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歌》(三首)原文赏析翻译-陶渊明乐府诗相和歌辞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16 18:54

挽歌其一作品原文

挽歌其一

陶渊明

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

昨暮同为人,今旦在鬼录。

魂气散何之,枯形寄空木。

娇儿索父啼,良友抚我哭。

得失不复知,是非安能觉。

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

但恨在世时,饮酒恒不足。

【赏析】

《挽歌》,《文选》、《初学记》作《挽歌诗》,《陶渊明集》作《拟挽歌辞》。《乐府诗集》收入相和歌辞相和曲。共三首。“荒草何茫茫”为第一首,陶集则列为第三。今从陶集。汉乐府《薤露》、《蒿里》皆丧歌,即挽歌。而以挽歌作题名则始于魏缪袭。晋陆机《挽歌》云:“闱中且勿喧,听我《薤露》诗。”则《挽歌》即汉之《薤露》无疑。陶《挽歌》三首写其生死之际的达观心理。其另有《自祭文》作于宋文帝元嘉四年(427)九月(按:陶是年十一月卒),《挽歌》有“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语,大约同时所作。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王羲之《兰亭集序》)。送葬伤逝的挽歌,自然都是悲痛之调。但陶渊明这三首《挽歌》,尽管是自挽,却表现出一种异乎寻常之勘破生死的达观。第一首总述其对生死的看法。“有生必有死”,即使早死亦非“命促”,这堪称三首诗之总纲,亦是作者之生死观。作者否定灵魂之说,认为人死后“魂气”消散,唯有“枯形”寄放于棺木之中,任是儿啼友哭,死者全然毫无知觉;“是非”、“荣辱”,更是一概不再知晓。这既是对生前争名争利之芸芸众生的讥嘲,也是对自己返璞归真、追求田园自由生活的肯定。

【注释】

①早终,早死。命促,短命。此言生死属于自然之事,早死亦非短命。

②在鬼录,名登鬼录,指死。鬼录,迷信所谓阴间记录死人的簿册。曹丕《与吴质书》:“观其姓名,已为鬼录。”

③魂气,魂灵。一作“魂魄”。《礼记·郊特牲》:“魂气归于天,形魄归于地。”散何之,作者认为人死则魂散。何之,何处去。

④枯形,指尸体。形,体。空木,指棺材。

⑤觉,知晓、明白。

⑥恒不足,常不得满足。一作“不得足”。

《挽歌》(三首)原文赏析翻译-陶渊明乐府诗相和歌辞

挽歌其二作品原文

挽歌其二

陶渊明

在昔无酒饮,今但湛空觞①。

春醪生浮蚁②,何时更能尝③?

肴案盈我前④,亲戚哭我傍⑤。

欲语口无音,欲视眼无光。

昔在高堂寝,今宿荒草乡。

荒草无人眠,极视正茫茫⑥。

一朝出门去⑦,归家良未央⑧。

【注释】

①但,一作“旦”。湛空觞,谓酒杯中注满了酒。

②春醪(láo),犹言“春酒”,春天新酿熟的酒。古时大抵秋后开始酿制酒,至次年春天酒熟。浮蚁,酒酿熟后,有糟沫浮在酒面,谓浮蚁。张协《七命》:“浮蚁星浮。”

③这句说,春醪虽好,已是明年之事,不能再喝到了。

④肴案,置放菜肴之案几。谓祭奠物。盈,满。一作“列”。

⑤亲戚,一作“亲旧”,一作“亲朋”。

⑥茫茫,茂盛的样子。此形容荒草之茂。按:这两句《陶渊明集》无。

⑦出门去,指棺木运出家门。

⑧归家,一作“归来”。良未央,永无归家之时。

【赏析】

第二首写生前与死后之变化。在作者看来,变化不过两端而已。一是平昔喜欢饮酒而无酒,如今面对丰盛的祭奠之物却不能品尝,岂不令人遗憾?二是平昔宿息家舍,如今将栖坟场,一朝灵柩出门,永无归家之日。鲁迅说:“陶潜总不能超于尘世,而且,于朝政还是留心,也不能忘掉死。”(《魏晋风度与药和酒》)所言甚是。但观其生死之际,仅述此两端,可见于死确亦十分淡然,并不曾芥于胸怀,所谓“于属纩之际,犹能作此达语,非平生有定力定识,乌能得此”(温汝能《陶诗汇评》)。

《挽歌》(三首)原文赏析翻译-陶渊明乐府诗相和歌辞

挽歌其三作品原文

挽歌其三

陶渊明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①。

严霜九月中②,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嶕峣③。

马为仰天鸣④,风为自萧条⑤。

幽室一已闭⑥,千年不复朝。

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⑦。

向来相送人⑧,各自还其家⑨。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⑩。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注释】

①萧萧,象声词,此状风吹白杨之声。汉古诗:“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

②严霜,浓霜,凛冽的霜。

③嶕峣(jiāo yáo),高耸的样子。

④此句原作“鸟为动哀鸣”。注云:“一作‘马为仰天鸣’。”《文选》、《陶渊明集》均作“马为仰天鸣”,据改。

⑤此句原作“林风自萧条”,《文选》、《陶渊明集》均作“风为自萧条”,据改。萧条,寂寞冷落。

⑥幽室,谓墓穴。

⑦贤达,有才能声望之人。

⑧向来,刚才。

⑨此句原作“各以归其家”,《文选》“以”作“已”,李公焕《笺注陶渊明集》作“各自还其家”,据改。

⑩亦已歌,已在歌唱(不再悲哀)。《论语·述而》:“子于是日歌,则不歌。”孔子参加丧礼,归后则一日不歌。此反用其意。

这句意为将身体托付自然,使之化为尘土,如同山下之泥土。

【赏析】

第三首写殡送场景及作者感慨。荒草、白杨,古代墓地常见之植被映衬出凄凉的意味。茫茫、萧萧,均为蕴有强烈感情色彩的形容词,前加上“何”、“亦”两字,以感叹出之,益发增添了深深的悲哀气氛。“严霜九月”,乃万物凋零之时;“远郊”,点出地点之僻远。四周空空寂寂,一座高坟耸起,正是殡葬之地。“马儿”两句写殡葬队伍,马儿仰天悲嘶,风声萧索凄伤,虽未直接写人,而送葬者的悲哀之情已历历自现。墓穴一闭,幽明永隔,“幽室”两句为殡送场面作一小结。后八句由殡送而引出感慨。殡送者适才还沉浸于悲哀之中,然各自归家不过片刻,亲戚或有余悲,他人已然高歌。不过这并非作者的愤激不满之语,而是客观冷静地写出人生的真实,故诗以达语收束全篇。三首挽歌,内容各有侧重但又浑然一体,联系紧密,过渡自然。第一首结尾处拈出“酒”字,次首即以“酒”叙起。第二首末云一朝出门,永无返日,第三首开头即写殡送。三首诗以“有生必有死”启端,终结以“托体同山阿”,首尾照应。语言平淡自然,犹如亲朋闲聊,似乎信口道出,却是针脚细密,绘情绘声,历历在目。至于诗中所述之观点,在佛教因果轮回之说泛滥,神不灭论盛行之世,尤为难能可贵。“挽歌”一体,魏晋以降虽时有撰作,但皆“撰作于闲暇宴游,相率而为放诞之举”(温汝能《陶诗汇评》),而陶诗却是其“将辞逆旅之馆,永归于本宅”(陶渊明《自祭文》)前夕的临终之作,至情真性,孰能企及?千古以来,一人而已。

更多陶渊明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