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之此恨绵绵:有个女孩名叫湘灵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2-16 16:22

【成语1】比翼连枝

【释义】比翼:鸟名。传说此鸟一目一翼,须两两齐飞。比喻夫妇亲密不离。

【出处】唐·白居易《长恨歌》诗:“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成语2】此恨绵绵

【释义】绵绵:延续不断的样子。这种遗恨缠绕心头,永远不能逝去。

【出处】唐·白居易《长恨歌》诗:“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白居易之此恨绵绵:有个女孩名叫湘灵

宪宗元和元年(公元806年)里的一天,时任盩厔(今陕西周至县)县尉的白居易,与友人陈鸿、王质夫前往马嵬驿附近的仙游寺游赏。游赏期间,三人谈起了唐玄宗李隆基与杨贵妃的情事。

白居易觉得唐玄宗与杨贵妃虽是导致安史之乱的祸首,但他们两人的爱情故事却是可歌可泣的。本是恩爱无比的一对,却被生生拆散,阴阳两隔,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悲剧。

相爱,却不能在一起,是一件多么无奈的事情。白居易对此是深有感触的,这让他想起了一个女子,她的名字叫湘灵。

湘灵的形象重新占据他的脑海,挥之难去。游寺回来,回想他和湘灵那些年相处的一幕幕,又联系到李隆基与杨贵妃的传说,他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情感,连夜写出了《长恨歌》这首长诗。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在诗的最后,白居易表达了一种要和心上人“比翼连枝”的愿望,又表达了在希望破灭之后的“绵绵”之“恨”。

这“长恨”存于李隆基和杨贵妃心中,也存于他和湘灵两人的心中。

初识湘灵时,白居易才十一岁。

那年,他跟着父亲从新郑老家来到这个名叫符离的地方。一开始,他很不习惯这里的生活,人生地不熟的,连个玩伴也没有。

好在,很快就有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出现在他的面前。

女孩叫湘灵,比他小四岁,是附近一户农家的女儿。

湘灵有俊秀的脸庞,也有着活泼开朗的性格。读书累了的时候,白居易就常常走出室外和湘灵一起玩耍。湘灵会教他玩那些农家孩子常玩的游戏,也教他辨认路边和田间的野草。

湘灵也会唱歌,她的嗓音真动听。只要和湘灵在一起,白居易总会觉得时间过得太快。

可两人相处不到一年时间,白居易便被父亲送到越中去躲战乱了。十七岁,他又随父亲到了衢州。

从衢州再回符离,白居易已经十九岁,而湘灵也已是十五岁的大女孩了。八年之后再见面,两人目光相触的刹那,内心竟都有了异样的感觉。那感觉朦胧又美妙,是彼此以前从未体验过的。

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两人没来得及互诉衷肠,白居易便又要回南方去了。

告别了湘灵,回到衢州,白居易脑中还是湘灵美丽可人的形象,在思念的驱使下,他写下了《邻女》一诗:

娉婷十五胜天仙,白日嫦娥旱地莲。

何处闲教鹦鹉语,碧纱窗下绣床前。

贞元十年(公元794年),父亲白季庚在襄州别驾的官舍突然病逝,二十三岁的白居易只好和兄弟一起将父亲的遗体运到符离,开始了三年的守丧生活。

守丧期间,湘灵经常会来宽慰白居易,有时也会帮他料理一些家务。

面前的湘灵亭亭玉立,贤淑大方,白居易越看越喜欢。两人每一次的目光相触,都有难以言表的美妙体验。

三年服孝期满,白居易心中那份失去亲人的伤痛渐渐淡了,他开始主动去接近湘灵。

两个心心相印的人儿,双双坠入了情网。

白居易把心中所恋说与母亲,并恳求母亲答应他娶湘灵过门。

结果母亲兜头给他泼了一盆凉水:想都别想!你一个官家的孩子,怎能和农家女成亲?你以后要进官场,总得要找个门当户对的吧?

