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词》原文翻译赏析-刘禹锡-七言绝句-唐诗三百首

作品体裁:七言绝句 时间:2024-02-06 09:23

唐诗三百首第274首刘禹锡的《春词》,收录于清人孙洙(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第十卷七言绝句。不言人愁,只说春光深锁,满院皆愁;不说寂寥,只说孤立院中闲数花朵;不说孤凄、新妆无人可赏,只说蜻蜓被花容吸引,停伫欣赏。诗人委婉曲折地描写女子不知为谁而妆饰的自怜自伤,刻画细腻委婉,别致有味。

春词作品原文

春词

刘禹锡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春词》原文翻译赏析-刘禹锡-七言绝句-唐诗三百首

春词译文注释

译文一

脂粉匀称打扮一新下红楼,深深庭院春光虽好只添愁。

走到庭院中细数新的花朵,一只蜻蜓飞到了玉簪上头。

译文二

她梳妆匀称,恰合脸庞,就这样走下了红楼,看院中深深锁住了春光,化作满心惆怅。她走到庭中数着花朵啊,有蜻蜓飞来,停在了她头上的玉簪之上。

注释

宜面:宜为合宜,这里指脂粉和脸色很匀称。

玉搔头:即玉簪。《西京杂记》载:“(汉)武帝过李夫人,就取玉簪搔头,自此后,宫人搔头皆用玉,玉价倍贵焉。”

《春词》原文翻译赏析-刘禹锡-七言绝句-唐诗三百首

春词作品鉴赏

赏析一

此诗也是描写宫人的怨情。首句写她梳妆打扮走下朱楼,欲到庭院观看景色,但她感到一院春光像深锁一院忧愁。百无聊赖,只好以查数花朵来消磨寂寞的时光。这时蜻蜓却飞到了头上来。新妆美容,无人欣赏,信步花丛,只有蜻蜓来欣赏这新妆宫女,她的孤闷怨愁,则不言自明。全诗表现宫人的孤独寂寞极为细腻、含蓄。

诗写闺怨,所道亦甚委婉曲折,尤其写愁却先从喜发端,与王昌龄《闺怨》如出一辙。王昌龄写道:“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这“凝妆上翠楼”与“新妆宜面下朱楼”是多么地相似?所不同的,一是上楼,为的是远眺春景,一是下楼,为的是近观春色。那么春色何在呢?下句即点出——“深锁春光一院愁”。春光本来非常美好,奈何被闭锁在深深庭院之中,使女主人公不禁联想到了自己的遭遇、处境,因而满院春光,却都化作了内心的彷徨和惆怅。

女子被闭锁家中,原因大抵因丈夫不在家,倘若丈夫仍在,自可带她出外去踏春游赏,而不至于使她只能欣赏自家庭院中的春景了。而至于是因为丈夫远游在外,还是因为丈夫已不再珍爱于她,才将她闲置家中,则为诗外之意,不必细诉。

所以此诗第一句写喜,因喜才仔细梳妆,使妆扮“宜面”,第二句突兀转折写愁,而第三句则极言愁却无聊,只能于“中庭数花朵”而已。她为什么要“数花朵”呢?可能是在细算自己已逝或将逝的青春年华,可能是在细算丈夫归来的日子,总之繁花盛开,春景无限,在她眼中,却只是忧烦、无聊、惆怅的代表而已。结句“蜻蜓飞上玉搔头”,是说美人如花,蜻蜓真不知何者是花,何者是美人,欲停花上,却反停美人头上。然而如此美人,却偏偏无人宝爱,而被闲置于深深院落之中,使她只能惆怅以观春景,白白使韶华流逝。此句最为深曲,以此作结,便给读者留下了无边的想象和无穷的怅惘。

赏析二

这是一首宫怨诗,但这首宫怨诗与其他同类诗迥然不同,描写一位宫女扮好新装却无人赏识,无人为伴,只能百无聊赖查数花朵解闷,引得蜻蜓飞上头来的别致场景。诗人通过对宫女神态的传神刻画,表现了她的幽怨。

第一句先写一个精心梳妆、仪容得体的年轻宫女的一系列的动作,并通过这些动作写出了她由期待转为失望的心情。宫女刚画好与容颜相宜的妆,一定是端庄秀丽美好可人的。她也许对镜很久了,觉得一切都好了,就匆匆跑下楼,希望新画的妆容能够被人赞赏,被人爱慕。显然,她是带着欣喜和期待快步走下楼去的。第二句承上启下,写宫女下得楼来,见春光明媚,柳丝长,桃花红,确实是良辰美景;然而庭院深深,院门紧锁,这样美好的春光却无人共赏,于是宫女反而更生寂寞。所望之处,越美的景致越让她心中充满哀愁。

第三、四句进一步写愁绪。第三句写百无聊赖的她,只能用数花来消磨大好春光,排解心中的愁绪。她也不知道究竟有几枝花,就拿手指在枝头轻轻点着。此句含蓄地写出了宫女深藏寂寞的悲哀。这时,一只蜻蜓忽然飞上了宫女头上的玉搔头。也许宫女的容颜太美丽,使蜻蜓以为这是院中最美的花朵。最后一句写只有蜻蜓欣赏宫女的美,更加突出了宫女的寂寞和无人赏识,哀情更深。

“愁”为整首诗的主题,为了把这一愁绪抒发得更加深刻,诗人运用了不言而言的写作手法:诗中人相貌美、妆容美、楼美、庭院美、花儿美、蜻蜓美、头饰美,但宫女的命运却不好,未能受到帝王的宠幸,因此前面所写的一切就算再美也是空无一用,愁苦、忧虑之情自然见于言外。刘禹锡这首诗的独特之处在于以清晰的对比,写出这名宫女在自身的容貌、气质、物质待遇上都属于上等,但因为失去了帝王的宠幸,所以仅落得一个与花儿、蜻蜓为伍的悲惨下场,读来让人备感心酸。

全诗委婉含蓄、凄婉动人。写宫女形象,丰韵多姿,妩媚动人;写孤凄幽怨,委婉含情,得之于神。

《春词》原文翻译赏析-刘禹锡-七言绝句-唐诗三百首

春词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

字号:字梦得

籍贯:洛阳(今属河南)

作品风格:沉稳凝重

诗人小传: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祖籍洛阳,后迁彭城(即今天江苏省徐州市),唐朝著名诗人、哲学家。他是唐德宗贞元九年(793年)的进士,后又中博学鸿词科,授监察御史。唐顺宗继位后,任用王叔文等人,打击宦官势力,展开一系列政治改革,即所谓“永贞革新”,刘禹锡是王叔文集团中的重要成员,因此在革新失败后,即被贬为朗州(即今天湖南省常德市)司马,同时被贬为司马的还有韩泰、陈谏、柳宗元等八人,与革新领袖王伾、王叔文合称为“二王八司马”。刘禹锡名义上被贬官,实际是遭监管整整十年,此后又先后被任命为连州(即今天广东省连县)、夔州(即今天重庆市奉节县)等州刺史,晚年升迁为集贤殿学士、太子宾客,官终于检校礼部尚书。

刘禹锡有“诗豪”之称,他的诗作风格独特,简洁明快,风情俊爽,从各方面反映了中唐的社会风貌。因为反对宦官擅权、藩镇割据,所以他创作了不少寓言式的政治诗,对权贵进行辛辣的讽刺和无情的批判。此外他还创作了很多怀古诗,借古讽今,富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关阅读】

更多刘禹锡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