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高都护骢马行》安西都护胡青骢赏析句解-唐代古诗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15 22:24

高都护骢马行原文

高都护骢马行

杜甫

安西都护胡青骢,声价欻然来向东。

此马临阵久无敌,与人一心成大功。

功成惠养随所致,飘飘远自流沙至。

雄姿未受伏枥恩,猛气犹思战场利。

腕促蹄高如踣铁,交河几蹴曾冰裂。

五花散作云满身,万里方看汗流血。

长安壮儿不敢骑,走过掣电倾城知。

青丝络头为君老,何由却出横门道?

杜甫《高都护骢马行》安西都护胡青骢赏析句解-唐代古诗

高都护骢马行赏析

都护是官职名。唐代设置了六大都护府,用来管辖六个边疆地区。这首诗应当是写于天宝八年(749)。高都护即唐朝名将高仙芝,高仙芝是唐代的安西副都护,安西都护府设置于贞观年间。天宝八年,仙芝奉诏入朝,此时杜甫正在长安,见到高仙芝带来的西域良马,于是借骢马来寄托自己政治理想无法实现的慨叹。

此诗明颂骢马,暗颂马之主人高都护,亦兼有自抒怀抱意。老杜之用心,往往如此。《唐宋诗举要》引吴北江语曰:“杜公马诗特见精彩,每篇不同,皆亘古绝今之作。”

杜甫《高都护骢马行》安西都护胡青骢赏析句解-唐代古诗

高都护骢马行句解

1、安西都护,即高仙芝。唐代在龟兹设置安西都护府。胡青骢,指西域地区的良马。骢,指青白色的马。

2、声价,声誉与地位。欻,同“忽”,忽然。说明此马本来在西域就已经有很高的声誉与身价,如今到了东方,声誉与身价更是骤增。

3、与人一心,写马通人性,能够与主人同心。这两句是在写骢马的品格及感情,既在战场上勇猛善战,又通人性,能够与主人一心,一起立大功。

4、惠养,指得到周到而备至的豢养。随所致,听从主人的愿望。

5、流沙,泛指西北的沙漠地区。

6、未受,不愿接受。枥,马槽,这句是说卧在马槽当中白白接受豢养。此处写骢马愿意马革裹尸,其实是杜甫借马来暗喻自身。当时杜甫尽管“涕泪受拾遗”,但还是非要去管皇帝的“闲事”,这些都是“未受伏枥恩”。

7、是说这匹马依然时刻想要立功于战场。

8、腕促,指腕节粗短。蹄高,指马蹄高而厚。这些全都是好马的特征。踣,踏。踣铁,指马蹄坚硬,踏地如铁。

9、交河,在这里泛指西北的高寒地区。几,多次。曾,同“层”,指此马的腕节粗短,马蹄高厚,将河上的冰层踏破,写出骏马的飒爽英姿。

10、五花,马毛的颜色斑驳。云满身,身体犹如云锦。据记载,唐代宗曾将五花虬马赏赐给郭子仪,此马额高九寸,毛拳如鳞,身有五花,便以此为名。

11、此句是在将骢马的矫健有力写到极致,奔驰万里后才可以看到其流汗。汗流血,相传汉代西域的大宛国出产千里马,征战奔跑时,所流出的汗如血一般。

12、掣电,即闪电,形容马奔驰的速度非常快。倾城知,全城的人都知晓。

13、这两句是代替马说出了心声:青丝络头、老死在槽枥间,这并不是我的意愿,只是怎样才可以重新奔驰于战场之上呢?青丝络头,指以青丝制作的马笼头。何由却出,是说如何才可以出去作战。横,汉代长安城西北头的第一门称为“横门”,可以通往西域的大道。