无论怎么求,都是没用。

一年后,在母亲的督促下,白居易开始到江南去投奔叔父白季康,以备应举。

离开符离,白居易心中最难割舍的当然是湘灵了,但母命难违,只能以诗来传递内心的不舍:

泪眼凌寒冻不流,每经高处即回头。

遥知别后西楼上,应凭栏干独自愁。

(《寄湘灵》)

他还想象着湘灵一人独守寒夜的凄凉:

夜半衾裯冷,孤眠懒未能。

笼香销尽火,巾泪滴成冰。

为惜影相伴,通宵不灭灯。

(《寒闺夜》)

白居易也在远方猜着心上人的心思:

十五即相识,今年二十三。

有如女萝草,生在松之侧。

蔓短枝苦高,萦回上不得。

人言人有愿,愿至天必成。

愿作远方兽,步步比肩行。

愿作深山木,枝枝连理生。

(《长相思》)

情场不如意,却迎来了科场上的得意:贞元十六年(公元800年),二十八岁的白居易终于进士及第。在展望美好前程的同时,白居易又开始哀求母亲成全他和湘灵的婚事,但母亲态度依旧。

一边是亲情,一边是爱情。左右为难的白居易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无奈之下写了《生离别》:

食檗不易食梅难,檗能苦兮梅能酸。

未如生别之为难,苦在心兮酸在肝。

晨鸡再鸣残月没,征马连嘶行人出。

回看骨肉哭一声,梅酸檗苦甘如蜜。

黄河水白黄云秋,行人河边相对愁。

天寒野旷何处宿,棠梨叶战风飕飕。

生离别,生离别,忧从中来无断绝。

忧极心劳血气衰,未年三十生白发。

(檗,读bò)

四年后,白居易已是秘书省校书郎了,在回符离搬家时,他特意约见了湘灵。此次相见,虽感觉依旧,但湘灵清楚白居易母亲的态度,所以不再对两人的未来寄予希望,表示要选择放弃。她不想再让白居易为难下去。

白居易伤心欲绝,分手之际,两人相拥痛哭。

不得哭,潜别离。不得语,暗相思。两心之外无人知。深笼夜锁独栖鸟,利剑春断连理枝。河水虽浊有清日,乌头虽黑有白时。惟有潜离与暗别,彼此甘心无后期。

(《潜别离》)

一年后,白居易借游览徐州的机会,又专程去了一趟符离。他去那个熟悉的村子去找湘灵,可湘灵一家却搬走了。白居易只得失望而归,并在归途的客栈中写下了《冬至夜怀湘灵》:

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

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

不能与所爱的人在一起,白居易不再关心自己的婚姻大事,母亲有时催他,他也是能避就避,能拖就拖。

这样直到任盩厔县尉,三十六岁的白居易还是光棍一根。没老婆,那就将门前栽种的花草当夫人吧:

移根易地莫憔悴,野外庭前一种春。

少府无妻春寂寞,花开将尔当夫人。

(《戏题新栽蔷薇》)

但玩笑归玩笑,“无后为大”的训示又岂能违背?眼见老母亲一天天为自己的婚事着急上火,白居易也开始觉得这样下去终究不是个事。

那天,游了仙游寺,又写了《长恨歌》,白居易开始正视自己的婚事。

第二年,已为翰林学士的白居易与同僚的从妹杨氏结了婚。

杨氏是个温柔体贴的女子,自进入白家门,她就陪着白居易,一直到老。

白居易和杨氏,和和气气地过着日子。当然,白居易有时还会想起湘灵:

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

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

(《夜雨》)

结婚七年后,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在赴任的途中,他竟意外地碰到了流落此地的湘灵父女。互诉衷肠后,百感交集的白居易写下了《逢旧》:

我梳白发添新恨,君扫青蛾减旧容。

应被傍人怪惆怅,少年离别老相逢。

尽管湘灵那时尚未婚配,但时过境迁,两人再见面,都已没有了再在一起的冲动。

又过了将近十年,五十三岁的白居易在任杭州刺史期间,有次回京,正巧又经过湘灵父女曾经住过的那个村庄。白居易进村一看,才发现村庄已不复昔日的模样,湘灵的住处和其人都已了无踪影。

杭州任期一满,白居易回到洛阳,开始享受安闲自在的晚年生活。在他的大宅院里,多了两个能歌善舞的家姬:小蛮和樊素。

不知白居易在欣赏小蛮跳舞和樊素歌唱时,会不会想起曾经痴恋的湘灵呢?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花非花》)

往梦依稀,世事如烟。情,没法看清,也不必说透。

(出自《长恨歌》一诗中的成语还有:碧落黄泉、天长地久、镜破钗分、梨花带雨、梨园弟子、天旋地转、仙山琼阁、虚无缥缈、回眸一笑、缓歌缦舞、金钗钿合、天生丽质、渔阳鞞鼓、一笑百媚、珠箔银屏)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