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幽恨几时平-纳兰性德《浣溪沙》故事赏析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2-17 04:22

古今幽恨几时平出自纳兰性德《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古今幽恨几时平。”

《浣溪沙》

清代:纳兰性德

身向云山那畔行。

北风吹断马嘶声。

深秋远塞若为情。

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

古今幽恨几时平。

古今幽恨几时平-纳兰性德《浣溪沙》故事赏析

古今幽恨几时平故事赏析

读塞外诗,莫过于唐诗的苍莽豪迈,酣畅淋漓。如王维笔下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昌龄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李贺的“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后世作品之中,除了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能与之相媲美,再者就要数纳兰容若的塞外词了。这首《浣溪沙》就是纳兰奉旨出使梭伦时,一路所见情景描写。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八月,纳兰受命与副都统郎谈等出使索伦打虎山,十二月还京。索伦在哪?有人说在我国东北,也有人说在我国西北,我个人偏向于西北方位。

康熙派纳兰出使梭伦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他征服北方的葛尔丹做准备。当时,康熙忙着擒鳌拜、平三藩,北方大漠的准葛尔部经常乘虚骚扰边境。康熙为了稳住葛尔丹,不得不用和亲的办法,获取边境暂时的清宁。

古今幽恨几时平-纳兰性德《浣溪沙》故事赏析

康熙平定了三藩叛乱后,开始着手处理北边边疆问题。纳兰此次出使索伦目的是有所宣抚,要对索伦少数民族部落传达康熙的旨意。西北要对抗准葛尔部,康熙先是和平宣抚,不成功再考虑用武力。这次纳兰去是宣抚他们,探探虚实,并且随机应变,做了文武两手准备。

“身向云山那畔行”,起句点明此行之目的地,很容易让人想起纳兰的《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纳兰一行人,一路不辞辛苦,马不停蹄地奔赴关外,行色如此匆匆,是有要事在身。从小生长在繁华京城的纳兰,一路所见又是怎样的景色呢?

“北风吹断马嘶声”,一个“断”字如神来之笔,什么样的风能把声音吹断?每到冬天,西伯利亚寒流来的时候,北方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常常被西北风刮着跑,人与人面对面说话都听不见。由这个“断”字,可见风的猛烈强劲。可以想象,在凛冽呼啸的北风中,战马嘶鸣,人马困顿,四周一片萧瑟荒凉。在这样遥远的边塞,人行走在其中,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呢?可想而知。难怪纳兰发出这样的感慨:“深秋远塞若为情。”

“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塞外苦寒,最荒凉莫过于黄昏时分。太阳就要下山了,它似乎被风沙吹得昏昏欲睡,无精打采地挂在天边。城门就要关闭了,守城的士兵们点起了示警的狼烟,一切进入警备状态。“荒戍垒”“旧关城”点明了边关士兵们生活环境艰苦,却又随时警觉不忘自己的使命。

纳兰只是奉命出使塞外而已,眼前的情景让他倍感荒凉,而那些被贬谪长期流放在这里的人,或者常年戍守边关的士卒们,又会是怎样的感想呢?范仲淹在《渔家傲》中写道:“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范仲淹是江南人,五十多岁时还戍守边关,当他每天面对层峦叠嶂的崇山峻岭,遥想故乡时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常年戍守边关,怎能不思念家乡,但范仲淹却说“燕然未勒归无计”,如果不打退敌人的侵犯,不立功,他是宁可“将军白发征夫泪”,也绝不班师回朝。

范仲淹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可是,当年他曾经守卫过的边关,却几易其主。万里长城万里长,不见当年秦始皇。谁又能想到,当年秦国,多少代君王历尽艰辛创立的所向披靡的强大帝国,会在顷刻间土崩瓦解?对此,纳兰在词《一络索》中评价:“看来费尽祖龙心,毕竟为、谁家筑。”

今古河山无定据,山河易改,朝代更替,历史的车轮,从未因为哪个人而停止过前进。尽管历史是这样循环书写着朝代兴亡,但从没能磨灭过男人们逐鹿中原、碧血黄沙的冲天干云之志向。为此,纳兰眼见塞外情景,发出“古今幽恨几时平”的感叹。

古今幽恨几时平-纳兰性德《浣溪沙》故事赏析

这首词抒发了纳兰奉旨出塞,一路所见的凄惘之情。全篇除结句外,皆出之以景语,描绘了深秋远寒、荒烟落照的凄凉之景。而景中又无处不含悠悠苍凉的今昔之感,可谓景情交融。最后“古今幽恨几时平”则点明主旨。

纳兰这次出使归来后,康熙对准葛尔部态度发生了巨大变化,之前是姑息,现在是变得强硬起来,康熙二十四年,处死了准葛尔部在北京的使臣。反过来,康熙对待索伦的态度却是宽容的,甚至允许他们到黄河附近游牧。这就说明纳兰宣抚的使命成功完成了,这些部落诚心准备归顺清朝廷,孤立了准葛尔部。

两年后,索伦派使团来清朝朝贡。安抚好准葛尔部周围的少数民族后,康熙大胆地对葛尔丹进行反击,御驾亲征。康熙大胜葛尔丹,从此西北无忧。从纳兰出色完成任务可以看出,纳兰有着非同寻常的政治军事才能。康熙慧眼识人,没有派他人,而是派了纳兰去,可以看出康熙对纳兰的信任非同一般。

倘若,纳兰能活得久一些;倘若,康熙能将纳兰放到他喜欢的岗位上去,给他自由发展的空间,也许纳兰在政治上,也能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业绩。从“古今幽恨几时平”中可以看出,纳兰的见解非同寻常,只可惜,御前侍卫的身份束缚了他。这样的身份,只能让他侍奉康熙鞍前马后,与他吟诗对赋,所以,在这个岗位上,康熙越是奖赏他,他的精神越是苦闷。

也许是因为父亲明珠的权势太大,康熙要掣肘纳兰家族势力;也许康熙只是真的很欣赏纳兰,想把他放在身边,所以没有安排纳兰另外的实职岗位,而是安排他做御前侍卫。虽然纳兰出身高门,却不能做自己喜欢的事业,爱情、婚姻又很失意,所以纳兰词流露出的多是愁闷忧郁的情绪。

因此,纳兰这首塞外词和唐朝塞外诗相比,没有“万里长征人未还”的悲壮,而是多了一分出塞远行的清苦和古今幽恨。和范仲淹的《渔家傲》相比,没有戍边士卒万里怀乡的慨叹,而是多了一分对浩渺宇宙、纷繁人生,以及无常世事的独特感悟。虽可能囿于一己,然而其情不胜真诚,其感不胜真挚。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