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食足而知荣辱的出处意思赏析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19 15:36

衣食足而知荣辱出自:《史记·管晏列传》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彊兵,与俗同好恶。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

名句出处

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彊兵,与俗同好恶。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

——管晏列传

注释

区区:微小的意思。 彊:同“强”,健壮,壮盛。 仓廪:储藏米谷之处。 四维:礼义廉耻。

衣食足而知荣辱的出处意思赏析

名句解读

完全读懂名句

管仲担任齐国宰相掌握政权,有鉴于齐国位处在海之滨(远离中原的偏远地区),所以致力于发展工商业、累积资财,齐国因而富裕且军费充足,并且和庶民俗众的好恶相一致。《管子》书上说:“粮仓里米谷充实,人民才讲求礼节;家庭里衣食充裕,人民才有羞耻之心;在上位者遵行制度,亲族之间才能团结。礼义廉耻若不能为社会信奉,国家就要灭亡。政府的命令要如同水由高处向低处流动一般,不违逆自然(人性),就能令民心顺服。”

历久弥新说名句

齐桓公出游,途中见到“郭公”留下的废墟(郭公想必是一个已灭亡的诸侯国君)。桓公问:“郭公的作风如何?”管仲说:“郭公好好恶恶(同人民共好恶)。”桓公问:“那怎么会亡国呢?”管仲说:“郭公好好却不能行,恶恶却不能去,所以亡国。”这就是《管子》所说“下令要顺民心,更要实践力行”的真义。

名句可以这样用

民生是治国第一要务,若是经济不振、就业困难,治安一定不好,这就是“衣食足而知荣辱”的道理。一旦人民衣食不足,怎么可能禁止人们铤而走险?

但另一方面,人民衣食足而知荣辱以后,人权与自由的观念自然而然增强,民主的潮流将随之而至。

衣食足而知荣辱的出处意思赏析

名句故事

管仲担任齐桓公的宰相,当时的齐国处于内乱后的风雨飘摇之际,齐桓公是由贵族迎立而即位,贵族气焰嚣张。管仲进行经济、社会、军事多方面改革,而其根本是在“让老百姓富起来”,降低贵族的影响力,方法是发展工商。

周朝的社会制度,士农工商阶级分明,“士”是统治阶级,“农”是本,“工商”是末。管仲提出“本末并重”的口号,工商阶级一跃而成为与士农阶级平行的专业化队伍。而“衣食足而知荣辱”,这正是劳苦大众建立自尊心与自信心(向上心)的原理。国民自尊心与自信心建立以后,贵族的影响力自然相对减低。

衣食足而知荣辱的出处意思赏析

更多史记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