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折桂令》纸墨笔砚(四首其四)原文赏析-明代杨循吉散曲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17 03:05

【双调·折桂令】纸墨笔砚(四首其四)作品原文

【双调·折桂令】纸墨笔砚(四首其四)

杨循吉

产端溪鸜目堪称,石美无瑜,呵则生津。

紫玉青瑶,良工巧制,风字前闻。

资翰墨输功不泯,助文房寿抵庄椿。

铭刻长存,下沼波粼。

颜柳苏黄,昔日曾亲。

《双调·折桂令》纸墨笔砚(四首其四)原文赏析-明代杨循吉散曲

【双调·折桂令】纸墨笔砚(四首其四)作品注释

庄椿:敬祝长寿之辞。这里用来形容砚台的使用寿命之长。语本《庄子·逍遥游》:“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

【双调·折桂令】纸墨笔砚(四首其四)作品赏析

此首曲子题咏“文房四宝”之一的砚,谱写了一曲砚的赞礼。开篇三句介绍了闻名遐迩的端砚。“端溪”乃溪名,在今广东高要东南,盛产砚石。用此溪砚石所制之砚称端溪砚、端砚,为砚中上品。端砚精致美观,砚上的点点斑迹唤作“鸜(qú)目”,其表面虽无玉般光泽,然呵之生津,令人叹止。四至六句接着介绍了几种“良工巧制”的名砚。“紫玉”和“青瑶”均为砚台之名;“风字”亦为砚名,意即风字形的砚石。北宋米芾《砚谱》云:“会稽有老叟,云右军之后,持一风字砚,六尺余,色正赤,用之不减端石。”由此可知风字砚品质之佳。七、八二句,作者运用拟人手法,称颂砚台有资“翰墨”“文房”,立千秋不灭之功。末四句写历代名人与砚结缘。一方古砚所承载的不仅仅是先贤留下的砚上铭文,还有那斑斑墨渍间沉淀下的“颜柳苏黄”,砚台本身就是历史的缩影、文化的精华。

这组《纸墨笔砚》,虽俱为小令,篇幅不长,结构安排却十分精妙,具有较强的层次感,注重从多种维度、不同侧面,尽可能直观、形象地题咏“文房四宝”。作者娓娓道来,对此四件文房必备之物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读者一路品赏,亦觉眼界渐开,兴味盎然。然而,在特定题材、内容的局限下,以大量与纸、墨、笔、砚相关的名物、典故、语汇入曲,风格过于典雅,缺少散曲特有的畅达显豁与尖新活泼。

(李柯)

《双调·折桂令》纸墨笔砚(四首其四)原文赏析-明代杨循吉散曲

【双调·折桂令】纸墨笔砚(四首其四)作者简介

杨循吉(1458—1546),字君谦,又字君卿,别号南峰山人,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明宪宗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授礼部主事。好读书,藏书甚富,善病,为上司所厌,辞官归,结庐支硎山下,年仅三十一岁。明武宗正德皇帝驻跸南京,召赋《打虎曲》,称旨。每扈从,辄在御前承旨,作乐府、小令,然不授官,视之若伶优,循吉以为耻,请放还。晚岁落寞,愈加坚僻自好,寄食以卒,自为圹志。著述颇丰,有《松筹堂集》等。其散曲,今存小令24首,套数7套。

《双调·折桂令》纸墨笔砚(四首其四)原文赏析-明代杨循吉散曲

更多杨循吉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