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题桃树》小径升堂旧不斜赏析句解-唐代古诗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15 22:37

题桃树原文

题桃树

杜甫

小径升堂旧不斜,五株桃树亦从遮。

高秋总馈贫人实,来岁还舒满眼花。

帘户每宜通乳燕,儿童莫信打慈鸦。

寡妻群盗非今日,天下车书已一家。

杜甫《题桃树》小径升堂旧不斜赏析句解-唐代古诗

题桃树赏析

这首诗是广德二年(764),杜甫刚刚回到草堂时所作。诗中写自己已经离开草堂一年多了,小桃树已经长大了很多,由此诗人联想到桃树对人的好处,又联想到教化,与人为善。最后转向对天下间大势所趋的形势的议论。题桃树,不是将诗写到桃树上,而是以桃树为题,这个“题”字兼有品题的含义。

老杜于草堂寄情颇深,故凡与草堂相关之作,多具丰腴鲜活之意趣,此诗亦然。清黄生评曰:“此诗思深意远,忧乐无方。寓民胞物与之怀于吟花看鸟之际,其才力虽不可强而能,其性情固可感而发。不得其性情,而肤求之字句,宜杜诗之难读也。仇兆鳌评曰:“杜诗有文不接而意接者。半写题中景,半写题外意,如《白帝城》诗‘云出门’四句,本咏雨中景象,‘归马逸’四句,却写乱后情事。此诗上六赋草堂景物,下二则慨叹世事,断中有续,读者固当善会。”二人之说可谓得要领者。老杜咏物之诗,大多如此。即便不是“半写题中景,半写题外意”,亦多于题咏间别有寄托也。

杜甫《题桃树》小径升堂旧不斜赏析句解-唐代古诗

题桃树句解

1、小径升堂,指升堂小径。旧不斜,指原本不歪斜。没想到这次回来时,桃树已长大,把路都遮没了,但是诗人不忍心去剪伐,因此“亦从遮”。从,听任。

2、这两句是说桃树不但有食用价值,能用于充饥,还有着审美价值,能够赏心悦目。馈,指用食物送给别人。杜甫因为时常挨饿,所以特别能体会到桃树馈赠的这类好处。来岁,指明年。点明写作这首诗时,桃花已开过。

3、乳燕,指雏燕,杜甫在此处还指育雏的母燕。通,意思是把门帘卷起,让燕子可以自由出入。慈鸦,传说当中乌鸦可以反哺其母亲,所以说是“慈鸦”。

4、寡妻,指群盗杀人,让许多妇女都成为寡妇。非今日,已成为过去,不是如今的事情。车书正一家,意思是说国家眼下正走向统一。这时,安史之乱已经基本被平定,严武再次回来镇守蜀地,太平日子有望了,所以杜甫才出现了这个想法。

题桃树作者简介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出生巩县(今属河南)。开元二十三年(735),杜甫自吴越漫游归来,赴东都洛阳参加进士考试,未取。天宝三载(744),初次遇李白于东都。后又赴长安应征召,因李林甫的把持,与元结一同落第,所以终身未成进士。后曾向玄宗三次献赋,以文干禄,这些赋自然难以写得好。天宝十四载,拒受河西尉,后改任率府参军。幼子即在这一年饿死。安史乱起,辗转兵间,曾任肃宗朝左拾遗,后因营救房琯得罪肃宗,贬华州司功参军,不久弃官而去。经秦州而入蜀,构草堂于成都,从此草堂就和杜甫结合在一起,一同经受怒号的秋风。但他在草堂实际生活的时间不过一年多,因中间曾避居梓州。入剑南节度使严武幕时,曾授检校工部员外郎,世因称杜工部。代宗大历三年(768),携家出峡,打算到郴州去依靠舅父崔伟,不料途中阻水,风痹加剧,病倒船中,不久就死了。他的绝笔为《风疾舟中伏枕书怀》:“公孙仍恃险,侯景未生擒。书信中原阔,干戈北斗(指京都)深。”对于当时的军阀混战,危及京都的动荡局面,他还是十分耽心,最后两句的“家事丹砂诀,无成涕作霖”,则又写出贫病中已乏炼金之术,无法妥筹家事,善处身后了。

杜甫祖父审言病危时,曾对问病的宋之问等说:“但恨不见替人!”(《新唐书》本传)可是杜甫不但做了他祖父的替人,还自豪地对他儿子宗武说过:“诗是吾家事。”

他死后,家属因无力营葬,只好旅殡于岳州。儿子宗武,后也流落湖湘而死。临终,曾命其子嗣业给杜甫迁葬,也因家贫而未成。直到元和中,才移葬于首阳山下杜审言墓旁。李杜两大诗人的身后,竟凄惨到这样地步。宋人徐介《耒阳杜工部祠堂》诗云:“故教工部死,来伴大夫魂。流落同千古,风骚共一源。”有了杰出的人才而不知道爱护纪念,这就说明当时的时代正是一个悲剧的时代。

杜甫是一个严肃的人,一个具有高度政治热情的诗人,虽然他参加实际的政治生活时间,总起来不过三年,但关心国事,同情人民却是贯串始终。“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这些都是他三十岁前作品,却已表现出他的政治抱负和创作锋芒。相对说来,李白的出世思想多些,杜甫的入世思想多些,也比较现实些。希望有一个好皇帝,使百姓温饱,风俗淳厚;希望有广厦万间来大庇寒士,免得雨漏床头,彻夜不眠。所以他也不大讲究虚幻缥缈的神仙佛道。而他的政治热情和生活态度又较为一致,很少有轻薄的绮艳语句,对妻儿弟妹也有着深挚之爱。儒家思想对他的影响,毋宁说,积极的一面多于消极的一面。缺点是拘谨,不像李白那样敢于突破。

历来封建士大夫中,也有不少描写民间疾苦的诗文,除了其中装腔作势、自表“仁爱”外,某些较好的作品,读起来总觉得和人民的痛痒隔了一层,多少有些像旁观者似的,杜甫就不同,和人民的距离就少些,好多作品,使人真有相濡以沫、相呴以湿之感。这原因,固然由于他自己也饱经忧患,因而对人民的苦乐也有更深刻敏锐的了解与体会,所谓己饥己溺,也促使他逐渐确立了对人民的态度。然而自安史之乱至唐朝灭亡,类似杜甫那样的出身学养、那样流离困顿的封建士大夫不止一个,为什么他们在创作上不能达到杜甫那样的成就,他们的作品为什么不能使后世的读者那样感动?万方多难、千家野哭的客观历史是人人心中共同感受的,但倾诸纸墨,使读者感到如泣如诉,引起强烈共鸣的却不是人人笔下所有。从这一意义上说,就不能不感到杜甫之难能可贵了。

更多杜甫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