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冬寒气至》原文赏析-古诗十九首-两汉诗歌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2-22 03:21

孟冬寒气至原文

孟冬寒气至

古诗十九首

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慄。

愁多知夜长,仰观众星列。

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

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

置书怀袖中,三岁字不灭。

一心抱区区,惧君不识察。

【注释】

1、惨傈:寒貌。一说当作“栗冽”。

2、三五:十五日。

3、四五:二十日。蟾兔:月的代词。古代神话说月中有玉兔捣药不息,又说后羿妻姮娥偷吃神药,飞入月宫,化为蟾蜍。月中有兔的传说曾见于《楚辞·天问》。月中有蟾蜍的传说曾见于汉乐府。《董逃行》:“白兔长跪捣药虾蟆丸。”虾蟆就是蟾蜍。

4、区区:忠爱。

《孟冬寒气至》原文赏析-古诗十九首-两汉诗歌

孟冬寒气至赏析

这也是思妇的诗。上半说冬夜漫漫,愁人不寐,往往是望星望月地度过。下半追述曾接到爱人一封多情的书札,藏在怀袖中已经三年了,因为保护得好,丝毫不曾磨损,这种拳拳忠爱之心不晓得远方人知还是不知。

此篇为《古诗十九首》中的第十七首,描写在漫漫的冬夜里一位思妇的离愁别恨,通过怅望星空所引起的遐想和对往事的回忆,表现出她对爱情的执著追求和坚定不移。

诗的开头两句,即点出了节令的变化。孟冬十月,北风凛冽,使人冷得发抖,“惨慄”前加一“何”字,对北风之寒作了夸大形容,既突出了主人公对季节变化的生理感受,又暗暗指出思妇的心理感受。因为孤独和凄凉寂寞,更觉冷上加冷。三、四两句,渐入佳境,点出愁多夜长的无聊。因为愁多不寐,更觉到长夜漫漫,在愁极无聊的情况下,思妇只好走出闺门,仰望着寒夜的星空,通过寄意寒星的遐想,来表现主人公的怀远之情。

“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二句,显然不是描写眼前的实景,而是即实就虚,既有眼前之景,又有追数从前月圆月缺的含义,这比仅写实景,含蕴更加丰富。月缺月圆,象征着人间的悲欢离合,也标志着时间流逝的过程,从这里透露出一个信息,在漫长的别离岁月中,思妇不知经历了多少孤栖之夜,又不知看到了多少次月圆月缺。离别之久与思念之苦,通过“三五”“四五”的连叙中,得到深透的表现。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即实就虚的艺术描写,在美学效果上胜过实景的描绘。

“客从远方来”以下八句,是诗的后半篇,此八句通过一件往事的回忆,表现自己对爱情的坚贞。“客从远方来”是全诗的转关处,在前六句之后凭空跳出此一句,表面看来这种跳跃性使得上下文不太衔接;实则意脉相连,天衣无缝,因为这件事是“仰观众星”所引起的联想,正可以看作是追数月圆月缺的连锁反应,其内在联系是紧密的。从客人由远方捎来一封书信可知这位思妇的丈夫远在天涯,因丈夫不能回来,故托友人捎回一封平安家信。“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二句,概述了书信的内容,信的开头,就说到“长相思”,足见他们是一对恩爱夫妻,在离别之后,他并没有忘记她。从“久离别”三字可知,他们分别已经很久了,而且来信已过三年了,直至今天,他既没有归家,也没有再来信,时间的漫长,道路的遥远,音讯的稀疏,思念的急切,均可以一一想见。“置书怀袖中,三岁字不灭”两句,是虚实结合的艺术描写。一封书信,藏之三年,可能是实情;把书信藏在怀袖中,经过三年,字迹不灭,那就是虚写了。思妇对书信如此珍重,好像信上的每一个字,都深深地印在她的脑海里,藏在她的心里,永远也不会磨灭,这位女主人公对丈夫的思念,对爱情的坚贞,通过这两句诗,表现得十分充分,这是《古诗十九首》的深于造情之处。结尾两句,是以转作收。女主人公由回忆转到眼前的现实中来。长年离别,会合难期,如今音讯渺茫,这一切都是无可奈何的,而从自己方面来说,也只能“一心抱区区”,永不变心。但又担心自己的拳拳之心,不为对方“识察”,此中又更深一层地透出思妇的哀恋与忧虑。意悲而远,真可谓“一字千金”。

(刘文忠)

更多古诗十九首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