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还山吟送沈四山人-原文句解题解赏析-高适作品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24 06:50

赋得还山吟送沈四山人原文

赋得还山吟送沈四山人

高适

还山吟,天高日暮寒山深,送君还山识君心。

人生老大须恣意,看君解作一生事。

山间偃仰无不至,石泉淙淙若风雨,桂花松子常满地。

卖药囊中应有钱,还山服药又长年。

白云劝尽杯中物,明月相随何处眠?

眠时忆问醒时事,梦魂可以相周旋。

赋得还山吟送沈四山人句解

还山吟,天高日暮寒山深,送君还山识君心

日暮时分,诗人在即将沉入夜色的山野,送别志同道合的挚友沈千运,送他回到那寒冷的深山之中。深秋时节,自然不能折柳相赠,也没有过多的言语,只有两颗惺惺相惜的心互相理解,珍重道别。

人生老大须恣意,看君解作一生事

“老大”,意同古诗《长歌行》“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中的“老大”,就是年老的意思;“恣意”,自由放纵。“解作”,明白、晓悟。友人沈千运活到这把年纪,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人应活得任意自由,不该再被世俗所束缚和限制。据《唐才子传》记载,沈千运屡试不售,“时年齿已迈……遂浩然有归欤之志,赋诗曰:‘栖隐无别事,所愿离风尘。不来城邑游,礼乐拘束人。’……尝曰:‘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有薄田园,儿稼女织。偃仰今古,自足此生,谁能作小吏走风尘下乎?’”记载中所说的,即沈千运晓悟的道理。下面的诗句中,也用到沈千运所说“偃仰”等语。

山间偃仰无不至,石泉淙淙若风雨,桂花松子常满地

“偃仰”,原为俯仰之意,这里指闲适自在。“淙淙”,流水的声音。山间泉水淙淙,桂花、松子等落得满地都是。生活在此中的隐士,该是何等逍遥惬意啊!这是诗人对山中隐居生活的一种美好想象和愿景。

卖药囊中应有钱,还山服药又长年

“囊”,袋子。隐士多采药服食,以求延年益寿,同时可以出售所采药材,用以维持生计。这两句带有开玩笑的性质,诗人对友人说:你卖药材可以换钱,囊中不至于羞涩;回到山中,又可以服食这些药材,长命百岁,这样一举两得的好事何乐而不为!这里也暗用后汉韩康采药、避名的典故,称许友人的高士风范。据《后汉书·逸民传》,韩康“常采药名山,卖于长安市,口不二价,三十余年”,后来因为“不二价”而知名,叹息说:“我本欲避名,今小女子皆知有我焉,何用药为?”于是遁隐山中。

白云劝尽杯中物,明月相随何处眠

“杯中物”,指酒,语出陶渊明《责子》诗:“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白云劝酒,明月相陪,这些最美好的自然景物成为友人最好的伙伴。白云向来与隐者生活联系在一起,南朝陶弘景号“山中宰相”,齐高帝萧道成有诏问他“山中何所有”,他赋诗答:“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高适这两句将归隐生活写得极富自然之趣。

眠时忆问醒时意,梦魂可以相周旋

“醒时意”,指清醒时对朋友的思念。“周旋”,这里指往来、交际。睡眠时若还记得醒时的思念,则友人在梦中也可以往来相聚。明凌宏宪《唐诗广选》评论这两句“收语出不意”,就是说诗人在结尾的时候出其不意,戛然而止,真可谓余味悠然。这两句同样写隐士生活的洒脱自然,但也带有一些孤寂之感。

赋得还山吟送沈四山人-原文句解题解赏析-高适作品

赋得还山吟送沈四山人题解赏析

【题解】

沈四山人,即沈千运,吴兴(今属浙江)人,是当时的名士;工古体诗,气格高古,因为排行第四,“当时士流皆敬慕之,号‘沈四山人’”(元辛文房《唐才子传》卷二)。天宝年间,沈千运屡试不中,又年老体衰,遂到濮上隐居。

唐玄宗天宝四载(745)至六载,高适旅居东平。天宝四载秋,他曾与李白、杜甫等人同游濮上(即濮水之上,在古卫国境内,今河南濮阳一带)。天宝五载或六载秋,高适写了本诗及《赠别沈四逸士》等诗作,送沈千运还山归隐。“赋得”表明此诗是指定或限定的诗题。在诗中,他把隐居生活写得十分闲适自在,可能有安慰友人的用意。诗中也写出了隐居孤寂之感。

