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竹坞无尘水槛清赏析-唐代关于送别、赠寄诗的古诗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14 08:52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原文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李商隐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竹坞无尘水槛清赏析-唐代关于送别、赠寄诗的古诗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赏析

崔雍、崔衮,李商隐从表叔崔戎子。《新唐书·崔戎传》:“子雍字顺中,由起居郎出为和州刺史。”《集》中《安平公诗》又云:“仲子延岳年十六”“其弟炳章犹两丱”。张采田《李义山诗辨正》以为“延岳为崔福,炳章疑为崔裕”,不确。考崔雍字顺中,又字延岳。按古人名、字每以互训。雍有雍顺、和顺义。《尚书·尧典》:“黎民于变时雍。”传:“雍,和也。”《新唐书·李知本传》:“事亲笃至,与弟知隐雍顺。”是崔雍字顺中,于义甚合。又,雍州地处秦、陇,延岳(西岳)之地。《集韵》:“嶽,古作岳。”故崔雍又字延岳,于义亦合。炳章当为崔衮字。衮,天子与上公之服。《事物纪原》:“黄帝作画,象日月星辰于衣上,以似天。”故衮服上之文采称衮章。王俭《拜仪同三司》:“班同衮章,燮和台曜。”《玉篇》:“炳,明著也。”崔衮字炳章,盖取衮章明著之义。

此诗诸家笺唯推许“寄怀之意,全在言外”(香泉评),或言“下二句暗藏永夜不寐”(何义门评),或云“不言雨夜无眠,只言枯荷聒耳,意味乃深”(纪晓岚评),实皆表浅。盖此诗所蕴含不遇之叹、身世之感,全在末句“留得枯荷听雨声”。诗人宿骆氏亭,入夜听雨打荷声,物动于情,情附于物,情景相生,遂以枯荷自况:荷虽已枯,又遭雨打,而其声仍有可闻者,因为有枯荷在也。而今自己连枯荷也不如!宏博已取,又为一“中书长存”抹去;入秘书省任职校书郎,又调外补一俗吏,盖有人(如令狐绹辈)拟连根拔去而后快。故“留得”二字极须重看,言下有“留不得”之意。《红楼梦》第四十回:林黛玉道:“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只喜他这一句:‘留得残(枯)荷听雨声。’偏偏你们又不留着残荷了。”义山以无题艳情著称,大家闺秀如黛玉者,自然要声明“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然对“枯荷”竟至如许共鸣,则曹雪芹实以为黛玉其时之身世、处境,与李商隐有极相似之处:漂泊无依,寄人篱下,为人所不容。联系李义山行年,并考其径称“崔雍崔衮”名,则诗当作于调补弘农离职秘书省之时:其日当出东城春明门,宿京郊骆氏亭。或以为宏博不中选赴泾原时作,但赴泾州须自西城金光门、开远门或延平门出,薄暮当不宿于春明门外东郊之骆氏亭也。

诗系开成四年(839),商隐年二十八,崔雍二十岁,崔衮未冠时。

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竹坞无尘水槛清赏析-唐代关于送别、赠寄诗的古诗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作者简介

李商隐

字义山,怀州河内人。幼能为文,令狐楚镇河阳,以所业文干之,年才及弱冠。楚以其少俊,深礼之,令与诸子游。楚镇天平、汴州,从为巡官,岁给资装,令随计上都。开成二年,高锴知贡举,令狐绹雅善锴,奖誉甚力,擢进士第。商隐能为古文,不喜偶对。从事令狐楚,慕楚能章奏,遂以其道授商隐,自是始为今体章奏。博学强记,下笔不能自休,尤善为诔奠之词。与太原温庭筠、南郡段成式齐名,时号“三十六体”。集四十卷。○《纪事》云:义山少游,投宿逆旅,主人会客,召与坐,不知其义山也。酒酣,席客赋《木兰花》诗,义山后就曰:“洞庭波冷晓侵云,日日征帆送远人。几度木兰舟上望,不知原是此花身。”坐客大惊,询之乃义山也。○《谈苑》云:李义山为文,多简阅书册,右左鳞次,号“獭祭鱼”。

更多李商隐的诗

阅读排行