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行路难三首》(其三·有耳莫洗颍川水)原文赏析-注释题解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25 13:09

行路难三首·其三作品原文

行路难三首·其三

李白

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蔽。

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

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残身。

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

陆机雄才岂自保?李斯税驾苦不早。

华亭鹤喷可闻?上蔡苍鹰何足道()?

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

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干载名?

【注释】

(1)颍川水:晋朝皇甫谧《高士传》卷上《许由》篇:“ 尧让天下于许由,…….由于是遁耕于中岳颍水之阳,箕山之下…….尧又召为九州长,由不欲闻之,洗耳于颍水滨。 ”首阳蕨:《史记·伯夷列传》:“ 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遂饿死于首阳山。 ”《索引》:“ 薇,蕨也。 ”按,薇、藤本二草,前人误以为一。

(2)含光混世贵无名:此句言不露锋芒,随世俯仰之意。《高士传》:巢父谓许由曰:“ 何不隐汝形,藏汝光?

(3)“ 吾观 ”二句:《史记·蔡泽列传》:“ 四时之序,成功者去。...商君为秦孝公明法令,……功已成矣,而遂以车裂。…..白起.…功已成矣,而遂赐剑死于杜邮。吴起……功已成矣,而卒枝解。大夫种为越王深谋远计……令越成霸,功已彰而信矣,勾践终负而杀之。此四子者,功成不去,祸至于身?

(4)子胥:伍子胥,春秋未期吴国大夫。

(5)陆机雄才岂自保:陆机是西晋文学家、书法家。

(6)李斯税驾苦不早:李斯,秦国统一六国的大功臣,任秦朝丞相,后被杀。

(7)“ 华亭 ”二句:前一句写陆机苦不早致仕,后一句写李斯苦不早解驾休息。

(8)“ 君不见 ”四句:写晋人张翰。《晋书-张翰传》:“ 张翰,字季鹰,吴郡吴人也。.…..为大司马东曹擦。……..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蔬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官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或谓之曰:‘卿乃纵适一时,独不为身后名邪?’答日: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时人贵其旷达。

李白《行路难三首》(其三·有耳莫洗颍川水)原文赏析-注释题解

行路难三首·其三题解赏析

【题解】

这首《行路难》(其三),有别于其一、其二的出入世的纠结挣扎,直言表达自己厌烦朝野之争,意欲隐退江湖的意愿。全诗分三层递进,表达自己避祸而隐,求得人生自适的人生哲思。

【赏析】

李白常常是个情绪化的诗人,情绪常常驱使着他怒意表达他彼时彼刻的所思所想。这首《行路难》其三,淡去了诗人骨子里执着的用世热情,借古人之事劝慰自己“ 且乐生前一杯酒 ,不为身后千载之沽名,表达了他退隐朝野,及时行乐的意愿,情绪纯粹,表达通透。通篇用典,却似信手拈来,化用于无痕,了无掉书袋之嫌,诗歌意境典雅蕴藉,读来心下不禁对其许之再三。

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蔽。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

这四句,诗人开门见山,坦言自己的人生观,他认为人生须当韬光养晦,混沌于世,无需对虚名孜孜以求。许由不欲天下,何必一定要选择远人,要到颍水里洗耳朵呢?叔齐伯夷忠于前朝耻于新朝,何必一定要选择弃世,到首阳山上采薇而食以致饿死呢?人生在世,无名混世也是一种人生,何必一定要把自己弄成孤家家人,清高堪比云月,与世格格不入呢?

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残身。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陆机雄才岂自保?李斯税驾苦不早。华亭鹤唉返可闻?上蔡苍鹰何足道?

这八句,诗人例举历史上四位功成身不退以致最终残身者,以功成身退来自戒。“ 弃世非吾愿,济世尤艰险 ”,诗人历览前朝贤达之士,窥得许多人功高盖主终获残身的凄惨结局。伍员文谏武攻助吴王夫差称霸吴越之地,可最终不敌美人一计,获夫差赐剑自;屈子忠而被谤,信而见疑,终被流徙,回朝无望,终投泪罗江而去;陆机“ 少有奇才,文章冠世 ”,时有“ 二陆入洛,三张减价 ”之说(“ 三张指张载、张协和张亢),可最终不抵宦人一言,获人谗言之害;李斯由布衣而位极人臣,自无居其上者,但最终不逃物极必衰之则,获腰斩于市之刑。才无可恃,位无可居,岂不闻陆机临行前的“ 华亭鹤唉

之叹,岂不闻李斯临刑前的“ 上蔡执苍鹰 ”之慨?急流勇退,功成而身退,谁能抗衡朝野之争的无情,谁能主宰宦海沉浮的身不由己?这八句暗扣“ 行路难 ”的诗歌主旨,强化仕途艰险,追求功成而不身退,将意味着最终的人生悲剧。

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干载名?

这四句,以“ 君不见 ”领起,暗含诗人赞赏、羡慕张翰之举的心情,也表达出诗人在经历了“ 行路之难 ”的艰险之后,反观人生的思考。世道险恶,济世之举无异于徒劳之举,世外岂有桃源可寻,出世之举无异于缘木求鱼。两难之际,诗人想起晋时吴郡人张翰异乡为言

乃思吴中蔬菜、莼羹、鲈鱼脍就“ 命驾而归 ”,顿时觉得张翰“ 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官数千里,以要名爵乎? ”的洒脱自适颇能解惑自己奔走仕途的艰难与不解。张翰生逢乱世,借思乡之名辞言回家,以得全身而退;李白亲身经历宫廷政治的险恶与无常,不得不辞官去京,功未成而身退,未得旷达,对张翰之举心生羡慕之意也是自然的。于是,诗人在无可选择的时候,以张翰之举作自我宽慰:人生得意须尽欢,及时行得眼前乐,岂能为了身后千载虚名苦了今生?只是李白太狂傲,把这种宽慰写得如此理直气壮,就好像是李白的人生宣言一般。尽管如此,依然遮掩不住“ 谪仙人 ”热倩而洒脱的天性。这首诗从主张混世无名开篇,以功成身不退而命的历史人物自戒,以张翰之例表达自己追求适意人生的自我宽慰。一篇之意三层而两折,委婉达意,颇有韵味。

这三首《行路难》,以“ 行路难 ”为核心命意,借以传达的人生态度由积极入世开始,经由出入世的矛盾挣扎,最后由出世自适为结束,诗人的心路历程在此表现得一脉相承。李白的人生是儒释道的合体,入世出世始终是他身上最纠结的命题,在《行路难》三首中,我们可以窥见他人生的起起落落中始终不变的热切与洒脱,或许这是这三首诗歌中最为打动我们的力量。

更多李白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