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作品选讲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2-06 00:35

陶渊明作品选讲

(一)《归园田居五首》

“归园田”,一作“归田园”,误,陶公“守拙归园田”诗句可证。五首或本有六首,末首乃江淹拟作,删之。

1. 其一(“少无适俗韵”)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开始二句言少志为此。见其“畴昔苦长饥,投耒去学仕”(《饮酒》之十九)甚非初心。“投策命晨装,暂与园田疏”(《始作镇军参军经曲河》),写如何想念家乡园田之乐,亦生逢乱世之故。左思《咏史诗》“功成不受爵,长揖归田庐”,犹有功名之念。潘岳虽赋闲居,终受杀戮。阮籍虽赞美邵平,依旧溷世。乃知古人“学而优则仕”,欲罢功名利禄之念,潇然归田,亦自不易。陶公为彭泽令,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间小儿,见机而退也。其时,其原来之上司刘牢之曾煊赫一时,终于自杀。桓玄、刘裕皆野心家,一败一显,晋室庸暗,出处甚难,陶公奔走尘俗者前后约有六年,决心摆脱。愿归躬耕以自养。同时,他的身体多病,更不堪奔走驱策,心为形役,始悟今是昨非,委运归尽之道。

“误落尘网中”,尘网为堕地之意,前人认为如佛家语,不类陶公口吻,此亦是一疑案。

此《归园田居五首》作于义熙二年丙午(依吴仁杰《陶靖节先生年谱》)盖自彭泽令归也。陶公年四十二岁。吴仁杰谓自先生出为州祭酒至彭泽去官,约十二三年。此诗云“一去三十年”乃十三年之误。陶澍谓“三”字乃“已”之误(已豕误作三豕,古已有之)。古直定陶公卒时年五十二,定此诗为与《归去来兮辞》同年作。《辞》之序称作于乙巳年,时陶公适年三十。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古诗“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陆机诗“孤兽思故薮,离鸟悲旧林”。(《赠从兄车骑诗》)皆言不忘本。陶公诗“望云悲高鸟,临水愧游鱼”,彼言行旅之游,此言倦游而返,可以对照。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野,一作亩,陶公有田曰“南亩”,见《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在昔闻南亩,当年竟未践。”守拙,言个性不谐于俗,不如守拙归田。《怀古田舍诗》云:“即理愧通识,所保讵乃浅。”自愧通识之士,退以保真耳。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楚辞》王逸注:暧暧,昏貌。翳翳不明,写日光和暖、远望农村之景。依依,《诗经·小雅·采薇》“杨柳依依”,有袅袅、隐约、许多姿态。陶诗写景,自然不用力,古朴不刻画,东坡云:“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鸡鸣桑树颠”,古乐府:“鸡鸣高树颠,狗吠深宫中。”2. 其二(“野外罕人事”)

“穷巷寡轮鞅”,《汉书·陈平传》:平“负郭穷巷,以席为门,然门外多长者车辙”,此反用其事。“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饮酒》),意同。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陶公《拟古》诗“枝修始欲茂,忽值山河改”,皆比兴语。亦屈子萧艾之意[“惟草木之零落兮”“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离骚》)],汩余若不待之意。《汉书·杨恽传》:“田彼南山,芜秽不治,种一顷豆,落而为萁。人生行乐耳,须富贵何时!”

3. 其三(“种豆南山下”)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一天疲劳工作,不失趣味。诗境入画境。亦可知文学之足慰人生也。

“夕露沾我衣”。《诗经·召南·行露》:“厌浥行露,岂不夙夜,谓行多露。”

“但使愿无违”,赋以言志。

4. 其四(“久去山泽游”)

“浪莽林野娱”,浪莽,广大貌,无拘束也。

“一世弃朝市”,《古步出夏门行》:“市朝人易,千岁墓平。”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淮南子·精神训》:“化者,复归于无形也。”

5. 其五(“怅恨独策还”)

“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漉,水下貌,水下滴沥也。《宋书·陶潜传》“郡将候潜,值其酒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毕,还复著之。”近局:《礼记》郑注,局,部分也。按:近局,犹言近邻。

“已复至天旭。”结语,响亮有力。

陶渊明作品选讲

(二)《饮酒》

酒与诗的关系:(1)诗往往出于燕乐;(2)微醉以后,诗性inspiration(灵感)遂来,或者为生理的现象。英国诗人霍斯曼(A.E.Housman)的The Name and Nature of Poetry(《诗的名称与属性》)一书中,自述其作诗之经验,谓喝啤酒之后,出去散步,心头浮泛其诗的意念,如泉涌一般。

萧统云:“有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者也。”渊明《饮酒》,如阮公《咏怀》,不另一一标题,随时触发而咏。

“衰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忽与一觞酒,日夕欢相持。”(《饮酒》之一)总起,犹阮公之“中夜不能寐,起坐弹鸣琴”也。

第二首,“积善云有报”,主意说君子固穷之节。

第三首,“道丧向千载”,主意说“有酒不肯饮,但顾世间名”之愚。

第四首,说“托身已得所”,自比飞鸟之托于孤松。《归去来辞》:“抚孤松而盘桓。”

第五首,“结庐在人境”最为有名,意境高绝。

《汉书·扬雄传》:“结以倚庐。”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二句,自问自答。陶公诗多说理,《怀古田舍诗》:“寒竹被荒蹊,地为罕人远。”此说心远,更进一层。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东坡云:采菊之次,偶然见山,初不用意,而景与意会,故可喜也。今皆作望南山。杜子美“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或改作“波浩荡”。改此一字,觉一篇神气索然。

王安石曰:“渊明诗有奇绝不可及之语,如‘结庐在人境’四句,诗人以来无此句。”

白居易:“时倾一壶酒,坐望东南山。”

韦苏州:“采菊露未晞,举头见秋山。”

境界之迁移,使得悠远。“目送归鸿,手挥五弦。”(嵇康诗)《世说新语》:“顾长康道:‘画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

悠然,远也。俗解均作悠然自得之意,恐非确话。《怀古田舍诗》云:“寒竹被荒蹊,地为罕人远。是以植仗翁,悠然不复返。”悠然,远逝之意。

辨,或作辩。《庄子·齐物论》:“辩也者,有不辩也。”“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王静安《人间词话》云:“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五、研究陶渊明的材料

研究陶渊明,可参考的材料最多。中国文人集子笺注本,诗首推《杜工部集》,其次则《苏东坡集》,其次恐怕要算到陶集了。如宋汤汉注(拜经楼丛书本)、元李公焕之笺(四部丛刊本)最早,集大成的如清道光年间陶澍集注《靖节先生集》,附《年谱考异》,最可买。今人如梁任公有《陶渊明》一小册、附《年谱》(商务国学小丛书本),古直《陶靖节诗笺》《陶靖节年谱》(上海中国书店有代售),丁福保陶诗集注等。

欲见陶氏生平之材料:(1)颜延之《陶征士诔》(见《文选》);(2)齐沈约《宋书·隐逸传》;(3)梁昭明太子萧统《陶渊明传》。另,李延寿《南史》、唐修《晋书》都据《宋书》。

(据文学史讲稿整理)

浦江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