【赏析】

这篇写给沈千运的赠别诗,以知己之情、潇洒飘然的风度,描绘出友人清苦而悠然的隐居生活。诗人写隐者心底的孤寂,但更着力写出了隐居生活的恬然舒适。所谓“人生老大须恣意”、“还山服药又长年”、“白云劝尽杯中物”等语,都可谓以极热闹的笔法写极清冷的事情,透露出对友人的关心和劝慰之意。

汉代淮南小山《招隐士》把隐者的生活环境写得荒凉、凄惨,因为该篇的主旨是“招隐士”,所以要极力陈说山中的艰苦险恶,劝告隐士归来。而高适的用意恰相反,所以他笔下的隐居生活,有种超然世俗、不为功名利禄纠缠的闲逸之情。山石流泉,淙淙作响;桂花缤纷,松子满地。美好怡人的大自然,令人向往。友人在深山中生活,与世无争,一派逍遥。采药既可卖钱,还能服食求长生,何乐而不为?当然,这些美好的描写和联想,并不能完全掩饰友人和诗人自己在现实中的挫败之感和知己分别的惆怅之情。

明钟惺、谭元春编《唐诗归》录谭元春评语,称:“‘梦魂可以相周旋’、‘知君以此忘帝力’、‘我公不以为是非’,皆以此一种句法,妙绝千古,当看其用笔老处。”又云:“观其落笔驻笔,清健高雅处。”钟惺的评语则云:“幽人语境,相视略领,旁人不知。”分别从句法技艺、境象等方面谈此诗的优胜之处。清张文荪《唐贤清雅集》评论此诗:“起处已尽大意,后节节回应,神气一片。”近人高步瀛《唐宋诗举要》则称许此诗“兴象华妙,音韵尤美”。

赋得还山吟送沈四山人-原文句解题解赏析-高适作品

【诗人名片】

高适简介

高适(约700—765),字达夫,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世居洛阳。他是盛唐时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与岑参并称“高岑”。高适既是杰出诗人,又是战功卓著的将领。在唐代重要诗人中,他算是唯一取得较高政治地位者。

高适家境贫寒。虽然出身官僚家庭,父亲曾任韶州(今广东韶关)长史,但到了高适的时候,家中已经日渐衰败,靠躬耕田垄过活。高适早年“性拓落,不拘小节”。二十岁时,他赴京求官,自以为唾手可得,写诗说“举头望君门,屈指取公卿”。谁知现实偏不使他如愿。他失意而归,长期客居梁宋(今河南商丘一带),“以求丐取给”,靠友人资助生活。

他爱交游,有游侠之风,以建功立业自期。除早年游历长安之外,他后来还到过蓟门、卢龙一带,寻求进身之路,都没有成功。开元二十年(732),高适北上漫游燕赵一带的时候,正值燕山一带发生北部游牧民族侵犯唐朝边境的战事。他投信安王李祎幕府,希望入幕从戎,把求取功名的希望寄托在战场上。这时他作有《信安王幕府诗》。但愿望又一次落空,他只得抱恨而归。这期间,他以亲身经历和体验,写出了《塞上》、《蓟门五首》等边塞诗作。

开元二十三年,高适再次入长安应试,仍然落第。他在长安、淇上逗留了一段时间,约于开元二十五年末或次年初返回,继续客居梁宋。与前一段客居生活不同,这期间他曾几度外出。特别值得提起的是,天宝三载(744)至五载间,他与李白、杜甫结交,曾两度相聚,同游梁宋、齐鲁。他们一起饮酒出游,怀古赋诗。与李、杜二人的交识,推动了高适诗歌的创作。杜甫在《遣怀》诗中曾回忆这段交游生活:“昔我游宋中,惟梁孝王都……忆与高李辈,论交入酒垆。两公壮藻思,得我色敷腴。”

从开元二十年至天宝八载(749),高适浪游无成。但这段时间,他常接触下层社会,因而对现实有比较深刻的感受,写了大量杰出的边塞诗和反映民间疾苦、抨击朝廷权贵骄奢淫逸的作品。每写成一篇,常被传诵,由此诗名渐著。他在不少诗中也流露了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愤懑和痛苦情绪。这段时间是他诗歌创作的鼎盛期。

