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生命绚如繁花-杜秋娘《金缕衣》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2-16 20:36

曾经,生命绚如繁花

女人如水,水能涤荡万千尘埃,亦有崩云裂石之壮。柔而不弱,且能克刚,或许,这正是杜秋娘这般女子所具有的力量。

人们所知道的杜秋娘,虽出身卑微,却独秉天地灵秀之气,她看似“一夜成名”,这其中实则暗藏玄机。那首流传至今的《金缕衣》也被过多地牵强附会,扭曲了原本直抒胸臆的表述。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杜秋娘《金缕衣》

曾经,生命绚如繁花-杜秋娘《金缕衣》

我劝你不要顾惜华贵的金缕衣,我劝你一定要珍惜青春少年时。花开宜折的时候就要抓紧去折,不要等到花谢时只折了个空枝。

此诗含义很单纯,可以用 “莫负好时光”一言以蔽之。它每个诗句似乎都在重复 “莫负好时光”那单一的意思,而每句又都寓有微妙变化,重复而不单调,回环而有缓急,形成优美的旋律,反复咏叹强调爱惜时光,莫要错过青春年华。从字面看,是对青春和爱情的大胆歌唱,是热情奔放的坦诚流露。然而字面背后,仍然是 “爱惜时光”的主旨。因此,若作 “行乐及时”的宗旨看似乎低了,作 “珍惜时光”看,便摇曳多姿、耐人寻味。

虽然这首《金缕衣》带给了杜秋娘命途变更的契机,但因其目的性和功利性过重,削弱了诗作本身的风骨与玩味。而为唐宪宗即兴而作的那首诗,才把她不落俗套的诗才、竞争向上的志向淋漓尽致地挥洒出来。

秋风瑟瑟拂罗衣,长忆江南水暖时。

花谢花开缘底事? 新梅重绽最高枝。

江南水暖时,杜秋娘还是依偎在李锜怀里千娇百媚的小妾。秋风瑟瑟时,她就沦落为乱臣贼子的待罪家属。若单看前两句,悲悯怜爱之情油然而生。可 “花谢花开缘底事”,何必感怀于匆匆而逝的凋零飘落呢,待到新梅纷繁时,便可重绽芬芳。宪宗李纯本就对能歌善舞的杜秋娘仰慕已久,当听到这首依照《金缕衣》原韵所赋,却更显风流的诗作时,龙心大悦,甘拜在这个女人的石榴裙下。宰相李吉甫曾劝唐宪宗再选天下美女充实后宫,宪宗自豪地说道:“我有一仲阳足矣!”言下之意,普天下所有的美女,不论品貌才学及其他方面,谁也超不过杜秋娘。

杜秋娘用心机推倒了青楼女子这堵墙,用才情推倒了卑微小妾这堵墙,而后的深闺妃嫔这堵墙,她也用智慧一并推倒。她并没有因成为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秋妃而有恃无恐,也没有因唐宪宗一句 “我有一仲阳足矣”而高枕无忧,她以 “臣而非妾”的姿态处处扶持宪宗,让他安心执政,比起杨玉环与唐玄宗,他们之间的感情更为大气。这是理智与情感的结合,小我与大我的平衡。

后来,杜秋娘被削籍为民,放归故乡,结束了她这一段绚彩的 “折花”岁月。这时候的杜秋娘年华已逝,容颜已老,再也没有 “花开堪折直须折”的笃定自若,也没有了 “新梅重绽最高枝”的超然洒脱。毕竟,一个女人独自在变幻莫测的宫闱中摸爬滚打,二十年间走马观灯似的送走四位皇帝,潮起潮落,云卷云舒,在她把生命中最闪耀的资本耗尽后,也只能 “深夜孤灯怀往事”,把一腔心事诉诸才子杜牧了。

看到当年裙裾飘飘的绝色美女变成半老徐娘,杜牧感慨良多,赠诗一首《杜秋娘诗并序》以表哀切。在这首长达五百多言的古诗里,杜牧复原了一个江南女子跌宕起伏却又绚如繁花的一生,定位了一个女性诗人应有的历史坐标。“清血洒不尽,仰天知问谁?”当杜牧剥开杜秋娘那层层蚕丝包裹的心茧,才发现里面晶莹通透,丝毫没有沾染尘世的污垢。可除了杜牧,又有谁知呢。杜秋娘见了此诗,不由悲从中来,回首往事,一如梦中,又凄然地作了下面这首诗。

红颜薄命实堪悲,况是秋风瑟瑟时。

深夜孤灯怀往事,一腔心事付阿谁?

“四朝三十载,似梦复疑非”,如果这场令杜秋娘如痴如醉的美梦从此不会再醒来多好,如果在历尽沧桑后她仍是那个不屈于命运的掌舵者多好,如果她永远不懂得 “红颜薄命实堪悲”多好……多年后重踏故土,她是否还会悠悠哼起那首改变了她一生也陪伴了她一生的《金缕衣》? 她是否依然不曾后悔当初飞蛾扑火般的执着?

女人的世界,是一扇扇闭合的窗,是一层层抽丝的茧。倘若有人悄然打开那扇扇窗,拨开那层层茧,他会讶异于窗外尽是莺歌燕舞、姹紫嫣红,而茧里尽是明珠琥珀。“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在一生最华美的年岁中,有多少女人可以像杜秋娘这般以芊芊玉手尽折花叶,以鸿鹄之志尽显风采,不甘落寞,不甘沉寂,沿途享受生命中最绝艳的风景,沿路寻找生命中最精彩的过客。

文人多以凄凉孤清的笔调来写女人和她们的故事。因为他们笔下的女人,要么红颜薄命,要么 “绚烂至极归于平淡”,结局多半是不喜庆的。但若写杜秋娘这么个斗志昂扬、意气风发的女人,必定是眉飞色舞的,这将是个励志人心的千古传奇。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