高都护骢马行作者简介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出生巩县(今属河南)。开元二十三年(735),杜甫自吴越漫游归来,赴东都洛阳参加进士考试,未取。天宝三载(744),初次遇李白于东都。后又赴长安应征召,因李林甫的把持,与元结一同落第,所以终身未成进士。后曾向玄宗三次献赋,以文干禄,这些赋自然难以写得好。天宝十四载,拒受河西尉,后改任率府参军。幼子即在这一年饿死。安史乱起,辗转兵间,曾任肃宗朝左拾遗,后因营救房琯得罪肃宗,贬华州司功参军,不久弃官而去。经秦州而入蜀,构草堂于成都,从此草堂就和杜甫结合在一起,一同经受怒号的秋风。但他在草堂实际生活的时间不过一年多,因中间曾避居梓州。入剑南节度使严武幕时,曾授检校工部员外郎,世因称杜工部。代宗大历三年(768),携家出峡,打算到郴州去依靠舅父崔伟,不料途中阻水,风痹加剧,病倒船中,不久就死了。他的绝笔为《风疾舟中伏枕书怀》:“公孙仍恃险,侯景未生擒。书信中原阔,干戈北斗(指京都)深。”对于当时的军阀混战,危及京都的动荡局面,他还是十分耽心,最后两句的“家事丹砂诀,无成涕作霖”,则又写出贫病中已乏炼金之术,无法妥筹家事,善处身后了。

杜甫祖父审言病危时,曾对问病的宋之问等说:“但恨不见替人!”(《新唐书》本传)可是杜甫不但做了他祖父的替人,还自豪地对他儿子宗武说过:“诗是吾家事。”

他死后,家属因无力营葬,只好旅殡于岳州。儿子宗武,后也流落湖湘而死。临终,曾命其子嗣业给杜甫迁葬,也因家贫而未成。直到元和中,才移葬于首阳山下杜审言墓旁。李杜两大诗人的身后,竟凄惨到这样地步。宋人徐介《耒阳杜工部祠堂》诗云:“故教工部死,来伴大夫魂。流落同千古,风骚共一源。”有了杰出的人才而不知道爱护纪念,这就说明当时的时代正是一个悲剧的时代。

杜甫是一个严肃的人,一个具有高度政治热情的诗人,虽然他参加实际的政治生活时间,总起来不过三年,但关心国事,同情人民却是贯串始终。“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这些都是他三十岁前作品,却已表现出他的政治抱负和创作锋芒。相对说来,李白的出世思想多些,杜甫的入世思想多些,也比较现实些。希望有一个好皇帝,使百姓温饱,风俗淳厚;希望有广厦万间来大庇寒士,免得雨漏床头,彻夜不眠。所以他也不大讲究虚幻缥缈的神仙佛道。而他的政治热情和生活态度又较为一致,很少有轻薄的绮艳语句,对妻儿弟妹也有着深挚之爱。儒家思想对他的影响,毋宁说,积极的一面多于消极的一面。缺点是拘谨,不像李白那样敢于突破。

历来封建士大夫中,也有不少描写民间疾苦的诗文,除了其中装腔作势、自表“仁爱”外,某些较好的作品,读起来总觉得和人民的痛痒隔了一层,多少有些像旁观者似的,杜甫就不同,和人民的距离就少些,好多作品,使人真有相濡以沫、相呴以湿之感。这原因,固然由于他自己也饱经忧患,因而对人民的苦乐也有更深刻敏锐的了解与体会,所谓己饥己溺,也促使他逐渐确立了对人民的态度。然而自安史之乱至唐朝灭亡,类似杜甫那样的出身学养、那样流离困顿的封建士大夫不止一个,为什么他们在创作上不能达到杜甫那样的成就,他们的作品为什么不能使后世的读者那样感动?万方多难、千家野哭的客观历史是人人心中共同感受的,但倾诸纸墨,使读者感到如泣如诉,引起强烈共鸣的却不是人人笔下所有。从这一意义上说,就不能不感到杜甫之难能可贵了。

更多杜甫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