天宝八载,经睢阳太守张九皋推荐,已到知天命之年的高适才中有道科,授封丘(今属河南)尉,由此开始自己的仕宦生涯。但官职如此卑微,使他感到难以实现远大志向。而腐败、残酷的“吏道”,更使他不堪忍受。天宝九载冬,他北使清夷军(治所在今河北怀来,当时属范阳节度使管辖)送兵,第二年春回到封丘。到天宝十一载,他就因不忍“鞭挞黎庶”和不甘“拜迎官长”而辞官,又一次到长安。到长安后,他曾与杜甫等旧游重会。不久,年过五旬的高适终于等来了机会。他接受河西(今甘肃武威)节度使哥舒翰之聘,前往其幕中担任掌管书记。这次出塞,虽然也说不上如何得志,但相比首次出塞,高适自己还算比较满意。这年冬他随哥舒翰入朝,次年返河西。自入哥舒翰幕府起,高适仕途渐趋显达,他也把哥舒翰视为知己。

天宝十四载冬,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诏命病废在家的哥舒翰平乱,高适也被擢拔为左拾遗,转监察御史,辅佐哥舒翰镇守潼关。由于杨国忠等弄权,耽误战机,以致哥舒翰战败,潼关失守,长安城被叛军攻破,玄宗出走四川。高适择小路追赶玄宗,在河池向玄宗面陈潼关失守的经过和原因,反映了士卒生活艰苦、有些长官只知享乐而军无斗志等情况。玄宗闻言,嘉其忠义,擢授侍御史,随又升为谏议大夫。

《旧唐书·高适传》说他“尚节义,逢时多难,以安危为己任”。他向玄宗献策,主张将国库所存钱粮拿出来招募士卒,聚集力量抗击叛军;玄宗欲使诸王分镇各地,高适竭力劝阻。唐肃宗至德元载(756),永王璘进兵江淮,高适被任命为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使兼采访使,率兵讨伐。他与其它平叛军合力,将永王兵马击溃,永王被杀而乱平。此后,高适参加平定安史之乱,转战南北,功勋卓著,名震朝野。高适在朝为官,史书称其“负气敢言,权幸惮之”。肃宗乾元元年(758),权臣李辅国“恶适敢言,短于上前”,在肃宗面前说高适的坏话,结果高适被降任为太子詹事,留司东京洛阳。次年,他出任彭州(今属四川)刺史,上元元年(760)又转任蜀州(今四川崇庆)刺史。当时蜀地发生叛乱事件,高适参加了平叛之役。唐代宗宝应元年(762),高适被任命为成都尹,次年又升任剑南西川节度使。

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吐蕃攻取陇右,十月进占邠州、武功。唐廷震动,唐代宗逃奔陈州。吐蕃兵进占长安城后,因怕中计被歼,遂引军退去。此时高适率兵至长安迎战,给吐蕃兵以重创。广德二年,高适被召还京,离开西蜀。他在西蜀时虽无卓著政绩,但“政存宽简,吏民便之”。他回朝后任刑部侍郎、左散骑常侍,因功封渤海县侯。但转过年来,即永泰元年(765),即因病辞世。

可以说,高适不仅是一位有成就的诗人,还是一位颇有胆识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后期仕途之通达,为唐代诗人所少有。以入哥舒翰幕为界,高适的诗歌创作大致可分前后两期。其主要成就集中在前期。后期尤其是至德元载以后,他仕途得意,虽然也写过一些佳作,但总的说来较前期逊色。在他的一部分诗作中,也流露出热中功名、片面为唐王朝歌功颂德的庸俗思想,这毋庸讳言。

高适长期漂泊,从军后又多年驰骋疆场,对边塞风光和军旅生活有着深切感受。他所写诗歌,常结合壮丽的边塞风光,抒发抗敌御侮的爱国思想,以及反映征人思乡、少妇怀远和士卒驰驱沙场的艰苦、牺牲精神等。其诗慷慨豪放,悲壮苍凉,给人以积极奋进的感受。《全唐诗》中收其诗作二百余首,其中尤以《燕歌行》、《塞下曲》等被广为传唱。诗中“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等豪言,表现了诗人以身许国的开阔胸襟、昂扬乐观的爱国主义热情,反映了时代的强音;同时,这种格调也构成了他边塞诗创作的主旋律。

