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仁杰《耍孩儿·庄家不识构阑》原文赏析-元曲三百首第19首〔般涉调〕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3-18 01:39

耍孩儿作品原文

耍孩儿

庄家不识构阑

杜仁杰

风调雨顺民安乐,都不似俺庄家快活。桑蚕五谷十分收,官司无甚差科。当村许下还心愿,来到城中买些纸火。正打街头过,见吊个花碌碌纸榜,不似那答儿闹穰穰人多。

〔六煞〕见一个人手撑着椽做的门,高声的叫“请请”,道“迟来的满了无处停坐”。说道“前截儿院本《调风月》,背后幺末敷演《刘耍和》”。高声叫“赶散易得,难得的妆哈”。

〔五〕要了二百钱放过咱,入得门上个木坡,见层层叠叠团坐。抬头觑是个钟楼模样,往下觑却是人旋窝。见几个妇女向台儿上坐,又不是迎神赛社,不住的擂鼓筛锣。

〔四〕一个女孩儿转了几遭,不多时引出一伙。中间里一个央人货,裹着枚皂头巾顶门上插一管笔,满脸石灰更着些黑道儿抹。知他待是如何过?浑身上下,则穿领花布直裰。

〔三〕念了会诗共词,说了会赋与歌,无差错。唇天口地无高下,巧语花言记许多。临绝末,道了低头撮脚,爨罢将幺拨。

〔二〕一个妆做张太公,他改做小二哥,行行行说向城中过。见个年少的妇女向帘儿下立,那老子用意铺谋待取做老婆。教小二哥相说合,但要的豆谷米麦,问甚布绢纱罗。

〔一〕教太公往前挪不敢往后挪,抬左脚不敢抬右脚,翻来复去由他一个。太公心下实焦懆,把一个皮棒槌则一下打做两半个。我则道脑袋天灵破,则道兴词告状,刬地大笑呵呵。

〔尾〕则被一胞尿,爆的我没奈何,刚捱刚忍更待看些儿个,枉被这驴颓笑杀我。

【注释】

1、构阑:即勾栏。

2、差科:指差役和赋税。

3、纸火:即纸钱。

4、《调风月》:元代经常上演的一个剧本。

5、幺末:杂剧角色名称。

6、妆哈:指勾阑里的演出。

7、迎神赛社:迎神是旧时一种祈福免灾的活动,赛社则是我国古代的遗俗之一,源于周代十二月的蜡祭。

8、央人货:害人精。

9、直裰:宋朝时古人的服饰款式之一。

10、临绝末:到末了。

11、爨罢将幺拨:爨,也叫爨弄,是宋、金杂剧里一种简短的表演,这里指开场的小演唱,也叫“艳段”。么,即为幺末,指杂剧。

12、皮棒槌:又叫磕瓜,是副末打诨时用的,槌头用软皮包棉絮做成,打时不会痛。

13、刬地大笑呵呵:平白地大笑了一场。刬地,平白地。

14、驴颓:公驴生殖器。

杜仁杰《耍孩儿·庄家不识构阑》原文赏析-元曲三百首第19首〔般涉调〕

耍孩儿作品赏析

这套套数由七支曲子和一个尾声组成,带有戏谑意味地描写了一个庄户人家第一次在城里勾栏看戏的情景。

第一首曲子讲述了庄稼汉进城的原因:风调雨顺,官府也征税不多,有了好收成就觉得是神灵庇佑,于是便进城买香火还愿。经过街市时,看见了榜文。这些都为庄稼汉入勾栏看戏埋下引子。〔六煞〕写庄稼汉听到把门的大声吆喝:“来迟了的没处坐”,又预报了当天的剧目是:“院本《调风月》”和“幺末《刘耍和》”,并对剧情做了绘声绘色的描述,这些使他好奇了,于是他花钱进了勾栏。〔五〕写庄稼汉咬牙花了二百钱进勾栏看戏,只见几个女艺人坐在台上,观众层层围坐在台下。“抬头觑是个钟楼模样”指出了当时剧场的形状酷似钟楼,“往下觑却是人旋窝”表现了剧场的生意兴旺。〔四〕 〔三〕描绘了演出开始前的场景以及演员的表演。用庄稼汉的口吻来讲述台上的人物及表演。〔二〕 〔一〕讲的是《调风月》的剧情,描绘了具体的演出情形:张太公和小二哥进城,看见一个漂亮的少妇站在帘下,张太公想娶她,于是叫小二哥去说媒,要什么他都答应。结果小二哥趁此戏弄他,让他看得见,摸不着,只能干着急。太公恼怒,用皮棒槌打小二哥,结果棒槌裂成两半达到了全剧的高潮,也突出了“庄家不识构阑”这一主题。庄稼汉吓坏了,以为太公将小二哥的天灵盖敲碎,以为要惹上官司,没想到看戏的人却因为有趣而哈哈大笑。〔尾〕写庄稼汉内急,本来准备憋着多看一会儿,结果跟着台上人一笑却不得已离场,临走还骂了句粗话,将庄户人泼辣的性格特点活脱脱表现了出来。

更多杜仁杰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