一词暗合,在空间上营造出与白云相应的归隐之境来,居于其间的隐者形象更为鲜明。

未句“湘水上,女萝衣,白云堪卧君早归”,诗人遐想刘十六行经湘水时,或可以遇以女萝为衣的山鬼。女萝,植物名,即松萝,多附生在松树上,成丝状下垂。屈原《九歌山鬼》云:“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藤荔兮带女萝。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一个美丽的女神山鬼以喜悦的心情,为心上人精心打扮。“女萝衣”此处代指山鬼,山鬼“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精心装扮,折花以遗自己所思之人。汉代王逸注云:“所思,谓清洁之士若屈原者也。”诗人借《山鬼》的典故渲染隐逸之地的令人向往,就连山鬼也盛情以待。特别是,以屈原隐喻友人刘十六,更是对全诗的一个升华。“白云堪卧”,意即山间可隐,白云生处将是友人再好不过的归宿,言下颇有朝中难居之意。故而“君早归”三字,是诗人对刘十六选择归山的鼓励与羡慕,也是对自己“不堪卧白云”的现状的无奈,原来诗人既别友人,又借友人的酒杯浇自己心中之块垒,诗意蕴藉繁复。

李白的这首歌行诗,凡八句四十二字,实属短章,然而以白云之象串接全诗,使得诗歌意境清远、诗旨明晰,楚山、长随君、湘水、白云等词反复出现,兼之两处顶针手法的巧妙运用,形成诗歌回环复沓的节奏,使得诗歌声韵流转,诗人的情怀随之摇曳生姿。诗歌富有结构美、音乐美、主题美,可谓是歌行中的上佳之作。反复吟咏,可得其妙。

更多李白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