高适与岑参都有过军旅生活的经历,又都以歌行体见长,因而他们的诗具有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苦的奋斗精神的共性。但两人的创作风格却又迥然不同。岑参的边塞诗以雄奇瑰丽为主要特色,具有浓郁的浪漫色彩。高适的诗歌同样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但相比之下,他的诗风现实主义多于浪漫主义。在描写边塞的战斗生活时,他侧重于表现战斗的激烈、艰苦和对士卒的同情。例如在《燕歌行》中,他就将沙漠的荒凉环境、激烈的战斗气氛、士兵的复杂心态等思想内容融为一体,形成了雄厚豪健、悲壮浑朴的艺术风格。他的一些赠别诗,如《别董大》、《别韦参军》,也具有豪迈动人的气概。

高适的诗作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他早期的诗歌很多都表达感慨怀才不遇、仕途失意的主题。这类题材的作品思想内容比较复杂。如《别韦参军》、《淇上酬薛三据兼寄郭少府微》、《效古赠崔二》等,抒写了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忧愤,对现实有所不满。而像《赋得还山吟送沈四山人》、《人日寄杜二拾遗》等,或抒发友情和别意,或向往隐居生活,情意真挚,颇有感染力。但这类诗中也往往掺杂企羡功名富贵或者消极出世的思想。

高适还写了一部分反映民生疾苦的诗歌。这类诗歌,也主要是在前期创作的,讽时伤乱,指斥弊政,对统治者的骄奢淫逸有所批判,如《古歌行》、《行路难二首》、《封丘作》、《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之九、《东平路中遇大水》等。他的这部分诗歌真实地描写了广大农民遭受赋税、徭役和自然灾害的重压,对他们的困苦境遇表示同情。此外,他还写过一些赞美“良吏”的诗,从“仁政”思想出发,提倡轻徭薄赋。在盛唐诗人当中,高适是反映民生疾苦比较突出的一个。这与他长期接触社会下层的生活和同情民众、济世安邦的理想有密切关系。安史之乱后,高适还写下一些此类诗作,如《酬裴员外以诗代书》、《登百丈峰二首》等,对政局流露出忧虑和愤慨之情。

高适诗中成就最高的还是边塞诗,代表作有《燕歌行》、《蓟门行五首》、《塞上》、《蓟中作》、《九曲词三首》等,也主要创作于前期。他这些优秀的边塞诗内容丰富、思想深刻、形象生动,充满乐观情绪和爱国主义精神,赞扬了边防将士的斗志,歌颂了他们以身殉国杀敌立功的豪情,同时也表现出诗人“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的政治抱负。他的边塞诗还有一些描写普通士兵生活和揭露将领骄奢淫逸之状,具有积极意义;在这部分作品中,他一方面歌颂战士立功报国、建功立业的豪情,表现他们从军生活的艰苦和对和平的向往,另一方面则揭露边将的骄奢淫逸和朝廷的安边无策,流露出忧国爱民之情。他的边塞诗语言质朴精炼,气势雄健高昂,感情深挚,风格遒劲,是盛唐边塞诗中的精品。

此外,高适的一些咏史之作如《宋中十首》,以及某些描写旅途景色的诗如《使青夷军入居庸三首》、《赴彭州山行之作》等,也颇有佳句。

高适的诗在当时已享有很高声名。《新唐书·高适传》说他“以气质自高。每一篇已,好事者辄传布”。唐殷璠在《河岳英灵集》中也称许他“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故朝野通赏其文”。感情深挚,意气骏爽,语言端直,笔力浑厚,是高适诗风的基本特点。以诗体而论,高适诗古体胜过近体,尤以七古最为擅长。他的歌行长篇,波澜浩瀚,沉雄激壮,声情顿挫;五古则质朴古直,接近汉魏古诗;他的近体以七律和七绝为工。

高适作品在他生前即进行了编集,有天宝七载(748)左右张九皋编、颜真卿作序的诗集,但已佚失。新、旧《唐书》著录其文集二十卷,今亦不存。现在传世的有《四库全书》所收明汲古阁影宋抄本《高常侍集》等,保存了他的诗歌约二百四十首。现在通行的高适作品版本,有今人刘开扬整理《高适诗集编年笺注》、孙钦善整理《高适集校注》等。

赋得还山吟送沈四山人-原文句解题解赏析-高适作品

更多高适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